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博罗县福田镇徐田村的兰门民宿迎来一批又一批客人。细心的客人发现,一栋在绿树间的古朴小楼,屋顶乍看铺的是普通瓦片,实际上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板,屋内还装有储能设备。这是惠州市首个“全电民宿”,经过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简称“惠州供电局”)的全电改造,打造成“新能源+储能”微电网示范项目,既绿色低碳又经济环保。
这是电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也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实际行动。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微电网作为解决分布式能源并网问题的有力手段,是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惠州供电局因地制宜布局一批微电网示范项目,助力分布式能源友好并网,同时在独立运行模式下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以充足稳定的“电力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景区打造光储充
探索新农村“碳共富”模式
罗浮山下,借助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东风”,博罗县徐田村这座300多年历史的广东省古村落焕然一新,成为游客的打卡地。
众多游客的到来,露天电影院、露营基地等旅游业态的兴起对用电用能提出更高需求。惠州供电局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聚焦乡镇产业发展需求,在福田镇打造惠州首个乡村振兴智慧光储充一体项目和首个“全电民宿”项目,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地方能源消费供给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其中,惠州供电局的大集体企业广东惠电投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电投”)做起“屋顶、棚顶文章”,在惠州市博罗县福田镇徐田村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用一座分布式光伏车棚、一套储能电池系统、一座电动汽车充电桩,构建成光储充一体化示范充电站,既推动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促进光伏发电就地就近消纳,又满足游客、村民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还能为村集体带来分红收益。
所谓光储充一体化,是指“光伏+储能+充电”三者集成一体,形成多元互补的微电网系统,可根据需求与公共电网进行智能互动。光伏发电供给充电桩充电使用,储能设备随着光伏发电及电价情况灵活调整充放电方式,余电充足时还可上网售电,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
惠电投市场部副经理谭起超介绍,徐田村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的分布式光伏车棚装机容量61.6千瓦,预计年发电量7.4万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5吨,相当于植树造林5300余棵。储能设备整个系统装机容量200千瓦时,功率为100千瓦,可储电量200千瓦时。
9月初,博罗县徐田村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投入使用,其构成的光储充微网系统,可通过并、离网运行模式的无缝切换与电网实现智能互动,在为电动汽车提供绿色能源的同时,兼顾了电力削峰填谷等功能,同时节省配电增容费用,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不稳定等问题。此外,徐田村配备的直流充电桩还具备V2G功能(汽车与电网双向流动),可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双向充电和放电,当电力供不应求时,车辆电池中的电能可以反向输电到电网中,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又为车主提供经济收益。
“国庆长假期间,徐田光储充电站累计充电量达8000千瓦时,累计服务车辆约200辆次。”谭起超说,企业和村委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届时将把一部分收益反哺村集体,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对设备的充放电情况,有专门的系统实时监测,可以及时运维及时做结算。”
村里改造“全电民宿”
引领乡村绿色用能低碳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电网朝着“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坚固耐用、绿色智能”的方向快速发展。惠州供电局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供电和用能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6月,由空置村屋改造而成的罗浮山下·兰门民宿项目开业,其中以“旭日”命名的小楼被打造成惠州市首个“全电民宿”,开启微电网在乡村旅游项目上的示范。“全电民宿”实现电能替代,全屋烹饪、采暖、照明、热水供应等所有设备都依靠电力进行能源供应,用电更绿色环保。
惠州博罗供电局生产计划部组员凌遂愿介绍,福田镇兰门全电民宿是博罗供电局联合福田镇政府、惠电投综合能源公司和泰康保险集团,四方合力打造的“新能源+储能”微电网示范项目。项目为民宿输送清洁能源,节省用电成本,引导用户绿色用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体,加快推进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项目今年7月投入使用。”惠州博罗供电局福田供电所所长任宝权说,“即使按照满负荷计算,民宿屋顶光伏发电量也能够满足全屋电器的使用。”
根据测算,民宿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34.2千瓦,预测25年累计发电量85.58万千瓦时,年有效利用小时数946.41小时,平均每年发电量为3.42万千瓦时;储能装机容量为5千瓦时,此外停车场还建有总功率为268千瓦的6个充电桩供新能源车使用。
“国庆期间康养古村迎客逾2万人次,项目成为当地乡村旧貌换新颜的良好展示窗口。”凌遂愿表示,作为示范性项目,“全电民宿”涵盖规划、建设及运维等环节,其建成和投用为“新能源+储能”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范本,有力输出了惠州经验。
山里建起“微电网”
边远地区用电不再成为难题
“阿财,你急匆匆要去哪啊?”山下的村民看见山上的梁新财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往村里赶,不禁问道。
“两个儿子中秋、国庆假期回来陪我,山里有了空调、冰箱和电视,他们都愿意上山了,我多买点东西备着等他们回来。”梁新财开心地应道。
惠州龙门有着“珠三角的后花园”“天然氧吧”之称,境内山峦起伏。层峦叠嶂造就美景,却带来了用电的不便。惠州市龙门县龙田镇社厦村委河上村位处边远山区。经现场勘查,河上村公变最大供电半径为690米,新报装用户的用电负荷距离公变负荷中心却约有3000米,若采用低压交流延伸方案,供电半径太长,测算末端电压约降至160伏,无法保证末端用户电压质量。若采用延伸10千伏线路新建变压器供电方案,山地丘陵地形复杂,高低落差较大,建设难度大。
“以前上山都是我一个人,之前也只能养养牛羊,别说看电视、吹空调,手机充电都得带充电宝上山。”居住于河上村最边远山头里的梁新财回忆起以前用电不稳定的日子,现在是实实在在感受到电力带来的美好,不仅扩大了养殖规模,新增饲养了30多头牛和50多头羊崽,更重要是家人们在节假日也能聚在一起,“供电局把微电网建好后,我新修了房子,购置了电器,准备大展拳脚。”他说。
原来,惠州供电局为解决河上村偏远山区用户电力供应难、低电压的问题,从已落地龙门的800千伏乌东德特高压直流远距离输电工程受到启发,主动提出并探索低压直流远距离供电在本地的应用,在广东电网公司的指导下,组建偏远农村微电网,实现源网荷储互补,为村民提供稳定、智能的用电支撑。项目利用整流装置将380伏交流电转换为750伏直流电,升压降损,实现远距离供电,在线路末端利用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220伏交流电供给用户,这是全省第一个该技术运用的试点项目。同时,项目通过“光伏+储能”系统进行负荷侧储能电能补充,源网荷储全链条实现可靠供电,满足边远山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电力需要。
2022年12月,惠州龙门局“河上村微电网”工程正式投运,随着2023年7月最后一次设备升级,该工程已具备全面推广示范的作用。该项目创新通过低压直流输电加以太阳能辅助至用户终端,解决了中压输电线路长、负荷轻等单位建设成本高的用电难题,成功建设微电网,打通群众用电“最后一公里”。项目已申报发明专利4项。
“项目投产后,我们多次回到现场进行电能表监测、电压测量和数据采集,用户在正常用电的情况下,电压均能达到229伏左右,满足用户日常用电需求。”惠州龙门供电局龙田供电所所长刘彬说。
微电网工程的投运,给河上村民提供了“满分电力”。看着梁新财新建的房子、正在搭建的羊圈牛棚、吹出冷气的空调,一件件往梁新财家里运送的新家电和新养殖设备,其他村民感受到希望的气息。
接下来,惠州供电局将在符合该技术运用场景的地方进行项目推广运用,以示范项目为引擎,选取博罗、惠东、龙门的边远山区开展“低压直流远距离供电+微电网”规划建设,推动新技术运用,服务惠州电网“东西两翼”发展,有力提升边远区域供电质量。(蓝单 黎凯燕 庄楚瑜 廖伟兴 袁昊哲)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