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
阳光下的洱海,波光粼粼;岸边的芦苇,风中摇曳。到过云南大理的人,常会惊叹大自然赐予的美丽,也被深深地勾起一份乡愁。
为了留住这份美丽,如今的洱海边,致力于生态环保建设的古生村人在优质电力的支持下,大力兴建污水处理厂、泵站,积极开展截污治污工程。供电部门甚至在当地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细节上,都保持了与环境的融合,全力做好洱海保护和治理。
“乡愁是一旦离开了就想回来”
初入古生村,这里青瓦白墙,绿树红花。石板巷朴素洁净,流水穿村而过,安静而闲适。
沿着流水徐行,便到了洱海。夕阳西照下,一碧湖水波光粼粼。三五成群踏上从岸边深入湖中的栈桥,摆好姿势拿起手机留影。“这是第二次来洱海了,真的太美了。”这次,胡芸从天府之国成都与好友结伴而来,仍旧感慨景致美不胜收。
村里人更愿意安静地感受这一切。年过五旬的赵金在树下找一处阴凉,打开收音机挂上树杈,便闭目养神起来。收音机里传出白族方言的说唱书,当人称“大白曲”。
如今,街头巷尾曲艺人早已绝迹。但对于老人们来说,这是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赵金说,若干年前,村里逢年过节办喜事,曲艺人总要被请进家里说唱一段的。唱到精彩处,户主必不吝啬财物好生招待,俨然属于那个年代的“歌星”了。
对于曲艺的热爱,古生村是有传统的。村里的古戏台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逾百年,外形美观,雕栏画栋,1985年被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保存完好。
戏台旁,一棵大叶榕树高耸入云。参天的古树已历经三百载春秋,见证着沧海桑田人世变迁。村里的时间走得很慢。夕阳下,三两位白发老人拄着手杖闲坐石阶,絮叨的总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每天都是一样。
“怎么没有变化呢?”记者一提出这个问题,一位老人用手杖轻敲地面,“不是没有变化,是终于又慢慢回到了开始的模样,这平坦的石板路面都是修复翻新过了的。”
环卫工赵顺荣每天都在村上边转悠边清理垃圾,对于变化更有发言权,“那水渠几年前水下有淤泥,水质发黑。现在完全变了样。”
还有民居,在突出白族民居特色的基础上,政府按照保护古建、改造已建、引导在建、控制未建、拆除乱建的原则进行了整治;还有文物古迹,水晶宫、福海寺、凤鸣桥等实施了修旧如旧。
甚至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细节都非常注意保持古风。譬如进村的电线,已经从高悬的架空线路更改成入地电缆;变压器也被装进了箱子,躲在一棵树下,与周围的绿荫相映成趣。
村民们都记得,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古生村“让人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记得住乡愁”,并在洱海边留影“立此存照”,叮嘱干部群众一定要保护好洱海。
村民李德昌一家是最幸运的人。习总书记当天来到他家,在院子里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话家常。房子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青瓦白墙上雕梁画栋,院落宽敞明亮、干净整洁。
“总书记把我家里里外外看了一遍,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李德昌向记者复述当时的场景,“我没什么文化,还不大明白乡愁的含义。总书记便解释说,乡愁就是你一旦离开这个地方就想回来。”
总书记这一句话,瞬间把李德昌“点醒了”。因为,他也曾是离乡远行的人,体会过游子的孤独与苦闷。2000年前后,为生计所迫的李德昌不得不远赴外地做起砂石生意,留下妻子和两个孩子在家。“家里只有两亩田,根本养不活那么多人。孩子又上初中,不外出学费都交不起。”在异乡的日子里,李德昌非常怀念家乡的点点滴滴,除了家人外,还有这里的山山水水、市井民俗。时常在吃饭的时候,他就想起家乡味,“从洱海钓上来的鱼,那味道真叫一个鲜。外地的鱼做得再怎么好,都不是那个味儿。”
还一汪碧水荡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远期的捕鱼,到如今开设客栈为生,村民何利成的经历是古生村人普遍的谋生手段。他们因洱海兴盛发达,因此保护洱海,对于村民们来说,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村民们见证了洱海从最初的清澈美丽,到蓝藻爆发水质变差,他们需要做出一番让美丽回归的努力。“没有洱海,我们生活不下去,更发展不起来。”何利成的话朴实而深刻。
李德昌一家是洱海保护的义务宣传者。习总书记到来以后,这栋民居已成了村里的热门“景点”,每天慕名上门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最多的一天曾达4000多人,其中甚至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游客。每每来参观时,李德昌总不忘跟他们讲,要保护环境,“洱海生态被破坏了,你就再也看不到这美丽的东西了。”
李德昌的老伴杨寿芬则是村里的两污整治宣传员,经常劝说各家各户做好自家的污水处理和庭院清洁工作,“什么别丢垃圾啊,不要在洱海洗衣服钓鱼,诸如此类的吧。道理很简单,最重要的是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李家卫生间和厨房,污水都通过管道附近的排污支管道。实际上,这已经是每家每户的“标配”。2015年起,古生村实施了村落污水管网、到户收集全覆盖和污水处理设施工程。目前这套村落污水管网已投入使用,对古生村430多户村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而后排至村外的污水处理厂。
“村里启动污水处理工程后,每家每户补助3000元修建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我家原来有一个,2017年又新建了一个,专门收集厨房里的生活污水。”村民杨万斌说。
由于洱海水域广阔,其治理已经关乎整个大理经济社会发展。2017年初,大理州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实施“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整治、面源污染减量、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执法监管、全民保护洱海等“七大行动”。
截污治污工程建设百余公里的环湖管道、截污渠,6个污水处理厂和13个泵站,古生村等村落外建起的污水处理厂就是其中之一。“污水处理厂和泵站需要用电的,其中处理厂24小时不间断供电。”项目投资方大理洱海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的李煜兰很感激大理供电局对工程建设的支持,无论是施工过程中与供电局沟通协调停电计划,还是加装变压器等用电设备,供电局人员都积极配合工作。
为了保障工程过程的供电,大理供电局想了很多办法。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业扩专责杨波介绍,环湖很多地方的电力负荷紧张,有的地方新增线路,有的地方从别处转接线路。比如古生村片区,当时就新增了两回110千伏线路,才完成了负荷的转接。
目前,供电局还继续加快推进村落线路入地改造工程,让乡村变得更美,更能让人“记得住乡愁”。(记者:帅泉 通讯员:刘慧萍 李灿斌 李翔)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
阳光下的洱海,波光粼粼;岸边的芦苇,风中摇曳。到过云南大理的人,常会惊叹大自然赐予的美丽,也被深深地勾起一份乡愁。
为了留住这份美丽,如今的洱海边,致力于生态环保建设的古生村人在优质电力的支持下,大力兴建污水处理厂、泵站,积极开展截污治污工程。供电部门甚至在当地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细节上,都保持了与环境的融合,全力做好洱海保护和治理。
“乡愁是一旦离开了就想回来”
初入古生村,这里青瓦白墙,绿树红花。石板巷朴素洁净,流水穿村而过,安静而闲适。
沿着流水徐行,便到了洱海。夕阳西照下,一碧湖水波光粼粼。三五成群踏上从岸边深入湖中的栈桥,摆好姿势拿起手机留影。“这是第二次来洱海了,真的太美了。”这次,胡芸从天府之国成都与好友结伴而来,仍旧感慨景致美不胜收。
村里人更愿意安静地感受这一切。年过五旬的赵金在树下找一处阴凉,打开收音机挂上树杈,便闭目养神起来。收音机里传出白族方言的说唱书,当人称“大白曲”。
如今,街头巷尾曲艺人早已绝迹。但对于老人们来说,这是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赵金说,若干年前,村里逢年过节办喜事,曲艺人总要被请进家里说唱一段的。唱到精彩处,户主必不吝啬财物好生招待,俨然属于那个年代的“歌星”了。
对于曲艺的热爱,古生村是有传统的。村里的古戏台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逾百年,外形美观,雕栏画栋,1985年被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保存完好。
戏台旁,一棵大叶榕树高耸入云。参天的古树已历经三百载春秋,见证着沧海桑田人世变迁。村里的时间走得很慢。夕阳下,三两位白发老人拄着手杖闲坐石阶,絮叨的总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每天都是一样。
“怎么没有变化呢?”记者一提出这个问题,一位老人用手杖轻敲地面,“不是没有变化,是终于又慢慢回到了开始的模样,这平坦的石板路面都是修复翻新过了的。”
环卫工赵顺荣每天都在村上边转悠边清理垃圾,对于变化更有发言权,“那水渠几年前水下有淤泥,水质发黑。现在完全变了样。”
还有民居,在突出白族民居特色的基础上,政府按照保护古建、改造已建、引导在建、控制未建、拆除乱建的原则进行了整治;还有文物古迹,水晶宫、福海寺、凤鸣桥等实施了修旧如旧。
甚至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细节都非常注意保持古风。譬如进村的电线,已经从高悬的架空线路更改成入地电缆;变压器也被装进了箱子,躲在一棵树下,与周围的绿荫相映成趣。
村民们都记得,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古生村“让人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记得住乡愁”,并在洱海边留影“立此存照”,叮嘱干部群众一定要保护好洱海。
村民李德昌一家是最幸运的人。习总书记当天来到他家,在院子里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话家常。房子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青瓦白墙上雕梁画栋,院落宽敞明亮、干净整洁。
“总书记把我家里里外外看了一遍,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李德昌向记者复述当时的场景,“我没什么文化,还不大明白乡愁的含义。总书记便解释说,乡愁就是你一旦离开这个地方就想回来。”
总书记这一句话,瞬间把李德昌“点醒了”。因为,他也曾是离乡远行的人,体会过游子的孤独与苦闷。2000年前后,为生计所迫的李德昌不得不远赴外地做起砂石生意,留下妻子和两个孩子在家。“家里只有两亩田,根本养不活那么多人。孩子又上初中,不外出学费都交不起。”在异乡的日子里,李德昌非常怀念家乡的点点滴滴,除了家人外,还有这里的山山水水、市井民俗。时常在吃饭的时候,他就想起家乡味,“从洱海钓上来的鱼,那味道真叫一个鲜。外地的鱼做得再怎么好,都不是那个味儿。”
还一汪碧水荡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远期的捕鱼,到如今开设客栈为生,村民何利成的经历是古生村人普遍的谋生手段。他们因洱海兴盛发达,因此保护洱海,对于村民们来说,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村民们见证了洱海从最初的清澈美丽,到蓝藻爆发水质变差,他们需要做出一番让美丽回归的努力。“没有洱海,我们生活不下去,更发展不起来。”何利成的话朴实而深刻。
李德昌一家是洱海保护的义务宣传者。习总书记到来以后,这栋民居已成了村里的热门“景点”,每天慕名上门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最多的一天曾达4000多人,其中甚至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游客。每每来参观时,李德昌总不忘跟他们讲,要保护环境,“洱海生态被破坏了,你就再也看不到这美丽的东西了。”
李德昌的老伴杨寿芬则是村里的两污整治宣传员,经常劝说各家各户做好自家的污水处理和庭院清洁工作,“什么别丢垃圾啊,不要在洱海洗衣服钓鱼,诸如此类的吧。道理很简单,最重要的是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李家卫生间和厨房,污水都通过管道附近的排污支管道。实际上,这已经是每家每户的“标配”。2015年起,古生村实施了村落污水管网、到户收集全覆盖和污水处理设施工程。目前这套村落污水管网已投入使用,对古生村430多户村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而后排至村外的污水处理厂。
“村里启动污水处理工程后,每家每户补助3000元修建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我家原来有一个,2017年又新建了一个,专门收集厨房里的生活污水。”村民杨万斌说。
由于洱海水域广阔,其治理已经关乎整个大理经济社会发展。2017年初,大理州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实施“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整治、面源污染减量、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执法监管、全民保护洱海等“七大行动”。
截污治污工程建设百余公里的环湖管道、截污渠,6个污水处理厂和13个泵站,古生村等村落外建起的污水处理厂就是其中之一。“污水处理厂和泵站需要用电的,其中处理厂24小时不间断供电。”项目投资方大理洱海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的李煜兰很感激大理供电局对工程建设的支持,无论是施工过程中与供电局沟通协调停电计划,还是加装变压器等用电设备,供电局人员都积极配合工作。
为了保障工程过程的供电,大理供电局想了很多办法。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业扩专责杨波介绍,环湖很多地方的电力负荷紧张,有的地方新增线路,有的地方从别处转接线路。比如古生村片区,当时就新增了两回110千伏线路,才完成了负荷的转接。
目前,供电局还继续加快推进村落线路入地改造工程,让乡村变得更美,更能让人“记得住乡愁”。(记者:帅泉 通讯员:刘慧萍 李灿斌 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