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廉洁”这个词,许多人在耳熟能详的同时,又感觉离自己委实遥远。“我这样一个无钱、无权、无势的‘三无’老百姓,想腐败没人费心用糖衣炮弹轰炸,想贪污没有适宜的土壤,所以腐化压根与我不沾边”。但是,廉洁真的只是涉及领导干部这“关键少数”,而与普通人没有半毛钱关系吗?前几天分公司集体廉政谈话时讲到一个“蚁贪”的案例:天台县教育局的两名工作人员,与印刷厂厂长约定,印制该县中小学试卷,每张试卷提取1.2分钱的“好处费”。这个回扣的比例看似小得不能再小,但因该县中小学试卷数量巨大,又是长期约定,几年累积下来的数额非常可观。从 2004年上半年至2008年下半年,二人收受回扣达25万元;小时候听银行系统工作的妈妈讲过一个案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某银行一女出纳,利用点完钞之后在桌上蹾钱整理的机会,每次从桌缝里蹾一、两张钞票到抽屉里(彼时办公条件简陋,木质办公桌面开裂),很短的时间就贪污数万元,东窗事发后被判处死刑,年轻的生命就此画上句号。这两个案例都是普通工作人员“蚂蚁搬家”,积少成多,从小贪到大贪的典型例子。
试想:第一次,吸了施工方一盒烟,放松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管;第一次,喝了运煤司机一瓶酒,忽视了对煤质的检验;第一次,收了供货方的红包,放弃了对办公耗材品质要求。一次、两次、三次……职业操守的底线在第一次里撬动,人生轨迹在一次又一次中滑向深渊。
或许有人会把贪污的原因归结于制度的不完善,监管的不到位等等。比如上述女出纳的例子,如果换张没缝隙的桌子,她不就没机会犯错了嘛?然而我认为,与制度不完善相比,廉洁意识的缺失危害更甚。制度是死板的,贪腐的心思却是奸滑的,纵观走上贪腐道路的“老虎”“苍蝇”,哪一个不是挖空了心思见洞就钻、见缝就穿。所以在从严惩腐败、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思想教育不可松懈。铁腕惩腐是猛药去苛,让人“不敢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人“不能腐”;思想教育是防腐拒变的“预防针”,让人“不想腐”。通过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来引领普通群众这些“绝大多数”,形成风清气正的廉政生态空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让我们常思纪律底线,自警自律,敬职守责,担当奉献,在新时代里勇担新任务,在共筑绿色梦的新征程上阔步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