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能源革命及绿色低碳清洁能源体系发展,是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由依靠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高耗能高排放向绿色低碳转变、由行政化管控向市场化运营转变、由主要依靠国内向提高全球竞争力转变。
一是新时代能源发展要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大力加强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等创新,大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行业技术标准引领能力,让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以降低可再生能源投资和运维成本,因此,要深入研究和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实施以技术为支撑的能源转型政策。总体上看,未来能源行业将逐步与大数据、虚拟发电厂、智能电网、物联网、共享经济和区块链技术、数字技术融合,能源的发电成本将不断下降、能源投资重心向绿色清洁化能源转移,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国在《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计划(2016~2030)》中对可再生能源、先进储能、智能电网等技术都制定了发展路线图,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
二是新时代能源转型发展要充分考虑我国历史条件的约束,着眼于现有能源体系的整体协调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提升能源行业整体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让协调成为中国能源转型发展的内生特点。
尽管非化石能源成为世界能源转型与发展的方向,但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石油天然气比重仍然偏低,特别是天然气行业正处于黄金发展阶段。做好新旧能源产业的协调发展将是能源转型长期面对的问题,要在保障能源安全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之间协调和平衡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油气能源体制改革提出要全产业链协调发展,通过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推动竞争性市场的建立,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提升行业整体价值创造力。从区域看,我国西部能源密度比较高,东部耗能密度、负荷密度比较高,存在区域分布不平衡。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主要靠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大型长距离运输工程来解决,未来也可考虑有效利用中东部的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让中东部地区成为能源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从而缓解能源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矛盾。
三是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新时代能源转型主要路径。为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继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能效是能源结构改善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能效提高了5倍,能源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能源强度仍然偏高,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5倍,是日本的4.9倍,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提高能效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要限制传统重工业和高耗能产业的持续扩张。比如,我国长期以来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带动水泥、钢材等产能的大规模发展,但其中包含着大量的资源浪费。另外,房屋建设质量和地方大量住房的空置加大了能源消耗强度,需要加以改进。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集聚化过程中,城市雾霾、堵车、垃圾围城等问题产生。因此,要建立真正适应人居的友好城市,摆脱传统工业化发展的路径。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各国能源转型的主要目标,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加快向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能源转型进程,提高能源安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全球趋势看,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是世界能源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信号,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两个主要领域。我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规模增长速度很快,因此需要更为灵活的供需双向匹配。随着分布式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兴起,智能电网技术成为推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
四是新时代的能源转型需要制度上的根本保障。既要发挥市场的内生活力,又要发挥政府在各种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创新驱动包括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金融创新等手段,建立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不断完善立法并加强监管,构建高质量的绿色低碳的现代能源经济体系。
因此,要加强作为事前性制度安排的政府监管,和法律制度进行互补,有效保障能源的转型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制度完善与创新是新时代中国能源转型与发展的关键。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推进能源革命及绿色低碳清洁能源体系发展,是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由依靠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高耗能高排放向绿色低碳转变、由行政化管控向市场化运营转变、由主要依靠国内向提高全球竞争力转变。
一是新时代能源发展要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大力加强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等创新,大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行业技术标准引领能力,让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以降低可再生能源投资和运维成本,因此,要深入研究和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实施以技术为支撑的能源转型政策。总体上看,未来能源行业将逐步与大数据、虚拟发电厂、智能电网、物联网、共享经济和区块链技术、数字技术融合,能源的发电成本将不断下降、能源投资重心向绿色清洁化能源转移,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国在《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计划(2016~2030)》中对可再生能源、先进储能、智能电网等技术都制定了发展路线图,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
二是新时代能源转型发展要充分考虑我国历史条件的约束,着眼于现有能源体系的整体协调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提升能源行业整体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让协调成为中国能源转型发展的内生特点。
尽管非化石能源成为世界能源转型与发展的方向,但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石油天然气比重仍然偏低,特别是天然气行业正处于黄金发展阶段。做好新旧能源产业的协调发展将是能源转型长期面对的问题,要在保障能源安全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之间协调和平衡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油气能源体制改革提出要全产业链协调发展,通过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推动竞争性市场的建立,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提升行业整体价值创造力。从区域看,我国西部能源密度比较高,东部耗能密度、负荷密度比较高,存在区域分布不平衡。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主要靠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大型长距离运输工程来解决,未来也可考虑有效利用中东部的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让中东部地区成为能源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从而缓解能源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矛盾。
三是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新时代能源转型主要路径。为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继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能效是能源结构改善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能效提高了5倍,能源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能源强度仍然偏高,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5倍,是日本的4.9倍,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提高能效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要限制传统重工业和高耗能产业的持续扩张。比如,我国长期以来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带动水泥、钢材等产能的大规模发展,但其中包含着大量的资源浪费。另外,房屋建设质量和地方大量住房的空置加大了能源消耗强度,需要加以改进。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集聚化过程中,城市雾霾、堵车、垃圾围城等问题产生。因此,要建立真正适应人居的友好城市,摆脱传统工业化发展的路径。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各国能源转型的主要目标,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加快向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能源转型进程,提高能源安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全球趋势看,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是世界能源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信号,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两个主要领域。我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规模增长速度很快,因此需要更为灵活的供需双向匹配。随着分布式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兴起,智能电网技术成为推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
四是新时代的能源转型需要制度上的根本保障。既要发挥市场的内生活力,又要发挥政府在各种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创新驱动包括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金融创新等手段,建立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不断完善立法并加强监管,构建高质量的绿色低碳的现代能源经济体系。
因此,要加强作为事前性制度安排的政府监管,和法律制度进行互补,有效保障能源的转型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制度完善与创新是新时代中国能源转型与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