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毗邻安徽两淮煤矿的淮河岸边,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发电厂——国电蚌埠发电公司。该公司一期2台63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是集团公司唯一一家“皖电东送”机组,所发电量直接送到华东地区,二期工程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技术、集团首次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中间再热燃煤机组正在火热建设中。
2016年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用电需求形势持续变化、煤炭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蚌埠公司广大干部员工齐心协力,以“双提升”为抓手,紧紧围绕燃料控价、燃料运输、煤场管理深挖潜力,向“黑金”要效益。
灵活采购方式 向标煤单价要利润
2016年以来,由于上网电价下调,国家又密集出台落实一系列煤炭去产能政策,使得煤炭产量大幅减少,煤炭供应趋紧,特别是6月份后市场煤价持续飙升,发电企业盈利空间大幅下降。面对严峻挑战,蚌埠公司管理层认真研判市场,把握电煤市场走势,分析煤炭进耗规律,因地制宜,按照“保供、控价、提管理”的总思路,紧盯“黑金”市场,广开煤源,转变采购策略,加大经济煤采购量,通过燃料采购提质增效。
强化对标,保供控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蚌埠公司紧抓燃料对标管理,与区域电厂开展全方位对标,注重燃料管理顶层设计,成立控煤价专项工作小组,建立燃料协调会制度,成立由总经理和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组成燃料管理工作小组,形成统一领导、责任明确,协调有力的长效工作机制,深入分析入厂标煤单价影响因素,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拓展渠道,灵活采购。随着煤价的持续飙升,阳光采购平台价格反映煤炭实时价格相对滞后,造成安徽省内大煤矿不愿意响应中标煤价,市场供应商合同兑现率普遍降低。为此蚌埠公司积极应对,提前招标,推行高频率招标采购模式,实时跟踪煤价,规避市场煤量、质、价与供应时间不匹配的不利因素。在招标过程中,将煤价低迷时的不限价策略调整为实行最高限价,以遏制过高煤价,抢购大矿煤。在煤源紧张、煤价上涨时期,实现了煤炭阳光采购100%,提升盈利空间,截至11月底,通过询价采购煤炭节约燃料成本1369.84万元。
火电人都知道燃煤发电成本的70%都来自于煤炭,降低标煤单价是控成本保盈利的最佳手段。但怎么能做到?除了源头压价采购外,还必须掺配采购经济煤种以拉低均价。蚌埠公司通过研究,统筹考虑,及时调整来煤结构,加大经济煤的采购力度,为机组量身定制“口粮”,确保满足生产需求。按照“质、价、量”三元素平衡统一的标准采购经济煤,即掺烧经济煤煤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较同时期煤价低、采购数量充足,合理配比铁路与水路来煤结构,优质煤与经济煤采购掺烧比例。2016年1月至11月份,公司共采购经济煤种54.5万吨,掺烧经济煤41.48万吨,节约燃料成本1282.91万元。
优化运输途径 向运煤成本要效益
“便宜”的煤买到手,是通过淮河水运还是铁路专运?综合对比淮河水路运输成本比铁路运输低20-25元/吨,一年上百万吨的水运煤量。这可是一笔可观的利润!
蚌埠公司2013年6月以前一直是铁路运煤,靠厂区铁路专用线由上海铁路局西泉街站接入,全长15.6公里。2013年6月黄疃窑水运码头建成投运,但受淮河流域吃水深度影响,最大装船容量只能达2000吨,比长江沿岸电厂装船容量明显低。由于水运船煤运输时间长,受季节影响较大,其保证供应的风险防控能力较铁路煤差。蚌埠公司管理层积极谋划,以“到厂综合价”最低为原则,合理配比铁路、水路来煤结构,提出“迎峰度夏”与“迎峰度冬”期间以铁路来煤为主,其它季节水路来煤为主的“两条腿”走路的运输思路,有效提高了燃料保供应风险防控能力。
如何安全、快速地将淮河靠港水运煤接卸至储煤场,真正让“黑金”落袋为安成为该公司燃料管理部攻关的课题。因为水运煤接卸量与来煤量、接卸调度、加仓运行方式、设备状况、煤场存量等因素息息相关,为了提高水运煤的接卸效率,减少滞留煤船,该公司燃料管理部人员紧盯燃供来煤计划,随时与设备部沟通,强化内部管控,做到船只、码头接卸设备、卸煤皮带系统的高效协同,步调一致,避免脱节影响效率。当船煤集中到港压船严重时,施行“部门领导靠前指挥、管理人员轮值接卸”现场跟班制度,做到水运煤持续接卸不中断。工作人员经常与船运部门沟通协调,调整运输方案,及时接卸,减少了船只的占用时间和延误费用。通过深入实施码头接卸管理“双提升”工作,水运煤接卸效率不断提升,其中2016年迎峰度夏期间的8月份接卸量达到20.9万吨,创月接卸量新高。
截至2016年11月底,蚌埠公司采购水运煤143.67万吨,占入厂煤总量的69.3%,节约物流成本约2872万元,创入厂标煤单价在8家“三同”电厂中最低,有效缓解了四季度煤炭价格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
强化煤场管理 向科学掺烧要收益
“几十万吨煤堆放在这里,风吹日晒,如果不加强煤场标准化、数字化管理,不让低价煤尽快地周转被入炉掺烧掉,势必会造成存煤热值白白损失!那么经济煤就不再‘经济’,前期公司燃料采购人员的心血会在这里被对冲掉!全厂就是一盘棋,必须步调一致,采购-接卸-掺烧环环相扣,任何环节都不能掉链子!”一位燃料管理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强化煤场标准化、数字化管理。2016年初该公司借鉴大同二厂“双提升”经验,持续推进标准化煤场建设,细化存放标准,规定不同煤种存煤分区,定点整齐堆放,统一成型,减少了煤场内部损耗,为来煤接卸、掺烧创造了条件。通过煤场机械堆取,在4个煤场周边形成了车辆通行通道,满足了安规要求的两侧预留2米的通道的防洪要求。在已堆成型的煤堆上加盖雨布,防止煤堆坍塌,并为长时间下雨天锅炉燃煤存贮必须的相对干燥的燃煤。
规范存取煤操作,杜绝随意性。做到斗轮机存煤高度相对一致,不出现明显的存煤鼓包、高低不平的状况,取煤分段或水平取煤煤层高度一致。精细规划煤场存取煤方案,优化运行方式,将堆煤场地、火车煤接卸及经济煤掺烧对水运煤接卸的影响降到最低。定期清捡煤场杂物垃圾、定点堆放,按期回收,这样保证了入炉煤流畅,给煤机不断煤,使机组负荷带得稳。
管理重心前移,提升输煤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水平。2016年该公司持续开展输煤系统出力提升工作。3月份输煤系统开展大煤量试验,解决了设备方面制约出力瓶颈。加强斗轮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将斗轮机出力逐步向1400吨/小时靠拢,做到煤量均匀稳定。开展提高输煤系统出力的劳动竞赛,促进运行班组及人员工作积极性。截至11月底不含启动时间平均上煤量可达900吨/小时,较3月份的756吨/小时,效率提升了16%。
精细配煤掺配,优化煤场库存量。为了精细化掺烧,该公司充分发挥煤场“数字化”管理优势,通过掺烧试验结果分析,确定掺烧方案、掺烧比例和掺烧措施,在掺配指标上主要控制煤的热值、流动性、烟气含硫及挥发分等多个指标,确保原煤仓不断煤,热值不影响机组负荷,烟气指标不超标,机组燃烧稳定,最大限度地掺烧经济煤,将掺烧工作细化到每周、每天,既保证了机组运行安全,又节约了燃料成本。1至11月份,公司共掺烧经济煤41.48万吨,节约燃料成本1282.91万元。同时该公司利用国电安徽公司日利润系统的数字化煤场反映的各煤场存煤量质价信息,科学分析库存结构,合理安排采购工作。按照集团公司提库存目标要求,开拓多渠道供应模式,一方面派员驻矿催发催运,提高合同兑现率;另一方面继续维持稳定的市场户供应网,用缩短结算、付款流程时间,提高供应商资金周转速率的优势锁定煤源,提高库存,在机组夏汛期间提高煤炭库存最高达26万吨,保证了2台机组“吃饱”稳发电。截至11月底,蚌埠公司煤场库存21万吨左右,为迎峰度冬、元旦春节期间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张登云 黄群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