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业态,能源互联网是当前能源领域研究和创新最活跃的方向之一,受到广泛关注。
10月30—31日,第二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苏州召开。论坛以“能源转型中的协调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终端能源消费转型、可再生能源协同创新发展、未来电力系统转型、交通能源转型、建筑能源转型、能源互联网、区域能源转型与分布式能源等领域,就如何建立适应能源转型的制度、政策、市场体系,如何协调不同能源领域发展诉求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本期特摘编论坛部分精彩内容。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面临深度调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正在加速,以清洁低碳、高效为主题的全球能源变革转型方兴未艾。需要充分认识能源互联网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作用。为解决国内能源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要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以“互联网+”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
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市场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能源互联网行业新兴业态的形成。以“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为特征的能源互联网,对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化石能源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国际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互联网作为一种能源产业发展新常态拥有全新理念和丰富内涵。从发展理念来看,开放、对等、互联、共享这是基本理念;从系统构成来看,涉及煤、油、气、电、冷、热不同能源形式的互联互通,涉及信息和能源之间深度融合,涉及大量丰富的商业模式;从发展改革角度来看,能源互联网涉及能源基础设施合理开放,涉及能源生产消费有机融合,从而推动能源商品属性的进一步还原,以及大众参与程度进一步的提升。
从现有技术和体制基础来看,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是“三分技术、七分改革”。能源互联网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抓紧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合力,加快健全相关配套体制机制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推动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
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相关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电力、油气、价格、投融资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为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正在推进能源互联网相关示范试点工作,示范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能源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的保障。作为能源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试验田,示范项目将成为重大能源体制机制创新提供重要突破点。
政府将以试点示范项目为抓手,从行业准入、财税价格、互联互通等方面加快制定配套措施,并为后续能源相关体制改革研究中为能源互联网发展预留空间。
同时,政府也在研究和拓宽能源互联网建设投融资渠道,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社会投资在能源互联网领域大有作为,为能源互联网建设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当前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为确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做好示范试点、技术攻关、技术标准、国际合作等相关基础性工作。
今后要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抓好首批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目前试点示范项目征集工作已经完成。全国几百个示范项目都已上报,正准备开展评估,待评估确定后,政府将重点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同时,搭建试点示范项目跟踪监测协调服务平台,建立专家咨询服务指导机制,对示范项目开展全过程、全周期跟踪服务。及时评价总结示范效果,尽快形成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其次,要加快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突破。支持建设国家级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无缝衔接,研究互联网关键技术。作为国家科技计划专项重点支持领域,加快能源互联网系统规划,需求侧响应互动等,尽快突破多能协同控制、信息物理融合、能源路由器技术装备瓶颈。
第三,抓紧制定一批重点急需的技术标准。能源互联网涉及能源、信息等多个行业。国家能源局正在加快推进技术标准化工作,优化制定跨行业标准,建立统一规范开放的技术标准体系。根据试点示范项目推进情况,制定急需标准,并致力将关键标准推进成为国际标准。
最后,进一步建立健全能源互联网国际合作机制,为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提供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抓紧建立健全开放共享能源互联网合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国家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国内能源互联网先进技术、高端装备、技术标准和商业模式“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