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要实现,首提工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而才是上下游协同的互联网化。”
上期写到新基建怎么投,一位投资人朋友对我说,在传统国资占主导的领域,比如电网投资、高铁轨道交通、充电桩等方向,民营资本优势并不明显,一是可选标的少,二是体量不匹配。所以,对于模式重的部分,不是大多数机构的关注重点,但作为5G配套,工业互联网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
“工业互联网是手段,不是目的,新基建要实现,首提工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而才是上下游协同的互联网化。”千乘资本副总裁雷鑫对我说,5G会带来边缘计算生态的极大繁荣,“云+边+端”的架构会把智能化带到生产制造的神经末梢,由此真正的产业互联网才有了可能实现的基础。
苏民投高级投资经理罗梓丹也提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两个关键词。“偏软的部分一直是我们企业的弱项,是企业的转型方向。”她认为,在经历了粗放的增长之后,工业互联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和增长,内部需要进行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革,提升软件在公司内部的作用。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和‘+智能’两股力量在交替推动产业变革。雷鑫说,“+互联网”的本质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实现资源再分配;“+智能”的本质上是提升行业效率,提高生产力。
“个人理解,再工业化和新基建是数字化转型的不同层面,新基建是以ABC及5G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重构,而再工业化是业务重构及商业模式重构完成后所真正能释放出的商业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制度红利,或者说国家政策的重要性显得极为重要。”松禾资本董事总经理姜欣说,作为聚焦在To B 领域的投资人,他更加关注的是数字化转型在“国家政策-行业头部企业战略变化-投资预算落地”闭环中的落地节奏。
事实上,近年来发力于工业互联网的企业,一类被称为平台型,包括来自大型传统企业的主我革新,比如三一重工、富士康、海尔等传统企业,也有是华为、阿里、浪潮等科技公司的通用平台。另一类则是专注于垂直领域的创业公司,比如专注于资产管理、运营优化、能效管理等领域。他们之中,谁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领跑者?
“我认为都会有。”雷鑫认为,主动拥抱数字化的甲方能借助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提升自身效率,进而赚取超额收益,成为行业龙头;另一条线上垂直领域的乙方,也就是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者,能在细分垂直打通应用,也有可能成为行业平台的运营方。
“对于IT系统很难一家通吃,大平台和垂直领域的创业公司都有机会,主要是看切入点。以后也会发挥不同的作用。”罗梓丹说,目前因为市场还在早期,不同行业可能主导的力量不同。比如三一、徐工,有大量硬件作为抓手,可以做主导。还比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大型央企也有主导转型的能力,这也给了诸多IT服务商参与的机会。
一名在垂直行业里创业多年的从业者认为,目前三一、富士康等企业是项目制,做不到一统江湖,也很难做大,目前更多是示范意义。但他认为,将来行业依然会通过重构整合来完成。“未来一定是先找到一两个企业的通用型痛点,能够快速复制的商业模式,先在广度上做大,之后利用自己的技术平台、资源平台去整合一个垂直平台的企业一统江湖。”他说,这就像垂直电商最终会慢慢依附于综合电商,单独发展很难看到光明。
“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一个长期战略,”姜欣说,其目的是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核心是业务驱动商业价值的再造。这个过程漫长而艰巨,国内可借鉴的标杆和最佳实践不多,目前还是部分头部企业在落地探索。“但需要头部企业在各自行业的最佳实践来丰富我们的标杆效应。”
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在哪些行业或领域先落地?
“工业互联网一定是在能源领域先落地,因为能源是工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所有一切的驱动力,也是企业目前最着急解决的问题。”一名行业从业者认为。
“我认为会在有抓手的领域先行,比如有智能硬件基础的企业。另外,例如纺织等行业,目前还没看到主导机构,这可能是一些创业公司的机会。”罗梓丹说。
雷鑫认为可以按照“+互联网”与“+智能”划分不同的落地场景:互联网技术改变生产关系,优先落地在分散性离散制造业,比如纺织、汽配等,改变时空关系,消除不对称性,塑造龙头;智能化技术改变生产力,优先落地在集中的流程制造业,比如电力、石油行业,提高产线效率,加速智能化。
曾投资了和隆优化的雷鑫举例说,通过算法帮助钢铁、化工等行业的客户实时控制他们的核心生产过程——比如锅炉燃烧、反应釜、干燥线等等,比老师傅操作水平高出很多,实际节能效率至少3%-5%,客户投资回报周期在半年以内。“投资工业互联网领域考虑的核心是对用户的价值创造,对产业结构的改变和效率提升。”
此外,雷鑫认为,从装置级的能效优化、预测性维护到产线级的排产调度以及企业级大数据应用,还有工控安全、设备人员应急安全等,也是作为投资机构不错的关注点。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一些传统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也意味着不小的决心和权衡,“企业是逐步加大IT投资的,遇到经济形势不好也会优先去砍预算,这个跟企业自身决策层也是相关的,这是比较分裂的一点。”罗梓丹说。
“一定要先抓住一两个点,解决企业的通用型的痛点,要形成盈利能力,技术的成熟度是在现实中进展来的,现场磨炼来的。”该行业从业者说,“不能总是修炼屠龙技。”
但无论如何,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深水区,姜欣认为,“要通过业务重构来实现商业价值再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