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 动态

新型储能将成电力系统调节重要力量,业内人士热议行业发展“下一步”

经济观察报 发布时间:2023-11-10 15:32:52 作者:郑晨烨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对储能产业加快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在2023年11月9日举办的2023世界储能大会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表示。

  在“迫切要求”的背景下,事实上,储能也已扛起新能源产业的高增“大旗”,今年前三季度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11月6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发布的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突破10GW,达到12.3GW,同比分别暴增925%。此外,前三季度新增规划、在建新型储能项目规模还有102.8GW。

  除了装机规模与日俱增,记者还注意到,当前中国的储能产业技术也已经悄然领先全球。欧洲电池联盟负责人托雷·塞克尼斯就在现场分享中直言:“静态电池储能中国在这方面是领导者,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是行业共识,中国目前正在引领这个行业。”

“热”现状

  在今年初,英国石油公司(BP)曾发布一份《世界新能源展望2023》报告,其中指出未来世界能源发展将出现四大趋势,分别是化石能源使用的持续下降、可再生能源的迅速扩张、电气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氢能的使用和增长。

  在这份报告中,BP还预测全球和中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从2019年80%(中国82.6%)降到2050年的28%。

  而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快调整,能源体系和发展模式开始进入非化石能源主导的新阶段。苏波在分享中就表示,发展新型储能对于消纳新能源、削峰填谷、增强电网稳定性,提升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枢刚也表示,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一体化构建的重要基础,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比重大幅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机理和平衡机制面临重大转变。

  在他看来,电力系统调控运营模式由“源随荷动”逐步转向“源网荷储智能互动”,运行特征向源网荷储多元协同转变,储能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温枢刚看来,我国新能源新增装机已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年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大幅提升。对电力系统的消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类型储能的协同发展,将在多个时间尺度内对电量进行平衡,成为提高系统对新能源消纳能力的重要一环。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炜介绍称,截至2023年9月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在运新型储能已经达到1985.9万千瓦,4252.3万千瓦时。

  他指出,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新型储能将成为电力系统调节的重要力量,从经济可行性看,国家和地方政府正逐步以更加商业化、市场化的手段引导储能项目的建设,促进储能盈利空间的扩展。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56.2%的新型储能在电力交易平台注册,三季度37.4%的新型储能参与了电力市场交易。”金炜说。

  同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区域首席代表康博思亦表示,储能可以被用于改善全球欠发达地区能源贫困的现状,让所有人能在任何时候获得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

  “工发组织意识到分散式的离网储能系统至关重要性,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服务欠缺地区的重要性,因此工发组织正在积极努力促进小型离网储能解决方案的开发和部署,并确保无法获得集中式储能系统的社区和电网,都可以获得可靠和清洁的能源。”康博思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锂电与储能产业大步前进的过程中,欧洲市场的景气度亦日益高企。

  托雷·塞克尼斯在现场介绍称:“2023年,欧洲把它作为一个太瓦(1TW=1000GW)年,这个太瓦年是欧洲的电池装机容量在2023年首次达到了1太瓦,静态储能电池的增长要比整个市场增长更快,整个电池市场过去三年的增速达到了15%,而静态储能电池的市场增长则达到了80%。”

  托雷·塞克尼斯还表示,对于欧洲未来的能源转型方向,欧盟REPowerEU计划制定了一个非常大规模、多样性、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图谱,包括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方式。

  “这些变化都反映出对电池储能极大的需求,尤其是静态电池储能的极大需求,因为静态电池储能的需求主要由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模式来驱动的。”他说。

“冷”思考

  虽然市场需求庞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记者还是注意到,也有不少与会嘉宾,在会场分享了一些关于储能行业的“冷”思考。

  “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当中,我们储能产业究竟发挥什么作用,涉及到它的定位问题。我想我们只有进一步明确储能的发展定位,尤其是它的核心需求,探索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很多人规划设计的万亿赛道才能真正落地照进现实。”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法旺指出。

  金炜亦在现场发出倡议,要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和价格政策,坚持市场化方向,完善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准入标准以及注册、交易、结算等实施细则,健全储能参与市场机制,推动电网功能替代性储能价格的政策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从南方电网处了解到,在今年11月7日,南方电网下属的梅州宝湖独立储能电站在南方电力现货市场,已经顺利完成首个月份31天的交易,标志着我国独立储能首次成功以“报量报价”的方式进入电力现货市场,开辟了独立储能价格机制和商业模式的市场化新路径。

  此外,在刘法旺看来,虽然储能行业前景广阔,但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因为当下储能领域技术路线太多,应用场景也很多。

  “无论产品标准还是检测标准,我们想解决安全问题,解决整个产业有序发展问题,这个标准很重要,我们能不能把龙头企业的企标推动转为行标和国标,进一步为行业做贡献,为企业发展作贡献。此外,我们目前过多地关注产品出口,我们能不能换一个思路思考,全球要求本地化部署,我们能不能由产品出口转向技术出口、知识出口,这是不是可以思考的方向?”刘法旺如此表示。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晨烨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