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府主导创新体系
未来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环境保护是典型的公用事业范畴,环保产业则是一个服务特征鲜明的产业,在这些方面,构筑一个整合多方资源,集成多目标的国家级创新体系往往是满足社会需求,推动行业进步,带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例如新加坡在20世纪末开始建设推广的“NEWater”事业,就是这一方法的成功典型。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将污水处理成为饮用水标准,不但为新加坡解决了极端缺水问题,同时也在“NEWater”的实施工程中整合技术,工程和市场资源,培育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了环保产业集群。
而政府,平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在其中各自发挥其功能,共同推动了一个复杂目标的达成。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尤其是新加坡的公用事业管理局(PUB)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愿景的凝练提出(NEWater),技术路线研发确定(长期开放污水厂进行示范验证),不同层次的产业培育(凯发,吉宝,胜科等几家大型企业和一批科技型企业),品牌塑造和产业推广(新加坡水周),均可看出政府强烈的领导力和塑造力。
中国拥有广阔的环境需求和完备的科技、产业体系,并且也有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因此在江浙及沿海区域,将会更多的在此路径上实施。最具典型意义的是浙江的“五水共治”事业,不但大力改善了当地水环境,更极大推动了当地环保产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的中小型水处理企业,两年来仅外部投资就吸引了近百亿的资本。另外一个案例是宜兴这两年大力支持并落地建设的“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和“水生态科技城”,都是瞄准了未来社会共性需求,提出具有行业引领意义的创新品牌并建设实施,结合当地产业,推动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转化和推广,相信未来一批更具成长性的企业将从这个领域脱颖而出,值得重点关注。
“环境大建设”落地,
推动平台型企业迈向“城市环境运营商”
前两年,伴随着环境需求的大量释放和PPP模式的推广,各大环保公司纷纷进入到了“环境大建设”领域,环境开发商的概念也随之诞生,而从目前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建设,开发仍不是这项工作的终结,我国科技专业人才在地域分布的极度不均衡,使环境建设完成之后的运营工作也逐渐被各级政府所重视。
近年来北控水务水环境治理方面实现了“三级跳”,南宁河的水生态治理和恢复——洛阳水生态环境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北京通州水环境治理,文化建设和整体运营,就很好的体现了这样的发展思路。再这样的治理模式下,业主也企业会更加关注前期规划与后期运营的衔接,城市环境与社区生活的融合,资源投入的效率与产出,对于实施主体的系统规划能力,工程实施能力,技术整合能力,管理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会促使这个群体不断升级和分化,更会加速平台型企业对细分技术领域的领先企业和国际先进技术的并购整合。
在环境调查领域
有望出现世界级的企业
发达国家的环保产业中,咨询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大约30~40%),这一领域也催生出一批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比如我们熟知的美国西图,Tetra公司,日本的伊迪亚,每年的营收都是数十亿美元级的企业。
在中国因为前期的环境治理工作主要以污染处理设施建设为主,并在相当短的时间内集中建设完成,也造成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尴尬局面,很多环境治理前期必须进行的工作,如污染源的溯源,环境问题的调查,解析,评估和后期的设计,管理咨询工作被隐藏于高校,设计院和环评机构体内。
根据《规划》中的要求,十二项约束性指标中,很多考核标准都是描述性和感官性的,比如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地级及以上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下降,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等指标,不再像以前针对具体的污染物,这就是说所有与之相关的问题都需要被发现,被解决,在这些工作中,前期的调查和评估工作必须足够的充分及有效,才有保证后期的整理和运营效果。伴随着环评机构的脱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相关的环境咨询领域有望培育出世界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