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下午,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办的“第九届全球气候变化开云直营官方论坛—科技和政策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行,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代表团副秘书长孙桢出席会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徐华清做引导发言,“冰川记忆:全球探访活动”公益传播大使刘涛女士应邀出席,边会由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主持。
赵英民副部长在致辞中指出,《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其达成和生效以来,各方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行动,推动《巴黎协定》有效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国际潮流。赵英民表示,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差异较大,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同时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繁重任务,急需大量的资金技术以及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实现,尤其离不开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赵英民强调,对中国而言,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是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面临的重要任务,亟需加快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及制度创新。希望与会的全球气候变化开云直营官方及专家基于科学研究,积极献言献策,共同为中国及全球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徐华清主任做了题为“全球盘点:我们的视角”的引导发言,重点阐述了本次大会首轮全球盘点结果对于确保机制的有效性和《巴黎协定》生命力的重要性,现场发布了《全球能源转型和技术创新行动进展评估及相关建议》《2020年前全球减缓目标履约进展及相关建议》《全球碳定价机制实施进展评估及相关建议》《全球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进展评估及相关建议》《<巴黎协定>后主要国家气候目标履约进展及对策建议》《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进展评估及相关建议》等六篇由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完成的《全球盘点》系列工作论文的主要发现,以期为全球携手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相关最新进展信息、典型案例实践和共同解决方案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做了题为“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部署的挑战与机遇”的主旨演讲,从碳中和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潜力等多个角度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指出中国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中探寻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在碳减排的驱动下空气质量将加速改善,未来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将出现倍增的发展态势。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教授Robert Stavins在“碳价政策的优势比较:碳税与碳交易”演讲中指出,对于碳定价政策工具的选择国际社会共识较少,急需进一步加强研究。IIASA能源气候和环境(ECE)项目负责人、新综合气候变化评估情景国际委员会联合主席Bas van Ruijven在“全球气候政策的未来及其在综合评估模型中的表征”演讲中,对中国气候变化政策及其在全球模型中的预期及相关结果进行了分享。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首席执行官Laura Clarke在“气候治理与法治力量”演讲中,提出加强中欧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方面的交流互鉴,对于推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治化进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董事执行官Jocelyn Blériot在 “循环经济助力低碳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 演讲中,介绍了循环经济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和潜力。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学主任Antonio Soria Ramirez以视频方式做了有关《全球能源和气候展望》最新研究报告。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灿教授在“《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介绍及主要发现”演讲中,介绍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碳中和承诺、低碳技术、气候投融资、国际气候合作等方面的进程,及目前全球碳中和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绿色和平中国首席代表袁瑛在“中欧清洁能源投资的竞跑与合作”演讲中表示,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重大挑战,中欧宜携手建设绿色伙伴关系,倡导零碳发展模式,深化清洁能源领域合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