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网> 党政文化

坚强电网铸辉煌

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1-07-07 08:53:55 作者:本报记者 孙珂

  放眼祖国大地,巍巍铁塔高耸,条条银线纵横,坚强可靠的大电网把充沛电能源源不断从远方送至千家万户。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电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步建成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电网发展将再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劲的电力支撑。

  世界领先交直流混联电网实现全国互联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历经百年奋斗,凝聚几代人心血,我国电网实现了从弱到强、从孤立分散到互联互通的跨越式发展,整体水平世界领先。

  我国电力工业虽起步较早,但一度发展缓慢。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电力工业有序快速发展带来了曙光。此后,从1954年的第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松东李线,到1972年的第一个330千伏输电工程刘家峡—天水—关中工程,东北220千伏和陕甘青330千伏骨干网架相继形成。

  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1979年5月召开的中国电力工业会议明确了方向——电力工业发展要走联网道路。

  1981年12月,500千伏河南平顶山—湖北武昌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的投产,标志着我国电网发展迈入500千伏时代。

  到2002年,我国电网形成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和南方六大区域电网,500千伏主网架基本形成,西北330千伏主网架日趋完善。

  与此同时,区域联网也逐步加强。1989年,±500千伏葛洲坝—上海直流输电线路实现华东、华中电网异步联网。1997年,三峡向华东、广东送电的直流输变电工程陆续开工。2001年,华北与东北电网通过500千伏线路实现跨大区交流联网。2005年,西北至华中灵宝直流背靠背换流站工程投运,实现了西北与华中电网互联。

  同一年,青海官亭至甘肃兰州东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投运,我国电网电压等级提高到750千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的特征逐渐凸显,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方式成为必然选择。

  2004年,我国提出发展特高压。2009年1月,我国第一条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来自山西煤炭基地的电能搭乘这条空中“电力高速”奔向中原大地。

  有了该工程作示范,以及技术自主创新的加持,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日渐织密。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底,国家电网经营区累计建成“13交13直”特高压工程,跨区跨省输电能力超过2.6亿千瓦。

  大电网延伸范围也不断拓展。2011年,±400千伏青藏联网工程投运,除台湾省外,全国联网格局基本形成。继该工程后,国家电网公司又陆续建成川藏、藏中以及阿里联网工程。这4条电力天路让西藏形成覆盖全区300多万人的统一电网。

  如今,以特高压和500(750)千伏电网为主网架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在华夏大地上纵横交错。这是全球能源资源配置能力最强、并网新能源装机规模最大,同时也是安全运行水平最高的电网之一,迄今没有发生大停电事故。伴随着主网架日益坚强,城乡配电网也不断发展完善,统一大电网在保障电力供应、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跨区输送通道助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今年6月21日,±800千伏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四川雅砻江中游梯级电站及白鹤滩电站首批机组发出的清洁水电将送往江西,“西电东送”又添一条清洁能源大动脉。

  如今很难想象,跨省送电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的四川,曾经用电需要“接济”。改革开放之初,省内新建水电项目少,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网架建设也十分薄弱。1983年,原西南电管局向原水电部汇报“西电东送”的设想后,“三江”水电资源逐步开发。1998年8月,二滩500千伏输变电一期工程并网,二滩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四川超高压输电网形成,为缺电历史画上了句点。

  四川水电资源近年来得到大规模开发,电力外送通道建设也紧跟其上。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特高压四川段业主项目部常务副经理蒋乐从2006年年底就开始参与省内特高压规划与建设:“预计‘十四五’时期,省内水电总装机量将突破1.1亿千瓦。”据他介绍,四川目前已有“5直8交”13条电力外送通道,除了预计2022年投运的白鹤滩—江苏直流,还规划了白鹤滩—浙江、金沙江上游—湖北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随着政策实施,西部兴建了一批大型能源基地。落实“西电东送”战略,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建设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特高压通道势在必行。

  2021年3月22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新疆新能源外送电量累计突破千亿千瓦时大关,达到1036亿千瓦时。新疆“风光火”电力资源丰富,可打捆外送。以±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工程为代表的外送通道助推了这些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近年来外送通道不断完善,我们企业规模也有所扩大,2020年装机容量新增5万千瓦。今年我们电场风机可利用率达99.21%,同比提高了1.2%,同比增收30%。”华能新疆托克逊白杨河风电场负责人谢育哲说。目前新疆已形成“内供四环网、外送四通道”电网网架格局,并力争“十四五”末形成“内供七环网、外送六通道”网架新格局。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生产与消费低碳转型加速。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等多项指标保持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年底,国家电网经营区清洁能源装机7.1亿千瓦,占比42%,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4.5亿千瓦。

  2020年12月30日,世界首个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运,每年可将“三江之源”的400亿千瓦时清洁电量送到河南,可替代原煤1800万吨。

  党的十八大以来,哈郑、宾金、宁浙直流等一系列特高压重点工程陆续投产。截至2020年年底,国家电网经营区跨省区输电能力达2.3亿千瓦,输送的清洁能源电量占43%,实现全国范围资源优化配置。

  清洁低碳转型还将进一步加快。2020年9月,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2021年3月1日,公司发布央企首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着力打造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平台,加快构建坚强智能电网,加大跨区输送清洁能源力度。

  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将为大规模电力外送消纳提供更坚强的支撑。“十四五”时期,国家电网经营区特高压建设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将规划建设7回直流线路,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到2025年,跨省跨区输电能力将达3亿千瓦,输送零碳能源占比将达50%,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4亿吨。

  高可靠性城市配电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上海是我国第一个用电的城市。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招股筹银成立上海电气公司,这是上海第一家电厂。当年7月26日,电厂第一批电灯亮起。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电力工业归于人民,开启发展新篇章。

  改革开放后,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家用电器数量激增,上海市区老旧的供电线路渐渐不堪重负。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经历了几轮用电“卡脖子”的瓶颈期,倒逼配电网不断改造升级。如今,上海已成为一个流光溢彩的国际大都市,市区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9991%,多年保持世界一流水平。

  上海电网的发展如同一个缩影,印证着坚强城市电网对社会民生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电网不断完善升级。从城市家庭必备煤油灯到一年几乎不停一次电,从“多户一表”到“一户一表”再到智能电表,从大街小巷电线满布到电缆入地……城市电网旧貌换新颜,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在首都北京,1888年第一盏电灯从紫禁城亮起,如今每晚6000多盏华灯将长安街映照得璀璨夺目。在古都西安,民国时期只有公营的西京电厂向市区供电,如今早已形成统一可靠的配电网,大唐不夜城等景点灯火通明。在海滨城市大连,1890年旅顺大石船坞建起的小发电厂点亮东北地区的第一盏电灯,如今政府倾力打造的东港商务区将全面升级,力争建设一流区域配电网。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电网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启动智能电网建设。2017年,公司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青岛、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福州、厦门10个大型城市,全面提高城市配电网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用4年时间打造“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动”的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配电网功能还将不断升级——承接、配送上级电网的大规模电力,灵活接入各类分布式能源,并实现多种能源形式的互联互通互补;借助先进信息支撑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储能、多类型负荷等多元主体的灵活接入与互动,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和终端用户的能源市场价值。

  如今,在福建厦门岛内的岭兜软件园1号开关站,智能巡检机器人会定期自主开展设备日常巡查。站房环境监测系统保持24小时运转,一旦发现隐患会自动告警。2020年年底,厦门电网建成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实现配电自动化主站故障“全研判”、设备“全遥控”,建立起基于智慧物联的配电网智能巡检体系。

  在江苏苏州吴江区同里镇,全国首个多电压等级交直流配电网示范项目的九里直流中心站已经开始设备进场安装。该项目包含10千伏、750伏、375伏三个直流电压等级,可实现光伏、储能装置、电动汽车等直流电源和负荷“即插即用”,为分布式清洁能源就地消纳提供可行方案。近年来,苏州供电公司先后实施电力电子变压器、直流配用电系统、用户与电网友好互动等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主动配电网综合示范区。

  高效、绿色、智能、互动……越来越多地区正探索赋予城市配电网更强大的功能,满足客户多元需求,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不竭动能。

  电网发展大事记

  ★1954年

  新中国第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松东李线全线竣工,东北220千伏骨干网架逐渐形成。

  ★1972年

  第一个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刘家峡—天水—关中工程投运,陕甘青330千伏电网骨架初步形成。

  ★1981年

  第一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500千伏平顶山—武昌输变电工程投运。

  ★1989年

  ±500千伏葛洲坝—上海直流输电线路实现跨大区异步联网。

  ★1997年

  三峡向华东、广东送电的输变电工程陆续开工。

  ★2000年

  天生桥至广州北郊的±500千伏天广直流输电工程单极投运,次年6月双极投运。该工程双极输送容量180万千瓦,是20世纪我国投产的输电容量最大的直流输电项目。

  ★2002年

  输电容量为300万千瓦的±500千伏三峡—常州直流输电工程Ⅰ级系统送电成功。

  ★2005年

  我国第一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官亭至兰州东输变电示范工程建成投运。

  ★2007年

  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江苏电网安全稳定实时预警及协调防御系统投入试运行,标志着我国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09年

  我国首个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标志着我国在特高压核心技术和设备国产化上取得重大突破。

  ★2010年

  ● 我国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800千伏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运。

  ● 我国第一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上海世博园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成。

  ★2011年

  ● ±400千伏青藏联网工程投运,除台湾省外,全国联网格局基本形成。

  ● ±660千伏宁东—山东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建成投运。这是世界上首个±660千伏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工程。

  ●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电、光伏发电、储能及智能输电四位一体的新能源试验示范平台——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在张家口竣工投产。

  ★2014年

  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示范项目——浙江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投运。

  ★2015年

  厦门±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投运,是当时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柔直工程。

  ★2019年

  ● ±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苏通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GIL综合管廊工程竣工投产。

  ● 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投运,创造了建设世界最高输电高塔、敷设世界首条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缆等14项世界纪录。这是我国电力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大的跨海联网输变电工程。

  ● 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投运,实现川渝电网与华中电网异步互联,在世界上首次将柔性直流输电电压提升至±420千伏。

  ★2020年

  ● 世界首个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运。

  ● 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竣工投产,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等12项世界第一。

  ● 1000千伏张北—雄安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投运,将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100%用上清洁电能,每年可为雄安新区输送超过7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2021年

  ±800千伏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是加快四川水电消纳、满足中东部绿色发展需求的重大输电项目。

上一个: 人民电业为人民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