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日前表示,从物质条件和产业水平看,中国已经有能力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引领者。他还指出,除了市场环境,政府需要在新工业革命中发挥作用,支持企业进行基础科研。
6月17日晚,他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中国产业升级》在线新书研讨会上说,中共十九大提出两个“百年目标”,其中第二个百年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现代化强国。
“现代化强国有很多标志,其中一个是人均GDP至少达到当时最发达国家的一半。”林毅夫说,中国有14亿人,假设7亿人收入水平要和美国处于同一水平,只有产业技术、劳动生产水平都在同一水平,人均GDP才能同一水平。
“我国只有引领新工业革命,才能使7亿人在新工业水平上和美国一致。要实现这个目标,引领新工业革命是必要条件。”他说。
林毅夫指出,人均GDP的差距可以做为追赶的判断。中国现在五大创新城市,深圳、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人均GDP已达到美国的76.9%,相当于1870年美国在追赶英国时的水平。
他还指出,中国7个GDP最高的省份(直辖市)人口总量是3.5亿人,和美国相当,人均GDP按照购买力计算已经达到美国的54.5%。“从这方面看,我国的物质条件、产业水平条件已经有能力引领新的工业革命。”
林毅夫还表示,在新工业革命上,中国相对美国有比较优势,新工业革命是以智能互联互通为特征的工业革命,新技术的研发周期短,其最关键的投入要素是人力资本。
在他看来,中国在人力资本上有两大优势:一是教育水平,二是天才。
“中国在教育体系上和发达国家没有太大差距,而天才关键是在绝对数,从比例看,我国人口是美国的十倍,天才是美国的十倍。因此,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的短周期研发上,我国有绝对优势。”他说。
林毅夫还指出,新技术研发最重要的是标准,越大的市场建立标准的能力越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看是第一大经济体,在新工业的硬件方面也是最齐全的。因此,在和美国竞争中,我国处于有利的地位。
林毅夫特别指出,发展新技术新产业,需要政府因势利导来克服市场缺陷,在追赶阶段发挥人力资本培养的外部性,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在引领阶段,支持企业开发基础科研。
他强调,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用产业政策就能赶超发达国家。除了市场环境,新工业革命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开放,使新工业革命的优势变成现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