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新征程蕴含新期待,新部署呼唤新作为。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推动发展强大合力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提供重要遵循。
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的南方电网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攻坚克难,做强做优主业,切实发挥公司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南网力量。
向创新要“新引擎”
护航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
1月9日,南方电网公司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研发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这是我国首次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是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该团队深耕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实现我国直流输电工程自主设计建设,首创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攻克特大型交直流电网安全运行技术,研发新一代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为世界直流输电跨入特高压等级、中国直流输电取得领先作出贡献,引领了世界直流输电发展方向。
在如今火热的储能赛道,南网储能公司针对我国储能领域关键设备“卡脖子”问题,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打通“产学研用”创新链条,陆续完成我国首台400兆瓦大容量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抽水蓄能机组断路器成套设备关键技术、“芯片级”自主可控的蓄能机组核心控制系统研发及应用,引领我国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46件专利、软著以许可方式实现成果转化。该公司成果转化收入大幅上升,年均增长率超20%,成果转化利润突破6000万元,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无论是“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的炼成史,还是南网储能公司破解“卡脖子”难题的突围记,都是南方电网公司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向创新要动力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4项技术装备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名单,1项首台(套)成果入选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重点产品应用示范;研制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发布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电力鸿蒙OS”;自主研制世界首套电力微型智能传感器“极目”,入选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十大硬核科技”;广东电网通信科技公司下属企业广东信通公司成为南方电网公司首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要素整合配置不断优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创新驱动效能显著,不断形塑着南方电网公司步履不停追求技术创新的精神势头。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南方电网公司以“科改行动”为重要突破口,点燃创新引擎,深耕存量,拓展增量,打造创新尖兵,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国务院国资委2022年度专项考核中,6户“科改企业”获评“5标杆、1优秀”,“种子”“头雁”和“尖兵”作用充分发挥,公司发展动能转换不断突破,取得显著成效。
向产业要“新高地”
助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改革是打破发展路上坚冰顽石的有力武器。
南方电网公司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把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与发挥自身优势深度结合,推动生产领域新业态蓬勃发展,实现结构更优、能耗更少、势能更强的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捷报频传——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着“充电宝”和“稳定器”的作用,新型储能正日益成为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在储能产业集群开拓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最大新型储能电站宝塘储能站投运,装机规模占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装机总量的1/5;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国内首个电力充储放“一张网”在深圳发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全面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型储能久久为功赢得发展主动。
综合能源产业集群方面,2023—2024年,南方电网公司规划建设40个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探索具有南网特色的降碳路径,着力打造零碳竞争力和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集群建设方面,截至2023年底,南方电网公司累计投资约90亿元,在五省区建设充电桩10.7万个,其中4785个乡镇建成充电桩超过3.3万个,实现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五省区乡镇全覆盖。持续深化改革,积蓄起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力量,打开企业发展新空间。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扎实推进——
近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首次开展跨省区新能源预招标交易。该方式为电网运行按需调用提供了灵活的市场化手段,有效解决了新能源电力交易“事前定量难、曲线预测难、供需匹配难”问题,为促进新能源消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易案例。
发布《南方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报告(2021—2023)》;打造海南博鳌等一批新型电力系统标杆项目;海南将打造我国首个500千伏省域数字电网;南方区域新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清洁电源供给格局基本形成……南方电网公司坚持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全球率先提出“数字电网”概念,依托强大的“数据+算力+算法”,有效支撑多能协同互补、源网荷储互动、多网融合互联,提升电网智能调控水平和源荷互动控制能力,畅通清洁能源资源大循环,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向体制机制要“新活力”
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生机
这是更为活力迸发的南方电网。全员新型责任制推动企业市场化经营更具动力活力——
南方电网公司持续巩固深化制度性改革,基本建成公司全员新型责任制体系,在生产模式、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人力资源等方面赋予试点单位更多综合改革自主权。制约队伍潜能和内生动力活力的条框得到深度“解锁”。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低于10分钟,优于纽约、巴黎等国际一流城市,“获得电力”指标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一直保持排名第一。广西电网公司南宁供电局全方位深层次推进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三年来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30%以上,“老国企”焕发“新活力”。
这是竞相比学赶超的南方电网。“都匀范式”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培养45名种子用户,在云景自助分析工具上交付5个典型应用场景,完成9个个性化场景的自主建设……日前,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转型“都匀范式”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这是南方电网公司针对“业技融合不充分”等制约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的瓶颈性问题,以贵州电网公司都匀供电局为数字化赋能试点单位,探索“业务为主、自主建设”的创新工作模式,将数字化技术转变为促进业务提升的管理红利,为基层供电局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模板的典型案例。“业技融合”蔚然成风,各单位砥砺奋进、实干笃行,发展活力勃发奔涌。
这是更加灵活高效的南方电网。公司治理根基进一步筑牢——
云南电网公司实现154家单位治理运行监测全覆盖,3家子企业董事会观察员制度全覆盖,建立公司治理典型问题库,动态管理,快速纠错、快速规范;广东电网公司打破传统“一刀切”管理模式,构建“治理型+管理型”行权管控双线格局,对40多家单位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管控……公司系统各单位立足实际,积极摸索协调性更高、灵活性更强的治理模式,全力支撑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开拓向前。
车行千里,始于一足。基层治理不断走深走实是南方电网公司创新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的具体印证。南方电网公司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完善治理主体运行机制。公司治理主体权责清单、法人层级权责清单、不同治理结构公司治理范本等5份治理文件被收录为中央企业公司治理范本;公司总部议事协调机构由48个精简为23个,精简率达52%,各机构成员压缩至10个以内,切实做到“瘦身健体”;42家国有企业慕名前来学习,公司治理“南网样板”影响力不断扩大……治理优势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凝聚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带动企业发展奋力跑、努力干、全力冲。
一次次强调部署,一条条落实推进,改革成效已经在实践中显现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撑力与推动力,带动企业整体面貌呈现深层次、宽领域、根本性变化,彰显了南方电网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展现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光明前景。一个更具生机与活力的南方电网正不断展露发展新气象。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持续向纵深迈进,为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网报记者 刘洋洋 通讯员 黄云贵 袁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