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我国前11个月吸收外资“成绩单”出炉——
商务部当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1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
对比2020年数据,这一成绩更加亮眼:2020年全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999.8亿元,同比增长6.2%。今年仅前11个月,吸收外资就突破了1万亿元,可以说引资的速度更快、规模更大。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吸收外资在全球表现亮眼。联合国贸发会议此前发布的《202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规模大幅下滑,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体却保持韧性,吸收的FDI逆势增长4%。相比之下,去年流入欧洲的FDI缩水80%,流入北美的FDI下滑40%。
引资的“稳”不仅体现在规模上,还有投资来源地:前11个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4.7%和23.7%,吸引外资继续保持多元化势头。
摩根士丹利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说,受益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政策红利,越来越多的外资选择进入中国,并流向更多新兴产业,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中国经济的“稳中有进”。
“进”从引资结构持续优化上可见一斑——
商务部数据显示,前11个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3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9.3%,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0.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3%。
未来,引资“稳”和“进”的势头如何保持?
“我认为,未来要在保持引资总量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着力优结构、提质量,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章俊说。
不久前,商务部发布了《“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在多领域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引导外资更多投向数字转型、节能环保、生态环境、金融服务、医疗、健康、养老等行业,这无疑将为外资企业带来更多新的发展机遇。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扩大开放、加大引资作出部署。会议要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
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孟华婷表示,未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修订发布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加强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全面清理与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不符的规定,确保完成全年稳外资目标任务,并为明年的稳外资工作打好基础。(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