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网> 省网新闻

天山南北景物新

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1-08-16 15:26:37 作者:本报记者 田雪乔 于仕浩 黄子乾 李易峰 通讯员

  天山山脉横亘中央,南北两侧166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上,冰川、戈壁、草原、河流连绵,这是我国面积最大、毗邻国家最多的省份——新疆。这里是±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起点。

  沿着输电线路一路西行,记者越来越受到震撼。这片祖国西北角上的土地遥远却不贫瘠、辽阔却不荒凉。瑰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物产资源造就了它的独特魅力。这里还是一片红色热土: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征战河西、穿越祁连后,在新疆进行训练、学习。

  现在,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新疆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

  电流奔涌出新疆

  位于哈密市的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里,有一根特殊的电线杆。这根电线杆来自有着新疆东大门“第一咽喉重镇”之称的星星峡镇。84年前,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曾在那里留下火种。

  1937年4月,红军西路军在红柳园结束了最后一战。突围的战士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昼夜跋涉,终于在甘肃、新疆交界的星星峡镇与前来接应的中共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等人汇合。

  茫茫戈壁,不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为了不迷失方向,战士们一路沿着电线杆艰难行进,最终绝处逢生。

  80多年弹指一挥间。现在,同一片戈壁滩上,最高超过百米的特高压铁塔整齐排列。它们托举着绵延千里的银线,立起了光明事业新的坐标。

  2010年,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在结束新疆电网孤网运行历史的同时,也开启了疆电外送的历史。目前,新疆已建成“内供四环网、外送四通道”的大电网格局,外送电量累计超过4000亿千瓦时。

  这些电能的外送范围覆盖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哈密,作为天中直流的起点和吉泉直流出疆的必经之地,成了疆电外送的“桥头堡”。

  “电多出来给别人?以前不可能的!那时候我们没日没夜干活,就是为了电够用。”哈密供电公司退休员工王明兰说,“现在比以前好多了。我听说,有两条特高压。它们把电送得更远,送到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今年95岁的王明兰,党龄已经超过75年了。她是红色历史的亲历者,也见证了哈密电力事业的起步发展。她所说的天中直流、吉泉直流额定输送功率之和达2000万千瓦。其中,吉泉直流还创下几个世界之最——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

  哈密能源资源富集,煤炭预测资源量达5708亿吨,占全国的12.5%,居全疆首位。它是我国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也是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

  “特高压工程的投运大大提升了疆电外送的能力。但要发挥好它们的作用,只靠这两条线路本身是不行的。”哈密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副主任张艳丽说。目前,哈密已形成以750千伏、220千伏电网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送端枢纽电网。

  坚强可靠的大电网纳入了更多电源,也发挥着更强的调节作用,不仅让当地供电更可靠,还实现了更高水平的电力外送。今年6月24日,吉泉直流输送功率提升至900万千瓦,7月23日,天中直流输送功率首次达到600万千瓦。截至7月底,两条特高压直流累计外送电量3434.31亿千瓦时,助力当地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

  同心携手奔小康

  “奇花异草四季飘香,是因为生长在泉水边上。黑沉沉的夜变成了白昼,是共产党送来了灯火辉煌。”1949年10月,10万名人民解放军进入新疆。走上街头的维吾尔族同胞热情歌唱新生活。

  当时,新疆有7座电厂,总装机9.88千瓦,年发电量97万千瓦时。在这样薄弱的基础之上,新疆电力工业一步步发展壮大。截至2020年年底,新疆电网电源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全区总发电量达4031.5亿千瓦时。

  这些年,新疆电网建设也跑出了加速度。从20世纪末的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到“户户通电”工程,再到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不断延伸的大电网架起了惠民“富裕路”。

  “送新鲜面包嘛,不能耽误。”和热合木·别克约见面并不容易。他开在家乡巴里坤县海子沿乡的斯巴哈食品厂负责为县里所有小学提供早餐面包。每天早上,他都要出门送货,“以前就是个小作坊,前年厂子才办成这个规模。我买了好些做糕点的设备,面包、月饼、桃酥都能做。”

  虽然以前没和这些设备打过交道,热合木却并不担心。2018年至2019年,巴里坤县供电公司投资2761.69万元改造当地农村电网,一条10千伏电力专线架到了食品厂——电,够用;供电员工主动上门服务,帮忙检查设备用电情况——电,好用。如今,食品厂的产品销往乌鲁木齐、阿勒泰等地。生产高峰期,厂子能为村里四五十人提供就业岗位,每人每月工资2000多元。

  向南越过天山山脉,在千里之外的英吉沙县乔勒潘乡,阿布拉江·于苏云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乔勒潘乡的特产色买提杏色泽亮丽、酸甜适口,却因果皮薄软、难以长距离运输被称为“瓷美人”,一度难以打开销路。近年来,当地政府推动实施电烘干房项目,阿布拉江建起了一座体积超过40立方米的电烘干房。电烘干房每年能烘干7吨左右的鲜杏,创收超过两万元。

  “家里还添了别的大件儿!”阿布拉江说,“去年装了电暖器,采暖方便、干净,家里人都很喜欢。”2020年11月到2021年2月这个采暖季 ,阿布拉江家用电取暖花了约1000元,比以往烧煤取暖便宜了一半还多。

  越来越多的居民告别了充满煤烟味的冬日——国网新疆电力2019年开始实施南疆“煤改电”一期工程,先后投入76.93亿元进行配网改造升级。目前,新疆农村电网线路长度超过10万千米,农村户均配变容量达2.2千伏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今年,国网新疆电力加快推进南疆“煤改电”一期工程。喀什地区还将有106个乡镇实施“煤改电”,增加超过14万户用户。

  “家里现在好多电器,我最喜欢电冰箱。西瓜、菠萝、橙子这些东西,吃不完都可以放进去。”孜乃提古丽今年12岁。她说,家里养了羊、鸽子,种了苹果树,还有能靠太阳挣钱的光伏板,她家是个幸福的家庭。

  孜乃提古丽家所在的英吉沙县萨罕乡与乔勒潘乡相邻,是光伏扶贫项目试点乡。包括孜乃提古丽家在内的100户村民,每户都安装了容量为8千瓦的光伏板。2017年12月,当地供电公司改造低压线路40千米,新增变压器24台,保障光伏扶贫项目优先上网、全额收购,每家每户每个月能额外收入约300元。

  绿色发展向未来

  “小鸟在浪花上飞翔,鱼儿在清泉中穿梭,克拉玛依河,再不是没有草没有水的地方……”当歌曲《清清的克拉玛依河》的旋律响起,鸟群、河流、草场等画面仿佛浮现在了记者眼前。

  在新疆,绿色是最动人的底色。人与自然相依相伴、和谐共生,电网也在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天中直流的投运给我们这些新能源企业带来了很大信心。我们的外送电量也在逐年提升。”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总经理陈国忠说,“我们公司建在哈密东南边的景峡南风电场就是天中直流的外送配套项目,也是我们在新疆单个拥有风机数量最多的风电场。2018年9月投运以来,它已经送出50多亿度电了。我觉得,我们也为国家的绿色发展尽了一份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网是排头兵,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是关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疆风电、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34.2%和21.5%,合计占总发电量的18.8%,达373.9亿千瓦时。

  随着特高压工程的建成投运,新能源电量在疆电外送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截至7月底,天中直流、吉泉直流累计外送电量3434.31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发电量达1069亿千瓦时。

  “这对我们这些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来说也是利好。”新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岭说,“我们以前主要生产0.2万千瓦容量的风机,现在0.3万千瓦、0.4万千瓦的都能做了,以后还计划做0.5万千瓦的。”

  在哈密建厂的10年,新疆海装风电累计创造产值113亿元,带动了上下游100多家企业发展。

  依托疆电外送“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哈密已建成全疆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2020年,哈密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产值达49.93亿元,同比增长1.4倍。

  被电网连起的能源消费侧也在绿色转型中展现出新风貌。

  牛舍宽敞整洁,没有刺鼻的异味;同时给80头奶牛自动挤奶的挤奶转盘匀速旋转,一头头体格高大的西门塔尔奶牛有序排队上下;新鲜的牛奶经过热处理交换系统,在2秒钟内被降温到零下2摄氏度,再被迅速输送到储奶罐……

  在位于奇台县的新疆豪子畜牧有限公司全电牛场里,清粪、挤奶、供暖等已全部实现自动化。牛场场长牛志宏说,这样的生产流程对电的要求非常高,可靠稳定的电是牛奶有好品质的保证。

  金色麦田与莽苍林海相接,电线杆不见了踪影;全电厨房里香气扑鼻,除了常规的菜肴,还有用电烤馕设备制作的新疆特色美食……

  这里是全电牛场以东50千米的江布拉克全电景区。2019年以来,昌吉供电公司新建35千伏变电站1座,为景区全电改造提供有力保障。今年前7个月,江布拉克景区电能替代电量21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

  “短短两三年,我眼看着‘全电’让江布拉克变得越来越美。”景区后勤部负责人杨树兵感慨不已,“希望更多的人来江布拉克、来奇台、来新疆看看。来了,你可能就不想走了!”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