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 动态

10亿量级储能蓝海市场,险企为何却“徘徊”在外?

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24-01-18 14:34:28

  “传统电力系统和新型电力系统之间最大区别是储能这一环节。”鼎和保险新型电力系统保险研究中心负责人张森林表示。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端提出了新的要求。相较于传统能源,具有“三性”特征(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对配建储能的需求更大。

  近年来,在国家和各地政府推动下,我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其中,受益于技术革新、成本降低及安装地点灵活等因素,电化学储能成为新型储能中商业化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主要应用于电源侧的新能源配储和电网侧的独立储能应用等场景。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保守估计,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2025年将累计达36吉瓦,复合年均增长率57%。

  这一快速发展的市场早已被金融界“盯上”。除了银行发力绿色信贷之外,保险公司也开始布局电化学储能保险。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不完全统计,鼎和保险、人保财险、平安产险等财险公司已发布相关产品。

 保费与风险对价严重脱节

  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背景下,电化学储能保险已然成为业界新蓝海。

  鼎和保险与中再集团联合发布的《电化学储能保险发展报告》显示,到2025年,预计我国电化学储能保险市场保费规模或可达到10亿量级。

  然而,与10亿量级蓝海市场存在巨大割裂感的是当前仍较小的市场规模。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采访鼎和保险新型电力系统保险研究中心负责人张森林时了解到,供给不足是主要原因。

  保费充足度不足成为导致险企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元凶”。“理论费率在0.3%以上,实际费率不足0.1%。”张森林以财产一切险举例。近年来,不少险企为抢占市场不惜降费,造成市场费率与业务风险不相匹配,甚至严重脱节。

  而电化学储能这一行业的风险并不算低,尤其是火灾风险极高。2021年4月16日,由于储能侧磷酸铁锂电池发生内短路故障引发电池热失控起火,北京福威斯油气技术有限公司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发生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直接财产损失达1660.81万元。

  因此,针对风险并不低的行业,保险公司的实际承保费率若远低于理论风险对价将直接促使部分险企放弃承保、减少参与或简化服务、压缩成本。

  除了险企参与度不高之外,供给不足的另一个表现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市场实际需求不匹配。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开发的电化学储能专属保险较少。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3月,鼎和保险开发了国内首款电化学储能专属保险,成为市场上第一家“吃螃蟹”的险企;随后,人保财险于同年11月注册储能行业财产险和机损险;2023年6月,平安产险推出针对户用储能系统的保险产品。

  “大部分险企的做法是按照传统险种承保,部分储能项目也会按照统保方式,以一般电厂、电网资产的承保费率和承保条件进行承保。”张森林向记者表示。

  按一般电厂或电网资产承保进一步加剧风险与费率的不匹配,导致险企压缩成本,没有余力提供增值服务,帮助其客户实现风险减量,形成一定恶性循环。

 电化学储能火灾风险较大

  供给不足下,电化学储能保险需求却始终存在。

  由于电化学储能系统发生火灾的风险极高,且造成的损失较大,储能运营方具有较强的风险转移和风险管理需求。

  据业内人士介绍,储能电站安全是一项涉及材料、机械、电气、控制、管理、信息、建筑等多学科专业交叉,多过程耦合的系统工程,因此,引发锂电池热失控进而产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纷繁复杂。

  并且,锂电池热失控所产生的后果也较为严重。一方面,火势具有发生快、传播快、难以扑灭、易复燃等特点;另一方面,其间所释放的气体具有燃爆性、有毒性,爆炸会给电站本身的电池、设备、箱体、建筑、周边的财产带来损失,甚至带来人员的伤亡。

  因此,储能电站安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安全隐患和风险可能存在于项目设计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

  “电化学储能风险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等特征。”张森林表示。电池制造缺陷、电池系统电气保护缺陷、运行环境不良、安装质量问题、集成控制系统缺陷等都可能是引发电站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的重要因素。

  尽管电化学储能系统存在诸多风险,仍有部分运营方并未投保。记者了解到,部分新型储能公司或因经营压力对是否投保仍存犹豫。

  “目前,新型储能业务还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多个应用端的商业模式仍不完善。”张森林向记者介绍。

  从电源侧来看,近年来,在“新能源发电强制配储”等相关政策驱动下,新能源电站初始投资随之增加,度电成本升高,这对于新能源发电实现平价上网带来挑战。

  同时,当前,大量储能电站存在建而不用的现状,新型储能利用率低下已成为行业难题。这主要与盈利水平有关。由于电力市场交易带来的收益有限,许多储能电站在衡量成本与收入后选择停运。

  因此,电化学储能的运营方在成本上承压较大,任何会增加成本的项目,包括保险的采购,可能都会权衡再三后再做决定。

“保险+服务”破局供需不匹配现状

  如何破局?创新保险产品,提供电池储能安全保障一站式服务成为业内部分险企的探索路径。

  从推出业内首款电化学储能专属保险产品的鼎和保险来看,作为南方电网控股子公司,该险企发挥股东及多个大型能源央企资源优势,联合电化学储能安全检测等多个合作方,打造“一站式”服务生态圈。

  通过定制产品和解决需求方对于安全运营的需求,提供安全认证、在线分析、运行维护、风险承保全流程风险管理服务,险企通过“保险+服务”帮助电化学储能企业或运营方实现风险减量。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风险评估和风险培训需求被储能投资方和运营方反复提及。”张森林表示。

  可见,这一打法既解决了供需不匹配难题,也有利于形成商业闭环,通过提供增值服务,电化学储能保险将更具盈利保障。

  “自2022年3月份推出首个电化学储能专属保险产品以来,我们在保的储能电站已约有150座,保额超35亿元,保费规模已接近400万元。”他表示。

  记者了解到,近日,粤港澳大湾区最大新型储能电站——宝塘储能电站正式投入运营。鼎和保险也为该储能电站提供风险保障服务,总保额超20亿元。

  同时,通过专属保险的设置以及多方合作,险企在这一过程中能积累更多数据。

  但当前,对于电化学储能保险这一新兴市场而言,数据积累依然是行业之困。大数法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之一,前提是具有足够多的历史数据积累,以便于设置保险条款和定价等。

  张森林表示,目前,电化学储能运营方共享电站基本数据及投运后运营数据共享给保险公司的意愿并不强。

  “如果电化学储能基础数据能向保险行业开放,帮助行业克服普遍面临的数据广泛性不足、精细化程度不高、更新及时性不强等问题,将进一步提升险企风险减量服务能力。”他表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