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织里电力生活变迁记

位于浙江省太湖南岸的织里镇,经历了史上丝织“遍闻机杼声”的繁华似锦,也曾在当代发展中沦为杭嘉湖平原出了名的“穷乡僻壤”。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下,织里镇彻底变身,完成了从“农民创业”到“产业创新”,再到“产城人融合”的蜕变。而电力,在织里镇的振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0月7日,国庆黄金周的最后一天,对于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的周建华而言,是新一轮秋冬童装制造的开始。

农民创业

走在如今的织里镇街头,高楼林立,当年只闻水乡土话的气息已慢慢褪去。年近六旬,一身黑色亚麻衣裤,头顶扎着时下流行的小辫儿,土生土长的织里人周建华戏称自己走在了潮流的前端。

从农民到创业者,时代变迁中,周建华见证了时间的力量。

40年前,整个织里镇只有一条窄小的老街。40年后,一个个像周建华一样的农民洗脚上岸变身市民,昔日老街变成22平方千米的小城市,成为集聚45万人口的移民之都。一万多家童装企业在这里扎根,全国80%的童装产自这里。织里作为中国童装之都名副其实。

2003~2013的十年间,在织里镇从太湖小渔村演变为民营经济重镇的过程中,作为千千万万创业者之一的周建华,也经历了难忘的“停三开四”的电荒往事:“以前老街上楼房间遍布‘空中蜘蛛网’,胡乱附挂和私拉乱接随处可见。”而在有些偏远村落,用电常常很紧张,有时候家里就只能亮一个灯泡。而今,这样的窘迫已不复存在。“现在用电可靠了,车间所有机器一起开都不会跳闸。”周建华说道。

湖州供电公司织里供电所所长张海峰说:“40年前,镇子上只有两台变压器,东面一台,西面一台。”后来,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很长时间内仍然追不上织里商业迅猛发展的速度。如今,通过超前布局电网建设,在织里地区公用变压器已超过1190台,且绝大部分容量都是400千伏安,保障了镇上每月达9730万千瓦时的用电量。

产业创新

有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周建华实现了从农民创业到产业升级的转变。他经营着的晨苗制衣有限公司,是织里典型的“前店后厂”,生产、生活和经营三合一的家庭小作坊。

“过去,烫衣服要用燃煤蒸汽锅炉,一天100斤煤,不停地烧,烧了十几年。环境恶劣,工作效率还低。”周建华回忆道,以前蜂窝煤就堆在厂门口,灰尘满天,晾个白衣服能变灰衣服。火灾和锅炉爆炸事故也时有发生。

面对这样的消防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2012年起,湖州供电公司着手推进电能替代工程,开展织里镇“煤改电”改造。该公司历时三年,共完成7600余台小锅炉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替代电量约1.03亿千瓦时,节约标煤5.5万吨,减排烟尘0.2万吨、二氧化碳22.1万吨、二氧化硫0.1万吨,节能减排成为织里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推动力。

燃煤蒸汽锅炉改造成电锅炉后,再没有烟熏火燎,没有夏季里的大汗淋漓,也没有煤渣的困扰。车间里,用电熨斗烫衣服,只需控制好开关,锅炉便温度恒定、水量恒定,安全便捷自动化。5秒钟电熨斗便能熨烫一件衣服,品质标准可控。

与周建华一样,在改革开放浪潮里打拼的沈新芳,从农民企业家中脱颖而出,将产业创新做到了极致,与儿子一起创办了浙江东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合金线材是高端手机显示屏的重要材料,国外的竞争对手制造这一产品已细到0.1毫米,而东尼电子做到了0.06毫米。一整套全智能生产设备,对供电质量要求极高。在全自动化的生产车间中,原料上线后不过几分钟,一批新型合金线材就下线。沈新芳说:“设备运行过程中,电压闪跳一下就损失70万元,停一下直接损失上百万。”

为此,织里供电所全面加强配电网建设。今年以来,织里地区专项整治工作共计新增及改造配变容量约2.31万千伏安,织里地区供电可靠性由2017年的99.8744%提升至99.9094%。

产城人融合

产业创新的故事还在继续,产城人融合的变形记也已悄然上演。

2013年开始,织里镇投资2000万元打造了全国首家童装设计中心——中国织里童装设计中心。有设计支持,“时装看巴黎,童装看织里”的愿望逐渐变为现实。

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必然需要高端人才的注入。而对人才的吸引,与织里日新月异的小城镇环境优化分不开。

随着近年来浙江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的推进,作为试点之一的织里镇也迎来了规模化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湖州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地方政府,率先实施农用电力线路改造及移交,建设精品台区,实行“上改下”,规范户外缆线架设,破解“空中蜘蛛网”问题,助力织里人居环境变化。

“这两年织里变化特别大。”看着越来越整洁的小镇环境和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来自江苏省宿迁市的曹翠志选择在织里定居,做一名新织里人。

在这里,电力生活很便利。除了用电可靠性比肩全国大部分城市水平,还有一份触手可及的舒心。

据张海峰介绍,湖州市启动“乡村·电力”服务共建工程已近7个年头,服务深入社区、乡村、企业,所有供电所深入对接各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实现“有电务、找便民、不出村”,居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人性化的零距离服务。

产业革新、城市治理更新、城中人日子翻新,一幅“产城人”融为一体的画卷正在展开。

作为浙江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织里镇已连续多年在全省考核中名列前茅,连续4年入围全国百强镇。织里仍在以令人惊奇的速度和方式,为改革开放40年塑造小城镇转型升级的样本。

关键词: 区块链, 浙江电力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浙江织里电力生活变迁记

作者:陈丽莎 茹玉 发布时间:2018-10-10 来源:开云官网注册网址是什么

位于浙江省太湖南岸的织里镇,经历了史上丝织“遍闻机杼声”的繁华似锦,也曾在当代发展中沦为杭嘉湖平原出了名的“穷乡僻壤”。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下,织里镇彻底变身,完成了从“农民创业”到“产业创新”,再到“产城人融合”的蜕变。而电力,在织里镇的振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0月7日,国庆黄金周的最后一天,对于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的周建华而言,是新一轮秋冬童装制造的开始。

农民创业

走在如今的织里镇街头,高楼林立,当年只闻水乡土话的气息已慢慢褪去。年近六旬,一身黑色亚麻衣裤,头顶扎着时下流行的小辫儿,土生土长的织里人周建华戏称自己走在了潮流的前端。

从农民到创业者,时代变迁中,周建华见证了时间的力量。

40年前,整个织里镇只有一条窄小的老街。40年后,一个个像周建华一样的农民洗脚上岸变身市民,昔日老街变成22平方千米的小城市,成为集聚45万人口的移民之都。一万多家童装企业在这里扎根,全国80%的童装产自这里。织里作为中国童装之都名副其实。

2003~2013的十年间,在织里镇从太湖小渔村演变为民营经济重镇的过程中,作为千千万万创业者之一的周建华,也经历了难忘的“停三开四”的电荒往事:“以前老街上楼房间遍布‘空中蜘蛛网’,胡乱附挂和私拉乱接随处可见。”而在有些偏远村落,用电常常很紧张,有时候家里就只能亮一个灯泡。而今,这样的窘迫已不复存在。“现在用电可靠了,车间所有机器一起开都不会跳闸。”周建华说道。

湖州供电公司织里供电所所长张海峰说:“40年前,镇子上只有两台变压器,东面一台,西面一台。”后来,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很长时间内仍然追不上织里商业迅猛发展的速度。如今,通过超前布局电网建设,在织里地区公用变压器已超过1190台,且绝大部分容量都是400千伏安,保障了镇上每月达9730万千瓦时的用电量。

产业创新

有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周建华实现了从农民创业到产业升级的转变。他经营着的晨苗制衣有限公司,是织里典型的“前店后厂”,生产、生活和经营三合一的家庭小作坊。

“过去,烫衣服要用燃煤蒸汽锅炉,一天100斤煤,不停地烧,烧了十几年。环境恶劣,工作效率还低。”周建华回忆道,以前蜂窝煤就堆在厂门口,灰尘满天,晾个白衣服能变灰衣服。火灾和锅炉爆炸事故也时有发生。

面对这样的消防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2012年起,湖州供电公司着手推进电能替代工程,开展织里镇“煤改电”改造。该公司历时三年,共完成7600余台小锅炉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替代电量约1.03亿千瓦时,节约标煤5.5万吨,减排烟尘0.2万吨、二氧化碳22.1万吨、二氧化硫0.1万吨,节能减排成为织里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推动力。

燃煤蒸汽锅炉改造成电锅炉后,再没有烟熏火燎,没有夏季里的大汗淋漓,也没有煤渣的困扰。车间里,用电熨斗烫衣服,只需控制好开关,锅炉便温度恒定、水量恒定,安全便捷自动化。5秒钟电熨斗便能熨烫一件衣服,品质标准可控。

与周建华一样,在改革开放浪潮里打拼的沈新芳,从农民企业家中脱颖而出,将产业创新做到了极致,与儿子一起创办了浙江东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合金线材是高端手机显示屏的重要材料,国外的竞争对手制造这一产品已细到0.1毫米,而东尼电子做到了0.06毫米。一整套全智能生产设备,对供电质量要求极高。在全自动化的生产车间中,原料上线后不过几分钟,一批新型合金线材就下线。沈新芳说:“设备运行过程中,电压闪跳一下就损失70万元,停一下直接损失上百万。”

为此,织里供电所全面加强配电网建设。今年以来,织里地区专项整治工作共计新增及改造配变容量约2.31万千伏安,织里地区供电可靠性由2017年的99.8744%提升至99.9094%。

产城人融合

产业创新的故事还在继续,产城人融合的变形记也已悄然上演。

2013年开始,织里镇投资2000万元打造了全国首家童装设计中心——中国织里童装设计中心。有设计支持,“时装看巴黎,童装看织里”的愿望逐渐变为现实。

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必然需要高端人才的注入。而对人才的吸引,与织里日新月异的小城镇环境优化分不开。

随着近年来浙江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的推进,作为试点之一的织里镇也迎来了规模化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湖州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地方政府,率先实施农用电力线路改造及移交,建设精品台区,实行“上改下”,规范户外缆线架设,破解“空中蜘蛛网”问题,助力织里人居环境变化。

“这两年织里变化特别大。”看着越来越整洁的小镇环境和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来自江苏省宿迁市的曹翠志选择在织里定居,做一名新织里人。

在这里,电力生活很便利。除了用电可靠性比肩全国大部分城市水平,还有一份触手可及的舒心。

据张海峰介绍,湖州市启动“乡村·电力”服务共建工程已近7个年头,服务深入社区、乡村、企业,所有供电所深入对接各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实现“有电务、找便民、不出村”,居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人性化的零距离服务。

产业革新、城市治理更新、城中人日子翻新,一幅“产城人”融为一体的画卷正在展开。

作为浙江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织里镇已连续多年在全省考核中名列前茅,连续4年入围全国百强镇。织里仍在以令人惊奇的速度和方式,为改革开放40年塑造小城镇转型升级的样本。

关键词: 区块链, 浙江电力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