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翟鸿燊有云: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茶可共饮,以茶会友,意气风发,激扬文字;亦可独酌,临水而居,自个将一盏茶,喝到无味。良辰美景中,不为等待归人,可以淡看千帆过尽,天边风起云涌。品茶醉心,醉了不妨席凳而卧,神游千里。
品茶有三得,一曰得趣,亲朋聚首,泡壶好茶,谈古道今。二曰得神,品茶时清虚和睦,简质恬淡,不同世俗之气。三曰得味,甘泉美器,景色宜人,才能得其真香。梁实秋先生说:清茶最为风雅。有如古人喜爱琴棋书画一般,闲中品茶,是一种清福,一种境界。品茶,用什么杯子,都极为讲究。紫砂,最为推崇,因其可让茶味更为浓郁。陶瓷,佛寺中常用,因其谐音“慈悲”。青竹,泡出的茶水,多了一点竹叶清香,凭添一分淡雅。
茶汲日月精华,经春夏洗礼,是自然的馈赠,拥有山水的灵性。真正的茶客,会用心品味,就算是深居闹市,也可以心远地偏,如处山林。品茶是一种雅兴,烦忧者,品茶可静思;淡泊者,品茶可入心。茶之可贵,在于它不被世俗所浸染,以本真示人。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可与之亲近。茶叶纤小,却又妙不可言。茶之功力,无喧嚣之形,无激扬之态,却能身处杯盏之境,芬芳天地之间。
品茶,需要一种淡雅的心境。功力浮躁、自怨自艾的人,不会懂品茶的真谛,喝茶只为解渴,全然不解其中滋味。有人说茶味苦同生命,有人说茶味香如爱情,也有人说茶味淡似轻风,这都夹杂了茶客个人的情感。同一杯茶,失意人尝苦涩、得意人饮甘甜;文人饮风月、哲人品人生;恋者说钟情、痴人叹哀怨。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其实茶本无味,心是何味,茶是何味。而品茶,正是拿起,放下的过程,这何尝又不是人生。
禅一念,茶一味。茶与禅也密不可分,参禅的僧侣必然饮茶,茶可以洗去浮尘,涤荡心性,参透万事波澜终回平静,万象繁复终归淡然。一念之间,就能放下我执,在迷途中回返,步步生莲。这是禅道,也是茶道。悟茶之道,要用心去品,在一片月朗风清中,找回本真的自我。人生在世,为名忙,受利累,多少人追名逐利,不过是水中捞月,到头来竹篮打水,都是过眼云烟。生者必逝,荣者必枯,一切失去都是得到,一切悲哀都是喜悦,一切缺憾都是圆满。蓦然醒悟,人生意义不过是,亲朋陪伴,爱人相守,一段修行。
观茶而明事,品茶以养心。同一杯茶,在各自的人生中,有各自的味道。品茶的最高境界,是心无所住,一无所得,如同禅境,讲究虚空、清寂。青灯古刹中,一卧榻置于亭下,倦了枕着涛声蛙鼓入眠,任茶香弥漫,渲染梦乡。身处其间,可以玄思冥想,可以沐浴精心。在自然山水的淘洗中,拥得一份淡泊,守住一心宁静,人生的底蕴自然愈发醇厚。
品茶,品的是心,入的是境。品茶味,似人生,其苦自清,其淡如萍。生活在茶中,日月在茶中,乾坤也在茶中。人生需要的,是一份品茶的心境。苦闷时不妨痛饮清凉的菊花,得意时须细细品味内敛的普洱。有杯在手,含英咀华,茶香在唇齿间氤氲,仿佛饮下漫山遍野的春色芬芳。煮水品茶,或在雨后清晨,或在日落黄昏,幸甚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