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发电> 一线风采

匠心合奏金属结构制作“交响乐”

中国能建 发布时间:2021-01-11 00:00:00
  如果把车间电石火花的滋滋声、呼呼作响的机车声、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以及清脆的号令声,比作一部多彩的“交响乐”,那么车间里忙碌的一线工匠们,就是行云流水的“音乐家”。
  在中国能建广西工程局安装公司制造厂,工匠们正用双手谱写筑梦江河的“五线谱”,弹奏优美“音符”,暮霭晨曦间,制造厂车间奏响一曲曲金结“合音”。

“70后”韦敏鑫:金声玉振满园春

  三亚西水中调(一期)工程金属结构制作1300吨,累计完成槟榔河倒虹吸钢管安装192米,约120吨,保障了在4月1日该工程实施槟榔河上下游施工围堰拆除的工作进度……
  韦敏鑫,是一名在金结制造行业摸爬滚打了16年的机械工程师,接到马上返邕担任制造厂厂长的调令时,他才刚刚为三亚西水中调(一期)工程钢管制作追平了受疫情影响而拖延的工期。
  敢于向未知领域发起挑战,不断推动知识更新、科研创新,是大家对韦敏鑫的评价。“干,就是了,不怕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韦敏鑫说。从与建筑金属钢结构制造结缘至今,他始终相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白天,韦敏鑫穿梭在机器轰鸣的一线车间实地检查,落实方案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督促各班组按计划实施;晚上,他与QC技术攻关小组细研方案,短时间内消化资料、分析计算、反复探索、对比论证,利用现有4台200吨的液压油缸联合组装改造成大型压床,对肘管的圆弧段进行压制,为安装公司节约了120万元的新设备购置费用。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韦敏鑫深知促进车间生产效率的关键,是加强技术研发在各工种上的传承和创新,为此,他根据现场的重难点,制定实用性强、可操作性、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和内容,通过理论讲解和实物操作相结合的现场培训方式,在补齐工人技术短板的同时,固强工匠技师的弱项,培养了一批徒弟成为制造厂施工生产的行家里手。
  器成还须久为功,韦敏鑫带领团队以“钉钉子”精神,紧扣施工重难点,开展了一系列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和课题攻关,取得的多项成果在现场广泛应用。谈及两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

“80后”廖丕虎:含商咀徵航行远

  从一名普通工人到车间“多面手”,今年34岁的廖丕虎花了11年时间。如今的他,对机械制造业领域各个环节的“诀窍”和“法门”熟记于心,多次荣获企业内部优秀荣誉称号。但光环之下,他的工匠初心从未改变。
  下料工、焊工、桥机操作员……2008年,廖丕虎刚参加工作,当时厂里接的活比较杂,机械化程度还不高,分工也不像现在这样明确,每个人基本上都是身兼多职,22岁的廖丕虎会干什么就干什么,像一颗螺丝钉一样钻在车间里,铆在工作岗位上,直到现在,他还是哪里需要补哪里,一如往昔少年般,总有着使不完的干劲和钻劲。
  工作磨糙了廖丕虎的双手,更磨出了他精益求精的韧劲。有着丰富的吊装经验,被工友们称为“吊装小能手”的廖丕虎时刻保持着谦虚和谨慎的工作态度,因为他深知吊装是高风险作业,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时刻铭记“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成了廖丕虎的标签,从方案、交底、人员资格、吊索具以及现场环境条件等各个方面,廖丕虎都逐一进行仔细的核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把控好每一关。在施工过程中他十分较真,恪守着“安全面前无小事”的信念。
  每次大型金属构件吊装前,廖丕虎都坚守现场,夜间值班也成为常态,有时候为保证工作的连续性,车间一张座椅、一桶泡面、一壶浓茶成为他超强“续航”的“加油站”。
  在进行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尾水肘管预拼装的时候,前一天深夜12点多,廖丕虎还在现场开展试吊,只为第二天能够顺利完成吊装工作。由于吊装工作要求,吊装时间通常选择在清晨。当大家还在睡梦中时,廖丕虎已经在制造厂现场忙碌起来。他全程跟踪守候,在首台机组尾水肘管制造完成后,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工匠精神,贵在传承。从工作第三年起,廖丕虎便开始带徒弟,他说:“光我一个人有技术哪行?懂技术的越多,咱们制造厂铸重器的底气才越足!”

“90后”文杨:幺弦新韵青蓝出

  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一块块厚重的钢板,进入切割机床,在高温下切割成型;数十米长的生产流水线上,制造厂的金结壮美“乐章”里,有了越来越多的新“乐符”。
  2020年7月,刚毕业的文杨初到制造厂,从“象牙塔”的静谧到一线车间的喧嚣,对他来说,有些许不适应,理论到实践的转变、陌生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每天走出厂门,耳朵里都还充斥着机器的轰鸣声,手上、身上全都是油污。
  “不管做什么工作,坚持比努力更重要,慢工才能出细活。”虽然动摇过,也迷茫过,但他依旧记得入行时,师傅对自己说过的这句话。正是这句话,鼓励着他戒骄戒躁,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慢慢地,他渐渐适应了周边的环境。
  由于等离子切割作业平台设备需在电脑编程下工作,新员工在短时间内都难以掌握操控技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文杨暗下决心,要快速提升技术,啃下这块“硬骨头”。
  上网查资料、购买学习书籍、反复研究说明书、虚心向老师傅请教,那段时间,文杨仿佛着了魔,除了工作,他还常常利用假期和空闲时间给自己“开小灶”。
  在制造厂,时间和技术就是制胜“法宝”,不仅需要根据图纸迅速计算出每一块钢构件大小,制作产品成型,而且还得保证产品正负误差不能超过0.5毫米。“一块30厘米的钢板,我会进行屡次切割,直到不能再切割为止。几个小时在钢板上的反复练习,整个手臂都是酸痛的。”文杨说。
  “文杨把周围能找到的练习钢板全部都拿来切割了,全车间内就数他的工作台下废弃钢板最多。”文杨是同期学徒中唯一一个上夜班的,制造厂的老师傅们都很喜欢这个勤学、善问、肯干的小伙子,并时常夸他看似新兵上阵——头一遭,实则老马驾辕——轻车熟路。
  一勤天下无难事。仅仅3个多月时间,文杨是就已经连续切割了近百块钢板,熟练掌握了等离子切割作业平台的所有操作方法,并且在同批新员工中最先独立上机操作,晋升为一线青年技术骨干。“我非常感谢那段努力的经历,因为它告诉了我,一个成熟的工匠,一定要有一丝不苟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任何重大项目建设,都离不开工匠的精雕细琢。从70后厂长的传承创新,到80后车间主任的善作善成,再到90后技术骨干的刻苦钻研,他们谱写了一曲曲匠心之成,金结壮美的“交响乐”。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