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通到大山巅笑声淌过大渡河

终于把中秋节来旅游的75个客人送走了,郑望春松了一口气。但他心里也清楚,接下来的国庆节才是更忙碌的日子。前两天已经有外地游客交了国庆假日期间的食宿费订金,这两天他又该下山买菜了。抬头望向四周,郁郁葱葱的青山巍峨耸立,洁白的云朵像一条条白纱巾缠绕在山顶,耳畔是大渡河大峡谷中传来的哗哗流水声。想到今年的收入比去年更好,这个30岁的小伙子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这里是古路村——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306省道边一个山上的小村庄,是雅安市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行政村。该村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因为400多名村民住在平均海拔1000米的大山上。

路通了,电通了,村民的生活有盼头了

初到此的游客,一定会被这里巍峨的青山、清新的空气、奔流的大渡河、传统淳朴的彝族老乡所吸引。但是,越是山清水秀与世隔绝的地方,往往也代表着贫穷。

古路村以前是没有路的。据该村村民甘绍方介绍,古路村的祖先为躲避战乱迁居于此,该村已有几百年历史。由于古路村位于大渡河畔的大山顶上,村民下山没有固定道路可走,下山卖一点自家种的山货,只能借助悬崖上的藤条,费时费力不说,也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坠落山崖。几百年中,村民大多以务农为生,靠天吃饭。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云莲的话来说:“以前的日子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包产到户,日子渐渐有了起色。”骆云莲说,是改革开放,让村民们看到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但是没有下山的路,依然让这座古朴的小村庄与世隔绝。村民们想修路,但有心无力。有一条山路,是村民们多年来的期盼。

上世纪60年代,成昆铁路开始修建,正好从山下经过。古路村人上下山的方式让工程队的人目瞪口呆。工程队用钢板在成昆铁路著名的“一线天”桥处焊起了一道道钢梯子,古路村人从此结束了用藤条在悬崖上“荡秋千”的历史。

更大的转机出现在2003年。当年,当地政府出资10万元,在“一线天”桥旁边凿出一条长约3000米、垂直高度近1000米的山路——古路村终于有路了!由于路的宽度只有一米左右,外人称其为“骡马道”,即只有骡马能走的路,但古路村的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它为“大路”。虽然通过骡马道下山一趟仍需要两三个小时,但村民们已经足够欣喜:山货可以拿到山下卖了,孩子们可以下山上学了,生活必需品可以用骡马驮上山了,还能买几个小猪仔养起来……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户户通电”工程的推进,大网电渐渐接进了大山。汉源县供电公司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对面的山头上建了索道,向古路村运送电网物资……2010年11月,古路村通电了!村民们终于告别了几百年来晚上数星星、听风声的日子。现在,山上除了风声雨声,也有了读书声。

“有了电,可把村民们高兴坏了!”骆云莲说,山上刚一通电,村民们纷纷下山买电视、买冰箱……那几天古路村的骡马道上洋溢着一张张笑脸,大家欢声笑语,用骡马把一台台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驮上了山,家家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有了电,村民们可以了解大山外边的世界是什么样,可以从电视上学到致富知识;买的肉再也不用担心很快就坏掉了……古路村的人都说,这日子越过越好了!

电力足,信心足,古路村的日子更美了

古路村有了路,通了电。从2010年开始,古路村险峻的地理位置、大山中清新的空气以及壮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山外的人,陆续有游客上山旅游住宿。古路村人看到了新商机。

由于2010年为古路村架设的供电线路仅能供村民照明及家用电器用电,游客一多,村里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香喷喷的豆花是游客必点的吃食,做豆花要用到磨浆机,给游客做饭火炉已经不够用,要用电磁炉。此外,搞养殖的村民要用青饲切碎机、磨面机,要盖房的村民想自己制砖以节省成本……

供电企业把村民的需求记在了心里。不久,四川雅安电力(集团)公司投资229万元,对古路村实施了农网改造升级;2017年,投资165万元,实施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次改造后,山顶共设了6个台区,安装30千伏安变压器5台,50千伏安变压器1台;把半山腰原来的35千伏安变压器增容为200千伏安,山上通了动力电。

要把变压器通过骡马道运到山腰,谈何容易!为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8名施工人员用上了各种方法,在骡马道凿了300个孔,打了300多个牵引桩,拐了43道弯,用坏了一台绞磨机,用时6天才把这个近一吨重的大家伙弄上半山腰。

听说村里通了电,在广东打工好几年的郑望春2013年回家了,还开起了“农家乐”。如今,他的家里冰箱、洗衣机、热水器、消毒柜等家用电器都置办了,可以接待几十人的旅游团队,生意一年比一年好。郑望春说,如今在家门口一年就能挣五六万元,再也不出去打工了。

以前,有的村民想盖新房,砖瓦要通过骡马从山下运上来。山下一块砖一元钱,由于搬运极其不便,运到山上价格就变成6元,成本飞涨。村里通了动力电后,有的村民买了制砖机,自己制砖,一栋房子盖下来,可以省下一两万元。

村里设立电费代收点之前,村民们交电费必须下山,再坐“摩的”到附近的乌斯河镇交电费。下山上山要耗费几个小时时间不说,乘坐“摩的”来回要40元钱,非常不便。

2017年,汉源县供电公司在古路村半山腰设立了电费代收点,山顶上安装了移动POS机。村民们说,如今走两步就交了电费,太安逸了!

在郑望春的“农家乐”门口的墙壁上,挂有“便民服务点”的牌子,上边写着服务点能提供的所有服务内容。我们惊讶地看到,山下能享受到的现代化的便利服务也延伸到了这里。郑望春说,村里通电带来了连锁反应:山上也有了手机信号,村里设了便民服务点,能订火车票、飞机票,还能充电话费,投保车险,快递也上了山,村民的山货开始卖到外地……“山下有的我们山上都有了!”郑望春说。

汉源县供电公司员工易斌说,2017年,古路村的用电量为2.7万千瓦时;2018年1至9月份,该村用电量已达5.2万千瓦时。用电量的大幅增长,足以折射出村民们生活的变化。

为了让更多游客来古路村旅游,2015年12月,当地政府启动了古路村索道建设,目前索道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节假日期间,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来到古路村,村里人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如今,汉源县供电公司党支部和古路村党支部结成了共建对子,定期举办活动。9月底,“畅读经典、分享佳作”主题活动在古路村半山腰的村民广场举办。活动结束后,身着民族服装的村民们和供电员工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48岁的甘绍方吹起了唢呐,欢快的唢呐声和着村民的笑声流淌在大渡河的峡谷中。

关键词: 区块链, 四川电网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电网通到大山巅笑声淌过大渡河

作者:石小飞 李轩仪 余洋 发布时间:2018-12-24 来源:开云官网注册网址是什么

终于把中秋节来旅游的75个客人送走了,郑望春松了一口气。但他心里也清楚,接下来的国庆节才是更忙碌的日子。前两天已经有外地游客交了国庆假日期间的食宿费订金,这两天他又该下山买菜了。抬头望向四周,郁郁葱葱的青山巍峨耸立,洁白的云朵像一条条白纱巾缠绕在山顶,耳畔是大渡河大峡谷中传来的哗哗流水声。想到今年的收入比去年更好,这个30岁的小伙子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这里是古路村——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306省道边一个山上的小村庄,是雅安市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行政村。该村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因为400多名村民住在平均海拔1000米的大山上。

路通了,电通了,村民的生活有盼头了

初到此的游客,一定会被这里巍峨的青山、清新的空气、奔流的大渡河、传统淳朴的彝族老乡所吸引。但是,越是山清水秀与世隔绝的地方,往往也代表着贫穷。

古路村以前是没有路的。据该村村民甘绍方介绍,古路村的祖先为躲避战乱迁居于此,该村已有几百年历史。由于古路村位于大渡河畔的大山顶上,村民下山没有固定道路可走,下山卖一点自家种的山货,只能借助悬崖上的藤条,费时费力不说,也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坠落山崖。几百年中,村民大多以务农为生,靠天吃饭。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云莲的话来说:“以前的日子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包产到户,日子渐渐有了起色。”骆云莲说,是改革开放,让村民们看到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但是没有下山的路,依然让这座古朴的小村庄与世隔绝。村民们想修路,但有心无力。有一条山路,是村民们多年来的期盼。

上世纪60年代,成昆铁路开始修建,正好从山下经过。古路村人上下山的方式让工程队的人目瞪口呆。工程队用钢板在成昆铁路著名的“一线天”桥处焊起了一道道钢梯子,古路村人从此结束了用藤条在悬崖上“荡秋千”的历史。

更大的转机出现在2003年。当年,当地政府出资10万元,在“一线天”桥旁边凿出一条长约3000米、垂直高度近1000米的山路——古路村终于有路了!由于路的宽度只有一米左右,外人称其为“骡马道”,即只有骡马能走的路,但古路村的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它为“大路”。虽然通过骡马道下山一趟仍需要两三个小时,但村民们已经足够欣喜:山货可以拿到山下卖了,孩子们可以下山上学了,生活必需品可以用骡马驮上山了,还能买几个小猪仔养起来……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户户通电”工程的推进,大网电渐渐接进了大山。汉源县供电公司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对面的山头上建了索道,向古路村运送电网物资……2010年11月,古路村通电了!村民们终于告别了几百年来晚上数星星、听风声的日子。现在,山上除了风声雨声,也有了读书声。

“有了电,可把村民们高兴坏了!”骆云莲说,山上刚一通电,村民们纷纷下山买电视、买冰箱……那几天古路村的骡马道上洋溢着一张张笑脸,大家欢声笑语,用骡马把一台台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驮上了山,家家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有了电,村民们可以了解大山外边的世界是什么样,可以从电视上学到致富知识;买的肉再也不用担心很快就坏掉了……古路村的人都说,这日子越过越好了!

电力足,信心足,古路村的日子更美了

古路村有了路,通了电。从2010年开始,古路村险峻的地理位置、大山中清新的空气以及壮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山外的人,陆续有游客上山旅游住宿。古路村人看到了新商机。

由于2010年为古路村架设的供电线路仅能供村民照明及家用电器用电,游客一多,村里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香喷喷的豆花是游客必点的吃食,做豆花要用到磨浆机,给游客做饭火炉已经不够用,要用电磁炉。此外,搞养殖的村民要用青饲切碎机、磨面机,要盖房的村民想自己制砖以节省成本……

供电企业把村民的需求记在了心里。不久,四川雅安电力(集团)公司投资229万元,对古路村实施了农网改造升级;2017年,投资165万元,实施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次改造后,山顶共设了6个台区,安装30千伏安变压器5台,50千伏安变压器1台;把半山腰原来的35千伏安变压器增容为200千伏安,山上通了动力电。

要把变压器通过骡马道运到山腰,谈何容易!为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8名施工人员用上了各种方法,在骡马道凿了300个孔,打了300多个牵引桩,拐了43道弯,用坏了一台绞磨机,用时6天才把这个近一吨重的大家伙弄上半山腰。

听说村里通了电,在广东打工好几年的郑望春2013年回家了,还开起了“农家乐”。如今,他的家里冰箱、洗衣机、热水器、消毒柜等家用电器都置办了,可以接待几十人的旅游团队,生意一年比一年好。郑望春说,如今在家门口一年就能挣五六万元,再也不出去打工了。

以前,有的村民想盖新房,砖瓦要通过骡马从山下运上来。山下一块砖一元钱,由于搬运极其不便,运到山上价格就变成6元,成本飞涨。村里通了动力电后,有的村民买了制砖机,自己制砖,一栋房子盖下来,可以省下一两万元。

村里设立电费代收点之前,村民们交电费必须下山,再坐“摩的”到附近的乌斯河镇交电费。下山上山要耗费几个小时时间不说,乘坐“摩的”来回要40元钱,非常不便。

2017年,汉源县供电公司在古路村半山腰设立了电费代收点,山顶上安装了移动POS机。村民们说,如今走两步就交了电费,太安逸了!

在郑望春的“农家乐”门口的墙壁上,挂有“便民服务点”的牌子,上边写着服务点能提供的所有服务内容。我们惊讶地看到,山下能享受到的现代化的便利服务也延伸到了这里。郑望春说,村里通电带来了连锁反应:山上也有了手机信号,村里设了便民服务点,能订火车票、飞机票,还能充电话费,投保车险,快递也上了山,村民的山货开始卖到外地……“山下有的我们山上都有了!”郑望春说。

汉源县供电公司员工易斌说,2017年,古路村的用电量为2.7万千瓦时;2018年1至9月份,该村用电量已达5.2万千瓦时。用电量的大幅增长,足以折射出村民们生活的变化。

为了让更多游客来古路村旅游,2015年12月,当地政府启动了古路村索道建设,目前索道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节假日期间,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来到古路村,村里人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如今,汉源县供电公司党支部和古路村党支部结成了共建对子,定期举办活动。9月底,“畅读经典、分享佳作”主题活动在古路村半山腰的村民广场举办。活动结束后,身着民族服装的村民们和供电员工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48岁的甘绍方吹起了唢呐,欢快的唢呐声和着村民的笑声流淌在大渡河的峡谷中。

关键词: 电力, 四川电网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