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地处横断山区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8%以上土地为高山峡谷,贫困发生率曾高达56%,是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州市之一,可谓“极贫之地”。怒江州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最关心的地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怒江脱贫工作先后作出多次重要指示批示,为打赢怒江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怒江州已成功脱贫出列。2021年春节是怒江州整体脱贫的第一个春节,安全可靠供电,对保障怒江各族群众亮堂堂过春节意义重大。春节前夕,新华社记者和云南电网公司新闻工作人员跟随特巡小组一起翻越碧罗雪山,体验踏雪巡线除隐患的艰辛,感受电力人坚守责任、默默奉献的顽强作风与坚强意志。
2021年的大年三十对怒江大峡谷的老百姓不同寻常,他们即将迎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整体脱贫后的第一个春节。南方电网公司的巡线员们,赶在除夕之前完成云南电网220千伏兰坪——福贡输电线(简称“兰福线”)的新春保供电特殊巡视任务,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让怒江各族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步履维艰走“天路”
兰福线起于兰坪县,止于福贡县,跨越两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翻越碧罗雪山,是怒江州电力输送的重要通道之一。因海拔高差大、气候条件复杂、路途遥远,每年有6个月被大雪封山,兰福线是最艰难的巡视线路之一。
“从92号输电线塔至145号输电线塔,是整条线路中难上加难的线路,只能徒步巡线,不仅要翻山越岭、踏冰卧雪,还要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无人区住两个晚上,才能完成巡线。”负责这次特巡的银塔怒江工作站站长王应学指着高耸入云的雪峰,“那就是我们的目标。”2月2日上午9时,由怒江供电局和云南送变电公司银塔怒江工作站5名巡线员刘绍正、王应学、余有忠、杨海富、和春明组成的特巡小组踏上了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天路”的巡线路。
碧罗雪山山高谷深、悬崖兀立、层峦叠嶂,风光绮丽。然而这绝美之地却给巡线带来极大困难。巡线员背着均达20多公斤的装备,戴着安全帽,沿着曲曲折折的山路往上攀爬,刚出发不久,就汗如雨下,头发和衣服都湿透了。山势越来越陡,刚刚庆幸终于转过一道山梁,猛然间又有一堵峭壁立于眼前。
到达海拔3200米左右的雪线附近,特巡小组已经攀爬了近4个小时。不知不觉中,腿脚已埋进了足有半米深的覆雪中,松软湿滑的积雪让脚下变得举步维艰。融化的雪水很快就把杨海富的裤腿和鞋彻底浸湿了,他费了很大劲才把鞋脱下来。看着那双被冻得惨白的脚,很难相信他还能笑得出来。和春明换下的保暖内衣上,斑斑汗渍清晰可见。
登山的辛劳,只是巡线工作的门槛。事实上,这些巡线员负责运维的怒江片区输电线路总长达2086千米,自然环境复杂、工作条件艰苦,人均每年徒步爬山2000千米,相当于从怒江走到广州。每巡视到一级线塔,巡线员还要对光缆、绝缘子、杆塔基础和拉线等设备情况进行全面“体检”。经过近8小时的艰难跋涉和巡线工作,特巡小组在当晚7时完成113号塔杆巡视,全员到达海拔3700米的巡线房。
踏冰卧雪守护“生命线”
这次特巡的特别之处在于兰福线是需要在雪山过夜才能完成巡视的线路。
雪山巡线一天的劳累后,巡线员还顾不上休息,为了安全地在雪山过夜,补充体能,为第二天巡线任务做好准备,他们还得忙活。
只见和春明与杨海富直奔一片枯树林,不一会儿工夫,一大捆柴火被扛到了屋前。由于近期寒潮轮番来袭,连接巡线房和水沟的管子都结了冰,为了烧水煮饭,刘绍正只好用盆抬水,一连往返10多次,手冻得通红,鞋袜也都被冰雪浸透;王应学则被柴火冒出来的烟呛得眼泪直流。担心风大夜寒,几个巡线员打着手电和应急灯,把装食材的蛇皮口袋拆成一块布,用铁丝固定在巡线房窗户的铁栏杆上,并铺设好防潮垫和睡袋。
晚上9时,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10摄氏度,防寒服也难挡寒风和低温。巡线小组围着火堆,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说“天路”的故事: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这条路是来往盐商和行人通往怒江州的必经之路。因路途遥远、异常险要,行人和马队不得不穿越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和瘴气横生的江畔、河谷与箐沟,攀爬峦峰高耸、鸟难飞越、兽怕攀援的陡峭山道。
事实上,自古以来,这条“天路”就是怒江大峡谷百姓获取盐等物资的“生命线”。而今天,为了峡谷那边的老百姓能用上安全、优质、可靠的电力,南方电网公司的巡线员艰苦跋涉,日夜兼程,在24小时之内历经烈日炙烤和风霜雨雪,爬上高耸的铁塔检查线路,承受着“冰火”交加的多重考验,只为守护好怒江州大峡谷的电力“生命线”。
“雪山之巅”登塔作业
119号线塔海拔达4200米,是兰福线最高塔位,也是特巡的重要节点,翻过它所在的山脊就是怒江大峡谷。由于它的特殊性,巡线人员要对他进行“特殊照顾”——登塔巡视作业。第二天上午9时,5名巡线员准时出现在119号塔基。
经过测量,这次作业将面临零下低温、线塔覆冰与每秒30米的最大风速,是一次处在极端环境、具有多种风险的高海拔架空输电线路巡视作业,任何闪失都可能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登塔的是傈僳族小伙余有忠,2018年他成为一名供电员工,他家曾是怒江州福贡县鹿马登乡亚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该村贫困户去年已搬迁到了福贡县城扶贫安置点。对他来说,这次特巡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确保乡亲过上温暖明亮的春节。
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之巅登塔作业,考验的不仅仅是作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还有心理素质。余有忠清晰地记得,他首次登上该塔时小腿发抖、心跳加速、寒毛直竖,才上去四五米,看到脚底的峡谷时,就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颤抖,紧紧抱着铁塔不敢动。
“我认为,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对国家最大的感恩。”熟练地系好安全带,带好工器具以后,余有忠开始登塔。5米、10米,他谨慎而缓慢地爬上20米高的铁塔,对螺栓、塔材、导线等进行检查和巡视。
半小时过去了,余有忠紧张有序地完成了所有工作。回到塔基,休息片刻后,他忽然呼吸急促、唇色发紫。“快,氧气!”余有忠靠在了塔基上,刘绍正立即将提前准备好的氧气包吸管递到他面前。数分钟后,余有忠的心跳逐渐平缓下来,面部也恢复了血色。
在余有忠看来,有一种幸福就是通过自己的付出让乡亲们用好电,不为电的事操心:“今年春节是乡亲们搬新家以后过的第一个年,我们一定让乡亲们过亮堂堂的春节。” (飞若力 陈波 李超 陈铸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