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磨一剑,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设备监测评估中心状态评价专责郭丽娟从设备试验人员到广西唯一一位女性南方电网一级技术专家,从象牙塔里的“理论突破”到数字电网的“实战突围”……她致力于推进电网设备状态评价、大数据、机器人等智能技术在生产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用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南方电网公司技改贡献二等奖、30件国家发明专利、111件实用新型专利、8篇EI收录论文、7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等,率领团队开创了设备管理数字化新领域。近日,好消息传来,郭丽娟获评“南方电网公司2018—2019年度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远程“把脉”:2515条输电线路、13万余台设备“健康体检”
“看着办公室都是男同志,心里还是有些忐忑。”1999年,刚入企的郭丽娟虽然知道从事科研工作男女比例不均衡,但看到现实如此,还是有点不甘心。
去年年底,由郭丽娟(前)主导开发的绝缘气体泄漏检测机器人通过南网专家组验收。 朱桂华 摄
谁说女子不如男,郭丽娟暗暗地给自己鼓劲,总是冲在最前面,学得最刻苦。她深知只有让自己时刻处在最佳学习状态,汲取最前沿的科技知识,保持对新事物、新科技最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在科研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虽然我们面对的是冰冷的设备,枯燥的数据,但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是让客户‘用好电’的最强保障。”2009年,郭丽娟与团队开展电网运行决策“可视化”研究,从试点到全覆盖,再到延伸至县级供电企业,依托电网主设备安全预警决策平台,形成了状态评价—风险评估—差异化运维—现场运维—状态后评价的可视化、可闭环、可评价的设备管理信息化体系。
“如今,电网运行决策‘可视化’研究成果渗透到生产设备管理的方方面面。我们依托电网主设备安全预警决策平台,连续8年对广西电网2515条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3万余台/套设备‘健康体检’,不管‘大病小病’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一切尽在掌握中。”广西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技术监督管理专责覃剑介绍。
线上“诊断”:大数据追根溯源
电网各类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运行,积累了海量历史数据,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更好地服务设备背后的客户呢?
让数据“动”起来!2014年,郭丽娟和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数据驱动提升电网主设备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方法,快速对试验数据异常、超期未消缺、状态监测告警等设备进行自动筛查,追溯异常数据产生的根源。
郭丽娟分析,过去,对电网、设备运行状态停留在“小数据分析”阶段。“大数据分析”具有关联、寻因、预测等优势,可在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挖掘出背后规律、问题根源。随着电网结构日趋复杂,“大数据分析”对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郭丽娟举了例子,比如医生根据日常体检的血液、B超等影像、数据,判断一个人的身体状况,这就是小数据分析法,但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为什么会患病,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结合这个人的家族病史、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甚至购买记录等这些看似并无密切关联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可能产生疾病的原因。
科研没有捷径可走。郭丽娟瞄准了最难啃的硬骨头,从变电设备“大数据”分析下手。
郭丽娟与团队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广西电网变电一次设备异常试验数据核查,捕捉超出业务认知范围的设备状态相关性特征,预测故障演进概率,累计筛查出传统方法疏漏的136例试验异常数据,及时发现并确认了6台设备隐患,解除了变电设备“带病”运行的风险。
做难事必有所得。该项目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国工程院李立浧院士及国内大数据领域知名专家高度肯定,认为项目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我们要打有准备的仗,比如对电网覆冰厚度、覆冰增量进行准确预测,让大数据会‘说话’,将极端天气对电网的影响、对用户用电的影响降到最低。”郭丽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挖掘“大数据”应用,对电网运行进行诊断、优化和预测。
机器人助力:时间成本节省80%
做有应用价值的科技创新,用科技力量让客户享受到最佳用电体验,是郭丽娟不断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在日常工作中,郭丽娟发现存在SF6设备漏气缺陷的运维单位因无法停电,带电检测又难以找到漏点的现象。
“能不能用机器人进行漏点检测?不停电也能准确找到漏点?这还可以减少设备检修对客户的用电影响。”一个突发奇想,让郭丽娟看到了希望。她申报的“绝缘气体泄漏检测机器人研发”项目更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获批为南网重点科技项目。
在研究过程中,郭丽娟不断遇到新挑战。“绝缘气体泄漏检测机器人在国内外属首次研发,无参考先例,理论推导、仿真及试验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郭丽娟说,一个试验往往历时两三个月,甚至更长。团队常常同时进行几个方案的试验,最后选择一个最优方案。比如机器人操作臂的设计就反复改了8次,关键元件先后尝试了6种。
不仅如此,郭丽娟和团队常常承受着不断推翻重来的挫折,但是越挫越勇。负责研制绝缘云梯技术人员陈梁远说,“实验室里条件与室外环境不同,曾尝试了3种技术方案研制原理样机,都因达不到理想效果被否定了,我们反复修改、反复校正,直到满足室外条件。”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12月,绝缘气体泄漏检测机器人通过南网专家组验收,于今年在广西电网各地市供电局应用。
“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停电检修,需要9个小时,运用绝缘气体泄漏检测机器人不仅不需要停电,时间比原来缩短了80%以上。”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生产技术部(不停电作业中心)变电检修管理专责罗传胜深度参与了此次项目现场试验工作。
尝到了成功“甜头”,郭丽娟没有打算停下来,组建了输变电设备智能运维机器人技术攻关团队,对变电站绝缘子更换、输电线路绝缘子维护等进行攻关。
“科研就像游戏‘闯关’,困难重重但也惊喜不断,当取得阶段性成果、有突破时,那种快乐、自豪感真的很幸福。”郭丽娟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