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远在金昌的亲戚发来邀请,相约聚会于大西北。
一直痴迷于河西走廊, 梦想在丝绸之路走一走。
于是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第一站便是金昌。
若问内地人:金昌在哪里?
100%都会摇头。
若再问:知道甘肃的那个“镍都”么?
仍然会摇头。
也难怪。
不是历史名城,名不见经传;不是经济热点,难以趋之若鹫;既不邻边又不靠海,更不会令人垂青。
这个金昌,上世纪六十年代称为金川镇,八十年代与永昌县合并,升级为金昌市,是甘肃的直辖市。
这一切全都因为那座叫做龙首矿的镍矿。
镍是一种稀有金属,银灰色。广泛用于不生锈的合金和铁磁材料,不锈钢便是铁镍合金的一种。
从家居到建筑,现在的人们对不锈钢习以为常。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不锈钢可是个稀罕物。
大约是七十年代吧,曾经读过一篇游记之类的文章,说到西欧有个新建的地铁站,大厅中硕大的柱子用不锈钢包裹起来,闪闪发亮。
当时第一反应是太奢侈了!
要知道那年头不锈钢很贵呢!
我供职的那家电厂,发电的关键设备汽轮机转子的叶片就是不锈钢的。在这之前,根本不晓得不锈钢为何物。
所以,工人才有机会跟不锈钢打交道,比如说不锈钢焊条,少量的不锈钢板和不锈钢管等等。
如若从焊工那儿讨到一根不锈钢焊条,必定如获至宝。轻轻将焊皮儿砸掉,用砂布打磨光亮,施展十八般钳工手艺,做成一只精致的钥匙扣儿,小小的水果刀和指甲钳、三两片钥匙串在屁股边晃荡,很是辣眼睛。
要是弄到一小片不锈钢板,那就不得了咯,勒紧裤带省出几张菜票换一包烟,请手艺高超的老师傅花几个晚上精雕细刻,做一个小巧玲珑的钩花针,很讨女朋友欢心呢。
或者捡得一截几厘米长的圆钢二十来厘米长的圆管,当车工的朋友在机床上一转,自己配上底盘灯头灯泡灯罩开关,一盏漂亮的台灯大功告成——新房装饰里少不得的。
当然,这些不锈钢都是检修作业中丢弃的边角余料,没人会在正经材料上打主意。领导阶级嘛,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扯这么多题外话,无非是想说明:镍这玩意儿当年是多么的金贵。
至于镍在国防工业和其他工业以及科技领域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大约是在1958年,地质勘探在金川这个地方发现了蕴藏量极大的镍矿,专业术语称为红土硫化共生矿。
资料说探明的矿量达到五亿多吨。换算成镍的金属量达5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三位;铜的金属量有300多万吨,居中国第二位;还有伴生的钴铂钯金银锇铱钌铑等等十几种稀有贵重金属,实属罕见。
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缺的就是这些矿资源。
第二年,冶金部就决定成立永昌镍矿,因为这个地方属于当时的永昌县管辖。
不到两年,永昌镍矿更名为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次年,镍矿所在地设立金川镇。从此金川公司这个名称就固定下来了。
1964年9月,金川公司正式投产,生产出第一批电解镍,三个月产量达到22吨
当年发现的矿床就在龙首山下,埋藏很浅,于是开挖成露天矿。
地表层挖完了,转为地下深处坑道式开采。当地人说,地下矿就是一座地下城,食堂澡堂医疗卫生休息场所一应俱全,宽敞明亮。
废弃了的露天矿坑作为遗址,依然保留完好。俯首望去,规模宏大,甚为壮观。
地球人都知道,开采出来的矿石是不能直接冶炼的,必须洗选成精矿。因而选矿、冶炼一条龙的工艺必须配套建设。冶炼过程产生的副产品比如硫可以生产硫酸等化工原料,无机化工等下游产业也一并发展起来,还有电力、运输、维修等服务行业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此一来,金川公司逐步发展成集采矿、选矿、冶炼于一身的有色金属联合企业和以硫酸烧碱液氯盐酸生产为主体的无机化工联合企业。
这么大的企业需要大量的人员。金川镇的人口急剧膨胀,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柴米油盐酱醋茶,所有的服务体系都得跟上来,企业和社会融合在一起。
于是,1981年将金川镇和永昌县合并,正式成立金昌市,直接属甘肃省管辖。
由矿产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说是地下挖出来的,没毛病吧?
没有金川公司就没有金昌市,这个说法大概金昌人也不会反感。
参观金川公司的科技馆,无论是建筑的整体设计还是展区的布局,以及展出的手段和讲解的水平,都是我所见到的大型企业中少有的。其规格之高,知识之丰富,内容之通俗易懂,我被折服了也被震撼了。
科技馆前坪一尊半身铜像,仔细一看,是方毅。
很纳闷:为何是方毅?
讲解员说,金川公司能有今天,方毅同志功不可没。
原来,时任中科院院长、国家科技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方毅,从1978年起,连续九年率领一百多名科学家到金川公司,钻研攻关共生矿的资源开发综合利用问题,取得显著的科研成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了金川公司的快速高科技发展。
谈到环保,讲解员说为了防止地表塌陷,龙首矿是边采矿边填充。
好奇地问用什么东西来填充采空区?
答曰用混凝土。
这不太浪费了么?
用尾矿或矿渣填充不好么?还能解决尾矿和矿渣的堆积问题呢。
讲解员用漂亮的眼睛看我,那眼神明摆着是怎么提如此弱智的问题。
“我们这儿是共生矿,受现有技术水平局限,尾矿和矿渣里有些稀贵稀有金属暂时还提炼不出来。这些尾矿和矿渣必须得保留下来,待将来洗选和冶炼技术更先进了,这些矿渣和尾矿就会成为宝贝的。”
闹了个大红脸。
想起了一个故事。
说是七十年代中日民间关系蜜月时期。
日本的钢铁巨头要求购买包头白云鄂博的铁矿石,未果。因为包钢自己还不够用。
转而求其次,欲购买包钢高炉的炉渣,又未果。因为中方觉得很蹊跷,多了个心眼儿。
时隔不久,小日本一家铁路公司要从中国进口钢轨,而且指名要包钢生产的,价格可高于鞍钢。中方更纳闷,感觉这里面有文章,为不影响中日关系,还是同意卖给日方少量钢轨。
后来,情报来了——日方买回钢轨后,并没有铺设铁道,而是直接回炉了!
经多方刺探,真相大白。
原来,白云鄂博的铁矿是稀土共生矿,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稀土蕴藏地。
现在的人们都知道稀土的重要性,可那时候我们不是很懂。
但日本人懂,也很着急,因为他们100%缺这玩意儿,因此绞尽脑汁耍尽手腕想从我们这儿弄些回去。至于把买回去的钢轨熔化,是否提炼出了稀土元素,无从知晓。
但这事儿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共生矿真的是宝贝。
正因为如此,方毅才会连续九年带着庞大的科学家队伍来金川公司攻关。不仅来金川,必去的还有包头和攀枝花,因为那两个地方也是共生矿。
因矿而生,因矿而兴。
如此定位金昌这座城市,大概是不会招来异议的。
因为新,不欠历史帐。一张白纸,最好规划蓝图。
因为新,生产工艺不落后,不至于背负沉重的环保包袱。
因为新,人们来自五湖四海,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
因为新,人口年龄相对年轻,思维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人们充满活力,城市朝气蓬勃。
北京路、上海路、杭州路、延安路、桂林路、兰州路。。。。。。感觉是来到了上海。
工矿区、住宅区、行政区、休闲区,城市布局功能分明。
而且,特别亮眼的是,这个工业城市竟然有这么多公园和湿地,花海、植物园、中央公园、湖泊群、散落于城区各地的小型公园和广场,有点星罗棋布的范儿。
说到这些公园和花花草草,当地人总要提到曾经主政金昌的前任,人称“吴奶奶”的市长。说女人天生爱美,总想把城市打扮的漂亮些,因而花了大把的银子,种了许多花草树木,建了这些公园。
争议当然有,用多了钱政府债务背不起呀,用多了水近郊的老百姓质问“你们是吃花吃草呢还是吃粮食?”呀等等,不能说没有道理。
但是,环境美化了,风沙减少了,城市宜居了,这也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
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绿化城市这些牌牌,说是政绩也罢,说是面子工程也罢。如果老百姓得了实惠,自然会翘大拇指的。
说件趣事儿。
刚到金昌的时候,在街上闲逛,想扔点废纸屑,一眼望去,愣是没找到垃圾箱,只好揣口袋里回来了,逗得亲戚一顿哈哈大笑:眼光放低点呀,垃圾箱就在你脚底下。
果然,垃圾箱都埋在地面以下的坑里,铁板盖着,还以为是井盖呢。其实,铁盖上有醒目的标志,只是没留意罢了。
用脚轻轻踩一下开关,铁盖上掀起一小盖板,把垃圾扔进放置于坑里的垃圾桶,脚一松,小盖板就落下了。
感觉这创意挺好的,垃圾桶埋地下,大大改善了城市的感官,清清爽爽。城市里的垃圾箱,不管造型如何漂亮,人们总是避而远之,扔点垃圾也不愿靠近,搞得垃圾箱脏兮兮的。
如今埋地下,即使站在垃圾箱上,也没有感到明显的不适
再一瞧,这玩意儿还是金昌的专利呢。
心血来潮,拍张图图,发圈。不一会儿,收获许多赞,还有人说值得推广。
赶紧回复,说别忙着推广。人家的专利,适应于大西北干旱少雨凉爽的地方。你那地方高温酷热还雨多,一场暴雨就把这坑给淹了。夏天地表温度五十来度,垃圾闷在坑里,不要半天,恶臭能熏出半里地。
把垃圾桶提上来,环卫工人还是蛮辛苦的。
我所在的株洲,也是五十年代建设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冶炼化工机械制造各门类应有尽有。因而对金昌这座更年轻的工业城市更容易理解,感情也更为亲近。清楚它的优势,更懂得它的难处。
难处一
金昌的经济结构单一,太过于依赖金川公司。
如果说金昌的兴衰取决于金川公司的兴亡,这话或许有点过。但如果不及时调整经济结构,未来的金昌还真的不好说。
但凡资源型的城市,一旦资源耗尽,城市的衰落也就不远了。不说新疆的克拉玛依、黑龙江的大庆、四川的舞阳、江西的萍乡,近处的玉门就是前车之鉴。
虽说金川公司目前生产蒸蒸日上,镍钴铜产量年年攀升,却也倍感资源之紧迫,国外进口矿粉已占不小比重,甚至开始走出去,在国外投资设厂。围绕金川公司而忙活的上下游产业没有业务萎缩的紧迫感么?
难处二
交通不便
金昌既然因矿而生,就只能在矿山附近扎根。
然市区离铁路太远,客运火车站设在三十多公里外的河西堡,出行很不方便。兰新铁路是欧亚大陆桥的干线,车次虽多,若深更半夜往返于金昌市区与河西堡,人们感觉是有些难的。
兰新高铁虽然开通了,却与金昌无缘,失去了极大的优势。
金川机场虽然离市区二十公里,不算不远,但航班太少。而且,就经济能力而言,普通老百姓目前还不会把乘飞机作为出行的首选。
难处三
缺水
金昌常住人口四十多万,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却没有一条像样的河流,日常用水全靠祁连山的积雪和冰川。这是卡脖子的,必将制约城市的发展。况且,随着地球温室效应加剧,祁连山雪线上移,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祁连山的“水库”功能日益减弱,金昌缺水的状况将会日益严重。
城市的美化工程,花花草草是耗水大户。城市的绿化肯定要搞,但要多种树,少种草,更要少种花。
金昌人知道自己的城市属于资源性缺水,因而格外珍惜每一滴水。马路边的行道树根部留了集水坑,湿地绿化和大田种植采用滴灌。为储存和调蓄污水处理后的中水,修建了容积达200 多万立方的金水湖。
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用水量递增。而祁连山能提供的水量逐步减少,地下水位逐年降低,金昌缺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成为金昌发展的最大瓶颈。
硕大的树坑,只是为了积蓄难得的雨水。
难处四
知名度不高。
金昌是新兴的工业城市,金川以前也只是一个小村庄。从地级市的层面来说,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承,叫得响的旅游品牌,这三个方面都没有优势,也是金昌的软肋。
永昌县虽然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历史名城,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时归东边的武威管辖,有时归西边的张掖管辖,飘忽不定,其地位逐步衰落,能够留存的历史遗迹并不是太多,是无奈更是遗憾。而且,永昌县城离金昌市区有五十多公里之遥,近几年虽然通了高速,仍有“天高皇帝远”的感觉。
至于搞得风生水起沸沸扬扬的“骊靬文化”和古罗马军团失踪之谜,却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嫌。当然,作为旅游品牌炒作,赚些银子,让当地人得点实惠也未尝不可。欲登上历史和考古的大舞台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金秋九月,远在金昌的亲戚发来邀请,相约聚会于大西北。
一直痴迷于河西走廊, 梦想在丝绸之路走一走。
于是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第一站便是金昌。
若问内地人:金昌在哪里?
100%都会摇头。
若再问:知道甘肃的那个“镍都”么?
仍然会摇头。
也难怪。
不是历史名城,名不见经传;不是经济热点,难以趋之若鹫;既不邻边又不靠海,更不会令人垂青。
这个金昌,上世纪六十年代称为金川镇,八十年代与永昌县合并,升级为金昌市,是甘肃的直辖市。
这一切全都因为那座叫做龙首矿的镍矿。
镍是一种稀有金属,银灰色。广泛用于不生锈的合金和铁磁材料,不锈钢便是铁镍合金的一种。
从家居到建筑,现在的人们对不锈钢习以为常。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不锈钢可是个稀罕物。
大约是七十年代吧,曾经读过一篇游记之类的文章,说到西欧有个新建的地铁站,大厅中硕大的柱子用不锈钢包裹起来,闪闪发亮。
当时第一反应是太奢侈了!
要知道那年头不锈钢很贵呢!
我供职的那家电厂,发电的关键设备汽轮机转子的叶片就是不锈钢的。在这之前,根本不晓得不锈钢为何物。
所以,工人才有机会跟不锈钢打交道,比如说不锈钢焊条,少量的不锈钢板和不锈钢管等等。
如若从焊工那儿讨到一根不锈钢焊条,必定如获至宝。轻轻将焊皮儿砸掉,用砂布打磨光亮,施展十八般钳工手艺,做成一只精致的钥匙扣儿,小小的水果刀和指甲钳、三两片钥匙串在屁股边晃荡,很是辣眼睛。
要是弄到一小片不锈钢板,那就不得了咯,勒紧裤带省出几张菜票换一包烟,请手艺高超的老师傅花几个晚上精雕细刻,做一个小巧玲珑的钩花针,很讨女朋友欢心呢。
或者捡得一截几厘米长的圆钢二十来厘米长的圆管,当车工的朋友在机床上一转,自己配上底盘灯头灯泡灯罩开关,一盏漂亮的台灯大功告成——新房装饰里少不得的。
当然,这些不锈钢都是检修作业中丢弃的边角余料,没人会在正经材料上打主意。领导阶级嘛,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扯这么多题外话,无非是想说明:镍这玩意儿当年是多么的金贵。
至于镍在国防工业和其他工业以及科技领域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大约是在1958年,地质勘探在金川这个地方发现了蕴藏量极大的镍矿,专业术语称为红土硫化共生矿。
资料说探明的矿量达到五亿多吨。换算成镍的金属量达5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三位;铜的金属量有300多万吨,居中国第二位;还有伴生的钴铂钯金银锇铱钌铑等等十几种稀有贵重金属,实属罕见。
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缺的就是这些矿资源。
第二年,冶金部就决定成立永昌镍矿,因为这个地方属于当时的永昌县管辖。
不到两年,永昌镍矿更名为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次年,镍矿所在地设立金川镇。从此金川公司这个名称就固定下来了。
1964年9月,金川公司正式投产,生产出第一批电解镍,三个月产量达到22吨
当年发现的矿床就在龙首山下,埋藏很浅,于是开挖成露天矿。
地表层挖完了,转为地下深处坑道式开采。当地人说,地下矿就是一座地下城,食堂澡堂医疗卫生休息场所一应俱全,宽敞明亮。
废弃了的露天矿坑作为遗址,依然保留完好。俯首望去,规模宏大,甚为壮观。
地球人都知道,开采出来的矿石是不能直接冶炼的,必须洗选成精矿。因而选矿、冶炼一条龙的工艺必须配套建设。冶炼过程产生的副产品比如硫可以生产硫酸等化工原料,无机化工等下游产业也一并发展起来,还有电力、运输、维修等服务行业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此一来,金川公司逐步发展成集采矿、选矿、冶炼于一身的有色金属联合企业和以硫酸烧碱液氯盐酸生产为主体的无机化工联合企业。
这么大的企业需要大量的人员。金川镇的人口急剧膨胀,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柴米油盐酱醋茶,所有的服务体系都得跟上来,企业和社会融合在一起。
于是,1981年将金川镇和永昌县合并,正式成立金昌市,直接属甘肃省管辖。
由矿产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说是地下挖出来的,没毛病吧?
没有金川公司就没有金昌市,这个说法大概金昌人也不会反感。
参观金川公司的科技馆,无论是建筑的整体设计还是展区的布局,以及展出的手段和讲解的水平,都是我所见到的大型企业中少有的。其规格之高,知识之丰富,内容之通俗易懂,我被折服了也被震撼了。
科技馆前坪一尊半身铜像,仔细一看,是方毅。
很纳闷:为何是方毅?
讲解员说,金川公司能有今天,方毅同志功不可没。
原来,时任中科院院长、国家科技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方毅,从1978年起,连续九年率领一百多名科学家到金川公司,钻研攻关共生矿的资源开发综合利用问题,取得显著的科研成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了金川公司的快速高科技发展。
谈到环保,讲解员说为了防止地表塌陷,龙首矿是边采矿边填充。
好奇地问用什么东西来填充采空区?
答曰用混凝土。
这不太浪费了么?
用尾矿或矿渣填充不好么?还能解决尾矿和矿渣的堆积问题呢。
讲解员用漂亮的眼睛看我,那眼神明摆着是怎么提如此弱智的问题。
“我们这儿是共生矿,受现有技术水平局限,尾矿和矿渣里有些稀贵稀有金属暂时还提炼不出来。这些尾矿和矿渣必须得保留下来,待将来洗选和冶炼技术更先进了,这些矿渣和尾矿就会成为宝贝的。”
闹了个大红脸。
想起了一个故事。
说是七十年代中日民间关系蜜月时期。
日本的钢铁巨头要求购买包头白云鄂博的铁矿石,未果。因为包钢自己还不够用。
转而求其次,欲购买包钢高炉的炉渣,又未果。因为中方觉得很蹊跷,多了个心眼儿。
时隔不久,小日本一家铁路公司要从中国进口钢轨,而且指名要包钢生产的,价格可高于鞍钢。中方更纳闷,感觉这里面有文章,为不影响中日关系,还是同意卖给日方少量钢轨。
后来,情报来了——日方买回钢轨后,并没有铺设铁道,而是直接回炉了!
经多方刺探,真相大白。
原来,白云鄂博的铁矿是稀土共生矿,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稀土蕴藏地。
现在的人们都知道稀土的重要性,可那时候我们不是很懂。
但日本人懂,也很着急,因为他们100%缺这玩意儿,因此绞尽脑汁耍尽手腕想从我们这儿弄些回去。至于把买回去的钢轨熔化,是否提炼出了稀土元素,无从知晓。
但这事儿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共生矿真的是宝贝。
正因为如此,方毅才会连续九年带着庞大的科学家队伍来金川公司攻关。不仅来金川,必去的还有包头和攀枝花,因为那两个地方也是共生矿。
因矿而生,因矿而兴。
如此定位金昌这座城市,大概是不会招来异议的。
因为新,不欠历史帐。一张白纸,最好规划蓝图。
因为新,生产工艺不落后,不至于背负沉重的环保包袱。
因为新,人们来自五湖四海,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
因为新,人口年龄相对年轻,思维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人们充满活力,城市朝气蓬勃。
北京路、上海路、杭州路、延安路、桂林路、兰州路。。。。。。感觉是来到了上海。
工矿区、住宅区、行政区、休闲区,城市布局功能分明。
而且,特别亮眼的是,这个工业城市竟然有这么多公园和湿地,花海、植物园、中央公园、湖泊群、散落于城区各地的小型公园和广场,有点星罗棋布的范儿。
说到这些公园和花花草草,当地人总要提到曾经主政金昌的前任,人称“吴奶奶”的市长。说女人天生爱美,总想把城市打扮的漂亮些,因而花了大把的银子,种了许多花草树木,建了这些公园。
争议当然有,用多了钱政府债务背不起呀,用多了水近郊的老百姓质问“你们是吃花吃草呢还是吃粮食?”呀等等,不能说没有道理。
但是,环境美化了,风沙减少了,城市宜居了,这也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
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绿化城市这些牌牌,说是政绩也罢,说是面子工程也罢。如果老百姓得了实惠,自然会翘大拇指的。
说件趣事儿。
刚到金昌的时候,在街上闲逛,想扔点废纸屑,一眼望去,愣是没找到垃圾箱,只好揣口袋里回来了,逗得亲戚一顿哈哈大笑:眼光放低点呀,垃圾箱就在你脚底下。
果然,垃圾箱都埋在地面以下的坑里,铁板盖着,还以为是井盖呢。其实,铁盖上有醒目的标志,只是没留意罢了。
用脚轻轻踩一下开关,铁盖上掀起一小盖板,把垃圾扔进放置于坑里的垃圾桶,脚一松,小盖板就落下了。
感觉这创意挺好的,垃圾桶埋地下,大大改善了城市的感官,清清爽爽。城市里的垃圾箱,不管造型如何漂亮,人们总是避而远之,扔点垃圾也不愿靠近,搞得垃圾箱脏兮兮的。
如今埋地下,即使站在垃圾箱上,也没有感到明显的不适
再一瞧,这玩意儿还是金昌的专利呢。
心血来潮,拍张图图,发圈。不一会儿,收获许多赞,还有人说值得推广。
赶紧回复,说别忙着推广。人家的专利,适应于大西北干旱少雨凉爽的地方。你那地方高温酷热还雨多,一场暴雨就把这坑给淹了。夏天地表温度五十来度,垃圾闷在坑里,不要半天,恶臭能熏出半里地。
把垃圾桶提上来,环卫工人还是蛮辛苦的。
我所在的株洲,也是五十年代建设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冶炼化工机械制造各门类应有尽有。因而对金昌这座更年轻的工业城市更容易理解,感情也更为亲近。清楚它的优势,更懂得它的难处。
难处一
金昌的经济结构单一,太过于依赖金川公司。
如果说金昌的兴衰取决于金川公司的兴亡,这话或许有点过。但如果不及时调整经济结构,未来的金昌还真的不好说。
但凡资源型的城市,一旦资源耗尽,城市的衰落也就不远了。不说新疆的克拉玛依、黑龙江的大庆、四川的舞阳、江西的萍乡,近处的玉门就是前车之鉴。
虽说金川公司目前生产蒸蒸日上,镍钴铜产量年年攀升,却也倍感资源之紧迫,国外进口矿粉已占不小比重,甚至开始走出去,在国外投资设厂。围绕金川公司而忙活的上下游产业没有业务萎缩的紧迫感么?
难处二
交通不便
金昌既然因矿而生,就只能在矿山附近扎根。
然市区离铁路太远,客运火车站设在三十多公里外的河西堡,出行很不方便。兰新铁路是欧亚大陆桥的干线,车次虽多,若深更半夜往返于金昌市区与河西堡,人们感觉是有些难的。
兰新高铁虽然开通了,却与金昌无缘,失去了极大的优势。
金川机场虽然离市区二十公里,不算不远,但航班太少。而且,就经济能力而言,普通老百姓目前还不会把乘飞机作为出行的首选。
难处三
缺水
金昌常住人口四十多万,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却没有一条像样的河流,日常用水全靠祁连山的积雪和冰川。这是卡脖子的,必将制约城市的发展。况且,随着地球温室效应加剧,祁连山雪线上移,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祁连山的“水库”功能日益减弱,金昌缺水的状况将会日益严重。
城市的美化工程,花花草草是耗水大户。城市的绿化肯定要搞,但要多种树,少种草,更要少种花。
金昌人知道自己的城市属于资源性缺水,因而格外珍惜每一滴水。马路边的行道树根部留了集水坑,湿地绿化和大田种植采用滴灌。为储存和调蓄污水处理后的中水,修建了容积达200 多万立方的金水湖。
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用水量递增。而祁连山能提供的水量逐步减少,地下水位逐年降低,金昌缺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成为金昌发展的最大瓶颈。
硕大的树坑,只是为了积蓄难得的雨水。
难处四
知名度不高。
金昌是新兴的工业城市,金川以前也只是一个小村庄。从地级市的层面来说,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承,叫得响的旅游品牌,这三个方面都没有优势,也是金昌的软肋。
永昌县虽然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历史名城,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时归东边的武威管辖,有时归西边的张掖管辖,飘忽不定,其地位逐步衰落,能够留存的历史遗迹并不是太多,是无奈更是遗憾。而且,永昌县城离金昌市区有五十多公里之遥,近几年虽然通了高速,仍有“天高皇帝远”的感觉。
至于搞得风生水起沸沸扬扬的“骊靬文化”和古罗马军团失踪之谜,却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嫌。当然,作为旅游品牌炒作,赚些银子,让当地人得点实惠也未尝不可。欲登上历史和考古的大舞台却不是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