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联合长寿区生态环境局,前往晏家工业园区,为威立雅长扬有限责任公司安装调试环保设备—电能采集装置。
电能采集装置可以将产污和治污设备上的电能数据回传至“电力大数据 环保”监测系统。通过两套设备运行情况的实时对比、实时分析,一旦两者出现明显偏差,预警信息就会同时发往生态环境部门和排污企业,提醒监管介入、企业整改。
长寿区作为国家西部最大的重化工基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众多,其中40余家被纳入重庆重点排污单位,生态环境治理压力巨大。过去,长寿区生态环境局执法队长方久林和同事们都是采用日常巡查 “双随机”突击抽查 市民举报“三位一体”的方式,但由于人力物力资源紧缺,难以实现对企业行为全时段、全覆盖监控。
人管不过来的,数据来管行不行?今年年初,长寿供电公司主动思考,积极推动“共享型企业”建设,提出“电力大数据 环保”的设想,联合长寿区生态环境局、重庆电科院能源大数据中心攻关研发了“电力大数据 环保”监测系统。依靠企业产污和治污设备上两枚小小的电量采集器,以及后台统一的环保设备运行监控平台,具有实时监控、即时报警、实时查询、系统分析的功能。运用该系统后,企业成了污染治理和数据供应的双重主体,供电公司扮演着大数据渠道和平台服务商角色,而生态环境局依靠电力大数据这只“天眼”,可以让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尽在掌握。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门了解到,全区企业使用环保在线监测联网装置的话,设备费用加上运行维护成本要上千万,而“电力大数据 环保”监测系统只要通过对设备电量的采集就能精准分析出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有效判定企业排污状况,与在线联网监控相比,该系统在安装和运营成本可降低70%以上。此外,疫情发生后,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本就生存艰难,用大数据监管,能有效避免企业生产过程中因环保设备故障带来的意外损失。
“运用电力大数据开展环境治理,将政府、电网企业和污染企业三方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实现多环节联动效果,让环境治理可以闭环运作。”长寿供电公司首席专家张召涛介绍,“环保部门可以快速了解污染企业生产排放指标,污染企业也可以根据电力大数据,实时调整生产运行方式,确保达到排放标准。”
截止目前,长寿全区第一批已有8家中小微企业试点接入了“电力大数据 环保”监测系统,采集产污、治污设备运行数据30多万条,有效数据率达100%。“现在企业治污设备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关,有没有单独偷开排污设备,我们一清二楚,以前大半个月才能收集到的信息现在通过长寿供电公司传送的分析结果就能及时掌握。”方久林说道。
下阶段,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将继续加快数据共享融合,优化企业污染排放量化算法,深化电力大数据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推广“电力大数据 环保”合作模式,打造成服务地方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典范工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