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网> 省网新闻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点亮大湖名城 打造创新高地

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1-04-15 14:20:57 作者:孟辅贤 付娆 李岩

  安徽巢湖北岸,99米高的五角星胜利塔昂然挺立,与不远处的渡江战役纪念馆遥相呼应。纪念馆巨大的馆身犹如两艘雄伟战舰,向前直指长江。

  72年前,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渡江战役总前委在肥东县撮镇镇瑶岗村指挥百万雄师,一举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

  合肥是渡江战役的指挥中心。当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传承“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渡江战役精神,奋勇向前,开拓创新,使合肥以崭新的面貌迅速崛起。在此过程中,电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建设坚强电网 为城市发展注入动能

  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巢湖北岸,高楼林立。一座千万人口的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正在这里快速崛起。2020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23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之一。

  “解放前的合肥是个只有5万人口的小城市,到处都是泥泞的道路,满眼都是低矮的平房。”今年94岁的原合肥供电局退休职工张维齐回忆着合肥当年的样子,“到了晚上,只有政府和少数商家、银行有电灯。我们老百姓家里照明用的都是煤油灯。”

  1949年1月21日,合肥和平解放。同年6月,合肥电力厂筹备委员会成立,着手修复破损的160千瓦发电机等设备。两个月后,设备修复完成,合肥电力厂开始发电。电逐渐走进老百姓家中。

  1952年,合肥全市工业企业仅有36家。1954年,上海部分企业陆续内迁至合肥,当地工业开始起步,电力供应迫在眉睫。1956年,安徽省第一条110千伏输电线路——110千伏佛子岭—六安—合肥线建成投运。自此,淮南送来的火电、大别山送来的水电开始推动合肥工业发展。

  1959年,原合肥供电局年售电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时;1975年,年售电量达到10亿千瓦时。售电量的变化见证了合肥工业的发展。1978年,合肥发展成为安徽省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江淮大地,合肥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用电需求不断增长。1994年,合肥成为全国首批“两网”建设的重点城市之一,实现了110千伏和220千伏线路在市区的双环网供电。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陆续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提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理念,并聚焦“芯屏器合”“集终生智”等新兴产业,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自2010年起,为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先后10次与合肥市政府召开合肥电网规划建设对接会,推进电网建设发展。目前,合肥电网形成了以500千伏为主网、220千伏南北双环网、110千伏辐射互联的坚强网架结构。2020年,合肥全社会用电量突破382亿千瓦时,最大用电负荷达845.2万千瓦。

  “合肥只用了全省六分之一的电能,GDP却占全省的四分之一。目前,合肥电网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正着力打造绿色、可靠、智慧的一流城市电网。”合肥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负责人许建中说。

  快速响应用电需求 提供优质供电服务

  “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重温革命历史,谆谆告诫全党——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近年来,合肥供电公司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2020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安徽省先后出现7次强降水。长江、淮河全线超警,巢湖水位超出历史最高水平。

  “当时巢湖中庙附近被淹了3米多深。我们昼夜不停,连续干了三天三夜,在巢湖大堤紧急架设起了20千米长的临时照明线路。”合肥供电公司员工张玉琼回忆道。

  为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合肥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加入巢湖“保卫战”,先后投入980支抢修队伍,紧急架设临时供电线路565千米,全力以赴点亮抗洪一线的每一盏灯。

  除在抗洪救灾现场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外,合肥供电公司开展供电抢修工作也十分及时。

  2021年4月12日10时左右,合肥供电公司滨湖科学城供电服务中心员工宗俊收到一条抢修工单信息。信息显示滨湖瑞园小区2栋居民王娟家中发生用电故障。19分钟后,宗俊到达现场,不到一个小时完成故障排除和电表更换工作。

  合肥供电公司能快速响应客户用电需求,源于该公司建成的“强前端、大后台”服务体系。

  2018年,合肥供电公司作为国网安徽电力试点,率先试行供电网格化机构改革。该公司在合肥市4个行政区域分别建成网格化供电服务中心,将抢修、服务等4大专业27项具体业务融为一体,实现网格化服务。此后,“一张工单、一支队伍、一次现场”即可解决客户所有需求。

  目前,合肥供电公司抢修平均到达时长由2018年的36分钟缩短至20分钟以内,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由2018年的860分钟缩短至2020年的420分钟,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

  实施电能替代 守护碧水蓝天

  “127路回站,麻烦充电,谢谢!”4月11日11时30分,刚结束高峰运营的合肥市127路新能源公交车回到瑶海电动汽车充电站。司机师傅像往常一样,把车稳稳停在充电桩前,与合肥供电公司员工交接。随后,该公司员工开始对回场车辆开展安全检查和充电。

  瑶海电动汽车充电站于2011年年初正式投运,已安全运行10年。经后期扩建,目前瑶海电动汽车充电站一、二期共设71台充电桩,服务合肥247辆新能源公交车。

  “瑶海站平均每天用电量在3万千瓦时以上。这样算下来,一年就超过了1000万千瓦时。可以说,瑶海站运行10年来,节约了相当数量的燃油和成本,也对当地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合肥供电公司营销部专责吴巍介绍。

  多年来,合肥供电公司把建设新能源充换电网络、服务新能源汽车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截至今年3月已建成2600多台充电桩。覆盖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的新能源充换电网络基本形成。

  位于裕溪河畔的巢湖海螺码头再也没有了黑烟和噪音。如今,靠港的船舶都使用清洁的岸电。

  “用岸电方便着呢!船上的电器用的都是这个电。现在,冰柜里还储存着今年过年时买的肉呢!”4月9日,正在卸货的货船船主卓青峰对岸上正在检查岸电设备的合肥供电公司员工说。

  巢湖海螺码头港口岸电装置于2019年4月建成投运,是合肥地区首个投运的港口岸电综合能源服务项目。

  “来往船只大都用岸电。每天,这里的岸电用电量为400~500千瓦时。现在用柴油发电机供电的船只少多了,我们这里的空气质量也提高了。”巢湖海螺码头设备保全处处长周海平介绍。

  目前,巢湖岸边的多家码头都用上了港口岸电,实现了巢湖大中型码头港口岸电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合肥供电公司落实国家大气污染治理和长江大保护战略部署,聚焦乡村电气化等六大板块,创新实施电能替代,大力推进“供电+能效”服务模式,稳步提升清洁电能在全社会的能源消费比重。截至今年3月,该公司共实施电能替代项目440个,累计实现电能替代电量50.91亿千瓦时。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