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作为发展中大国,一方面我国面临着经济增长与能源总量、环境容量、空气质量、人民生命安全的矛盾,另一方面还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地缘政治变化对能源供给保障的冲击、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加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中长期看要着力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十三五”期间要重点开展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引领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
纵观人类发展史,能源革命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从薪柴到煤炭、从煤炭到油气两次能源革命,催生和伴随着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化等重大技术与产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实现新跨越、人类文明实现新飞跃。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主张将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在能源开采、配送和利用上从传统的集中式变为智能化的分散式,从而使全球的电网变成能源共享网络,最终让商业模式和社会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种种迹象表明,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前夜,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非常规油气等技术开始规模化应用,分布式能源、第四代核电等技术进入市场导入期,大容量储能、新能源材料、氢燃料电池等技术有望取得重大突破。唯有这种革命性能源的新业态,才能根本上化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实现能源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类永续发展。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但也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大、能源供给制约多、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
第一,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定调整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
第二,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
第三,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立足我国国情,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第四,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
第五,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在主要立足国内的前提条件下,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际资源。
自能源革命战略思想提出以来,我国能源行业内外部已发生很大变化: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油气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加速,含能源价格改革在内的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出台,煤炭行业产业结构重组力度加大,新能源行业发展路径正在深度调整等等。无论从需求侧还是从供给侧,能源革命的本质都是主体能源的更替或其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它将贯穿于能源发展始终,引领中国未来能源中长期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方向。
能源供给侧改革是“十三五”经济发展新动能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采用需求管理政策,通过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和后遗症。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单以需求侧发力难以提振经济增长,中央要求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全面提升中国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创新供给结构引导需求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质是改革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修订和调整方式,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时的决定性作用。
能源供给侧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新形势下,国内化石能源市场正处于需求强度减弱期、过剩产能消化期、环境制约强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同时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量不足。能源供给侧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减少煤炭使用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以及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能源供给侧改革本质上就是改革能源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实现能源供给从量到质的转变;核心在于以高碳能源低碳发展、黑色能源绿色发展为原则,依靠能源体制改革和能源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不断培育和催生新的能源形态,提升传统能源的绿色清洁供应能力。在当前能源消费增长减速换挡、结构优化步伐加快、发展动力开始转换的新常态下,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式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变,能源工作方式要从审批项目为主向推进改革和技术创新转变,必须创新能源体制机制,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家能源局2016年体制改革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在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化解煤电过剩产能,着力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加快推进电改落地,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加强能源扶贫,提高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等七个方面集中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能源主管部门着眼于当前能源领域内的突出矛盾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笔者认为,当前应抓住如下四个方面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
第一,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抓住当前能源供需缓和的有利时机,合理布局、开工建设一批建设周期长、对优化能源结构和拉动社会投资作用大的重大能源项目。适度加快大中型水电站建设,稳妥推进核电项目建设,保护好极为稀缺的核电厂址资源。稳步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推动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地热能、生物质能发展,加大页岩气、煤层气、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增强绿色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