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员工都是宝贵的螺丝钉,安全高效地运转才能保证企业提质增效、长远发展。”今年以来,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1382”总体要求,加快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支核心人才队伍”建设,让人才源泉充分涌流。
为激活企业发展人才动力,该公司始终以“培育一流人才为已任”,不断探索电力企业教育培训的科学管理模式与人才评价的有效方法,形成了科学完整的培训体系,企业培训文化氛围浓厚,效果显著,培养并输送了大批电力行业优秀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建立、资源投入、培训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形成了“托电特色”,2018年该公司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举办集控运行值班员技能竞赛,培育高技能人才
“软硬兼施”拓平台培育人才
针对青年员工多,发展需求迫切的现状,该公司将员工的发展需求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巧妙运用硬件“发动机”,建立“师资队伍”和“培训机制”成长路径,“软硬兼施”促其成长,备足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人是最主要的生产力,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最大的生产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该公司总经理张茂清坚定地说。
一流的硬件设施是人才成长的催化剂,该公司先后成立了集控仿真和检修实操“两大中心”。仿真中心安装了9套仿真机模型,同时与艾默生公司共同开发了两套60万千瓦湿冷和空冷高精度仿真软件,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并取得了中电联仿真培训基地资质。近三年,该公司内训1000多人次,对外承接了16批次565人的培训,承办了内蒙古自治区集控值班员、脱硫运行、阀门检修等多项技能竞赛,并承担集团公司技师、高级技师的考点任务,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人才培养步伐的加快,该公司组建近500人的“职业导师、技师、内训师”企业培训师队伍,保证了教育培训工作的师资充足投入,建立了岗位准入标准等严格的约束机制、人才选用的岗位动态调整机制与岗位公开招聘的配套机制,设立员工多通道职业发展路线,在行政管理路线的基础上增设专业技术与生产技能通道,打破现有岗位与职级一一对应的关系,真正地实现一岗多薪,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途径,提供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该公司建立了物质、精神双重激励机制,设立培训专项奖励基金数百万元,用于新员工培训奖励、专家津贴、技师津贴、竞赛奖励,为大赛获奖人员设立职级晋升绿色通道。采取精神激励、荣誉展示等“软激励”形式进行事迹宣传,增加了职工的获得感和荣誉感,企业里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技能竞赛大比拼,形成学技练功的良好氛围
“三位一体”动态化管好人才
秉承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该公司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拉长企业活力生命线,促企业发展的春水汪洋流淌,打造精准化培训“金牌”尖兵,“引爆”员工干事创业的潜能。
“我们始终坚持聚才、选才、育才、用才的人才成长路径,凝聚每一位员工的智慧,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潜能,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该公司人资部主任张爱军说。
人才培养重在培训。该公司通过预测未来技能人才流动趋势,由基础型人才、中坚型人才和顶尖人才构建了“三位一体”技能人才金字塔模型。为不同层级人才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及评估方法,建立多项配套措施作为支撑,多角度提升培训效果。
创新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该公司采取高效强化的新员工培训考评管理,对生产技能人员实行技能强化提升培训,对毕业三年内的员工开展强化技能培养,给予职业导师津贴,形成了师徒五年内业绩挂钩的关联机制。2018年,该公司重点推出了《强化生产技能人员培养实施方案》,实施技能人才培养“三年攻坚计划”,完善了内训师、职业导师、技师和高级技师三支队伍体系建设,强制其作用发挥,通过评选优秀讲师、优秀学员、优秀班组等评选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为全员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利用运行人员倒班的工作方式,集控、辅控各班组长每轮班带领班组成员到现场进行一次培训讲课,针对重要的操作、定期工作、重要且欠缺的操作技能进行现场培训。该公司以“技能技术夜校班”及基础检修技能模块培训、检修现场实操等方式,提升员工操作技能,逐步在检修人员中创建争当工匠、当好工匠、建设能效型班组的积极氛围,并将理论培训与现场操作相结合、典型案例与仿真机演练结合的培训经验进行传播,带动其他专业及全体成员,最终实现各专业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打造大唐工匠
“一条龙模式”高站位打造人才
为了让人才能常活常新,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人才队伍,该公司深抓竞赛管理,营造自学和竞争的氛围,创新了“实操培训、技能竞赛”一条龙的培训考评模式,释放员工潜能,有效推动人才加速成长。
“青年兴则企业兴,青年强则企业强。”该公司着力加大对青年员工的培养力度,将竞赛分为“企业、部门、班组”三级竞赛作为促进自主培训及检验培训效果的“新常态”。三年内,该公司开展了班组级技术比武100余次、部门级25次、企业级21次。该公司积极参与各类大赛,培养并选拔精英人才,层层选拔优秀人才参加上级单位竞赛,创造最优秀、最便捷的培训及参赛条件,对竞赛过程实施闭环管理,充分发挥各级大赛获奖选手的示范效应和传帮带的职能。
力争打磨各专业的“大工匠”,该公司选拔技术技能过硬的精英员工到电科院实操演练,借助创新工作室 ,“QC"小组的科技攻关形式,解决问题与提升技术同步,开启了校企合作,为技能人员解决问题提供支撑,实现产学研合作、校企融合,编写了《作业现场安全常识》《集控运行1000问》《汽轮机检修与运行1000问》与《锅炉检修与运行1000问》四本培训教材,出版了四本图文并茂的安全系列口袋书,全面提升了技能人员的水平。
人才墙展示,增加职工获得感和荣誉感
“职业通道”快速路留住人才
为满足职工自我提升、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该公司全力搭建才能展示平台,畅通岗位晋升渠道,让学有所想、学有所成的有“技”之士脱颖而出,绽放新的活力,带动职工走“人才强企”之路。
优化人才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该公司努力提升职工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建立了行政、技术、技能的全职业生涯晋升通道,重点开辟了技能人才发展的更长的职业通道,使高技能人才可以享受到超过行政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待遇,真正做到待遇与技能水平、岗位贡献挂钩,打通了技术、技能、行政管理的职业通道,使具备高技能水平又具有突出管理才能或高超技术水平者,拥有多种选择职业发展通道的机会。该公司开辟高技能人员晋升绿色通道,打破年限、资历等限制,不拘一格用人才,为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经过不断实践,该公司培养出了一批批拥有高超的操作技能、检修技能及发明创造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先后获得了“全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电力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称号,共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1人、电力行业技术能手6人、优秀技能选手6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17人、集团公司技术能手39人、优秀技能选手32人、内蒙自治区技术能手27人。
秉承工匠精神,精耕细作。面对未来,该公司将继续大胆探索、不断完善,深度发掘员工潜能,坚持“干就要干一流的事,干就要干成一流”,以人才为支撑,服务企业安全生产,促进企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为集团公司建设国际一流能源集团贡献力量。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每一个员工都是宝贵的螺丝钉,安全高效地运转才能保证企业提质增效、长远发展。”今年以来,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1382”总体要求,加快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支核心人才队伍”建设,让人才源泉充分涌流。
为激活企业发展人才动力,该公司始终以“培育一流人才为已任”,不断探索电力企业教育培训的科学管理模式与人才评价的有效方法,形成了科学完整的培训体系,企业培训文化氛围浓厚,效果显著,培养并输送了大批电力行业优秀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建立、资源投入、培训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形成了“托电特色”,2018年该公司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举办集控运行值班员技能竞赛,培育高技能人才
“软硬兼施”拓平台培育人才
针对青年员工多,发展需求迫切的现状,该公司将员工的发展需求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巧妙运用硬件“发动机”,建立“师资队伍”和“培训机制”成长路径,“软硬兼施”促其成长,备足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人是最主要的生产力,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最大的生产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该公司总经理张茂清坚定地说。
一流的硬件设施是人才成长的催化剂,该公司先后成立了集控仿真和检修实操“两大中心”。仿真中心安装了9套仿真机模型,同时与艾默生公司共同开发了两套60万千瓦湿冷和空冷高精度仿真软件,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并取得了中电联仿真培训基地资质。近三年,该公司内训1000多人次,对外承接了16批次565人的培训,承办了内蒙古自治区集控值班员、脱硫运行、阀门检修等多项技能竞赛,并承担集团公司技师、高级技师的考点任务,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人才培养步伐的加快,该公司组建近500人的“职业导师、技师、内训师”企业培训师队伍,保证了教育培训工作的师资充足投入,建立了岗位准入标准等严格的约束机制、人才选用的岗位动态调整机制与岗位公开招聘的配套机制,设立员工多通道职业发展路线,在行政管理路线的基础上增设专业技术与生产技能通道,打破现有岗位与职级一一对应的关系,真正地实现一岗多薪,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途径,提供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该公司建立了物质、精神双重激励机制,设立培训专项奖励基金数百万元,用于新员工培训奖励、专家津贴、技师津贴、竞赛奖励,为大赛获奖人员设立职级晋升绿色通道。采取精神激励、荣誉展示等“软激励”形式进行事迹宣传,增加了职工的获得感和荣誉感,企业里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技能竞赛大比拼,形成学技练功的良好氛围
“三位一体”动态化管好人才
秉承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该公司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拉长企业活力生命线,促企业发展的春水汪洋流淌,打造精准化培训“金牌”尖兵,“引爆”员工干事创业的潜能。
“我们始终坚持聚才、选才、育才、用才的人才成长路径,凝聚每一位员工的智慧,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潜能,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该公司人资部主任张爱军说。
人才培养重在培训。该公司通过预测未来技能人才流动趋势,由基础型人才、中坚型人才和顶尖人才构建了“三位一体”技能人才金字塔模型。为不同层级人才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及评估方法,建立多项配套措施作为支撑,多角度提升培训效果。
创新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该公司采取高效强化的新员工培训考评管理,对生产技能人员实行技能强化提升培训,对毕业三年内的员工开展强化技能培养,给予职业导师津贴,形成了师徒五年内业绩挂钩的关联机制。2018年,该公司重点推出了《强化生产技能人员培养实施方案》,实施技能人才培养“三年攻坚计划”,完善了内训师、职业导师、技师和高级技师三支队伍体系建设,强制其作用发挥,通过评选优秀讲师、优秀学员、优秀班组等评选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为全员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利用运行人员倒班的工作方式,集控、辅控各班组长每轮班带领班组成员到现场进行一次培训讲课,针对重要的操作、定期工作、重要且欠缺的操作技能进行现场培训。该公司以“技能技术夜校班”及基础检修技能模块培训、检修现场实操等方式,提升员工操作技能,逐步在检修人员中创建争当工匠、当好工匠、建设能效型班组的积极氛围,并将理论培训与现场操作相结合、典型案例与仿真机演练结合的培训经验进行传播,带动其他专业及全体成员,最终实现各专业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打造大唐工匠
“一条龙模式”高站位打造人才
为了让人才能常活常新,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人才队伍,该公司深抓竞赛管理,营造自学和竞争的氛围,创新了“实操培训、技能竞赛”一条龙的培训考评模式,释放员工潜能,有效推动人才加速成长。
“青年兴则企业兴,青年强则企业强。”该公司着力加大对青年员工的培养力度,将竞赛分为“企业、部门、班组”三级竞赛作为促进自主培训及检验培训效果的“新常态”。三年内,该公司开展了班组级技术比武100余次、部门级25次、企业级21次。该公司积极参与各类大赛,培养并选拔精英人才,层层选拔优秀人才参加上级单位竞赛,创造最优秀、最便捷的培训及参赛条件,对竞赛过程实施闭环管理,充分发挥各级大赛获奖选手的示范效应和传帮带的职能。
力争打磨各专业的“大工匠”,该公司选拔技术技能过硬的精英员工到电科院实操演练,借助创新工作室 ,“QC"小组的科技攻关形式,解决问题与提升技术同步,开启了校企合作,为技能人员解决问题提供支撑,实现产学研合作、校企融合,编写了《作业现场安全常识》《集控运行1000问》《汽轮机检修与运行1000问》与《锅炉检修与运行1000问》四本培训教材,出版了四本图文并茂的安全系列口袋书,全面提升了技能人员的水平。
人才墙展示,增加职工获得感和荣誉感
“职业通道”快速路留住人才
为满足职工自我提升、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该公司全力搭建才能展示平台,畅通岗位晋升渠道,让学有所想、学有所成的有“技”之士脱颖而出,绽放新的活力,带动职工走“人才强企”之路。
优化人才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该公司努力提升职工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建立了行政、技术、技能的全职业生涯晋升通道,重点开辟了技能人才发展的更长的职业通道,使高技能人才可以享受到超过行政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待遇,真正做到待遇与技能水平、岗位贡献挂钩,打通了技术、技能、行政管理的职业通道,使具备高技能水平又具有突出管理才能或高超技术水平者,拥有多种选择职业发展通道的机会。该公司开辟高技能人员晋升绿色通道,打破年限、资历等限制,不拘一格用人才,为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经过不断实践,该公司培养出了一批批拥有高超的操作技能、检修技能及发明创造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先后获得了“全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电力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称号,共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1人、电力行业技术能手6人、优秀技能选手6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17人、集团公司技术能手39人、优秀技能选手32人、内蒙自治区技术能手27人。
秉承工匠精神,精耕细作。面对未来,该公司将继续大胆探索、不断完善,深度发掘员工潜能,坚持“干就要干一流的事,干就要干成一流”,以人才为支撑,服务企业安全生产,促进企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为集团公司建设国际一流能源集团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