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新增专利授权54项,省(部)级科技奖28项,省(部)级及以上管理创新成果奖46项、QC成果奖77项。成绩背后离不开创新人才的钻研与坚守,他们扎根一线,精益求精,具有高超技艺,掌握绝技绝活。他们——
“国网工匠”如何炼成
卓越是一种追求,是将自身的优势、能力,及所能使用的资源发挥到极致的一种状态。国家电网公司有一批在自己岗位兢兢业业、创造非凡价值的人物,宝鸡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秦岭输电运维班班长、刚刚获得首届“国网工匠”称号的周红亮就是其中的代表。
从北京回来已经一周了,周红亮激动的心情依然难以平静。他说:“能够摘得这一荣誉,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这既是对自己的褒奖,也是对单位整体工作的肯定。我会在‘工匠’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创造新的价值。”
20年来,周红亮扎根秦岭深山,巡视保电,带领全班人员开展小改革、小发明,研发了许多实用、精巧的工器具,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周红亮工作室”成立后,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他们自主研发的“遥控式电动分流器”,在公司首届运检业务群众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输电线路除障机器人”不仅在公司“青创赛”中获得银奖,还登上了央视《我爱发明》栏目。他们还拥有10吨绝缘子多功能闭式卡具、输电专业标准巡视防护装备等一大批创新成果。
参加完公司“两会”和国网陕西电力年度工作会后,周红亮对创新又有了新的认识。他说,他现在理解的创新已经不再只是一个产品的品质,而是理念、管理上的全面创新。
把品质放在第一位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竞放春满园。对于一项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还体现在诸多立足岗位、勇于创新的一线员工身上。1月19日,国网陕西电力表彰了10名“陕电工匠”,他们坚持精益求精,把品质放在第一位,并努力达到这一点。
为了这一点,马江涛立马南山创佳绩。作为750千伏南山变副站长,他在完成“智能变电站GIS加热器一体化在线监测系统”研制后,又完成两项发明创新,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为了这一点,何鑫刚匠心精神永不止步。即便是在专业不对口的陕西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试验班站内,他也如饥似渴地钻研业务技术,并先后提出一系列施工新方法,提高了智能变电站施工能力,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施工费用。
为了这一点,闫大海风雨兼程不言悔。通过多年经验总结的“闫大海巡视工作法”将线路巡视工作重点、难点汇集其中,由浅至深,通俗易懂。他研制的6项科研成果,也都取得国家专利。
为了这一点,王森带头攻关电网接地性能优化与检测技术科技,完成并通过3项公司验收项目,研究成果填补国内多项空白,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为了这一点,豆河伟扎根千里毛乌素,在浩瀚沙漠中研发出专利技术、技术革新、管理成果70项,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0万元,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员的安全风险。
他们都是首届“陕电工匠”,他们虽来自不同的岗位,但勤于钻研、坚持坚守、精益求精的特点,让他们在服务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成就了属于自己、代表集体的非凡价值。
如今,以周红亮为代表的一大批“陕电工匠”们,正激励着国网陕西电力广大员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为该公司发展创造价值、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