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着近50年生产历史的老厂,一个深居辽东山区自然环境相对封闭的企业,一个产品单一水电产值占95%以上的公司,一个靠天吃饭却连续两年遭遇60年一遇大旱的水电厂,如何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呢,如何拓展发展空间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呢?
国电电力和禹水电开发公司全面推进“走出去战略”,把水电生产与走进市场紧密结合,优化生产结构,提高检修质量,扩大创效领域,形成“五个一”战略下提升提质增效能力的新优势。截至8月末,该公司已完成对外业务合同近800万,成为该企业提质增效的新亮点。
辟蹊径探寻新的效益增长点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 ‘走出去’战略,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这既是通过管理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和禹公司在年初的工作报告里,把以质量为核心,做强对外业务作为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今年年初,该公司成立了对外事业部,专职负责开辟对外运检市场。该公司打破传统思维,通过两个转变拓展“走出去”路径,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
从工程承包向技术输出转变。和禹公司作为传统的老水电企业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该公司努力提高承包项目的技术构成,逐步从劳力输出到技术输出过渡,从工程承包向技术指导过渡。在大兴川水电站外委项目中,该公司选派两名电机电机专家进行业务指导,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该公司以专业的技术做支撑,通过技术出让获得效益,力争共赢。
从单一水电检修向多种经营转变。该公司立足传统水电检修,拓展思路,放开眼界,向风机检修、水情共享、委托运行等领域发起了进攻,成效显著,特别是在风机维修领域,该公司与和风公司、辽宁龙源等单位合作密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成为提质增效的新亮点。
重质量构筑精品运检制高点
创建精品和禹检修,是该公司构筑“走出去”战略制高点的关键所在。该公司从提高运检员工技术水平入手,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工程过程管理,举洪荒之力构筑精品运检制高点。
抓队伍建设。该公司从提升队伍运检水平入手,加大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建立规范的考试考核机制,以考代培,以考促学,在员工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建立人才梯队培养机制,合并14个小班组,建立大专业班组,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技术人才。结合外包机组检修,锻炼队伍实战能力,全力提升运检队伍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打造了一支工作作风硬、综合作业能力强,善打硬仗的运检队伍。
抓过程管理。和禹公司强化对外施工现场管理,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坚持外出作业等同公司内部作业,推行规范化运作,严把质量关,树品牌形象,做精品检修。目前,与该公司长期合作定点服务的企业逐年增多,为后续走向市场奠定坚实基础。2009年参加工作的青工孙景林积极参与到勇闯市场的工作中去,去黑龙江尼尔基电站检修,去牛毛大山进行升压站预试,经过三年的历练,2012年,刚满二十六岁的他已经成为该公司的项目经理,开始带领员工独闯市场创效益了。伴随着该公司“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许多类似孙景林这样的青工得以脱颖而出,为青工岗位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抓安全管理。该公司把安全生产管理放在对外施工现场管理的首位。每个施工现场派驻专职安全员,设有“安全监督岗”,每个工作小组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安全堡垒,不留安全死角,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筑基石找准“两学一做”着力点
“把‘两学一做’落实到工作中去,为闯市场促增效提供思想保证和组织保障。”“各级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用于创新,争当勇闯市场的先锋队和排头兵。”
和禹公司党委结合闯市场促增效工作,找准“两学一做”的着力点。该公司党委要求各基层党支部发挥勇闯市场的战斗堡垒作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要求全体党员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引导员工在勇闯市场提质增效的工作中建功立业,为该公司“走出去”战略保驾护航。
关键时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铁岭、朝阳、兴城等地的风电场,30多度的高温,和禹公司检修员工在烈日下进行风机电器设备检修工作,一马当先的是共产党员;在抚顺自来水电站检修中,始终工作在阴暗潮湿机坑里的是共产党员;在交通不便大山深处进行外委运维工作,始终坚守岗位的是共产党员。
在外包项目工程中成立临时党小组,已经成为该公司党委组织工作的惯例。项目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跟随到哪里。从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入手,从关心安全生产入手,从关心员工生活入手,凝心聚力,积极发挥思想保证和组织支撑作用,使各项外包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和禹公司立足水电,勇闯市场,做强和禹品牌,与主业形成有力互补,实现两手抓、两手硬,不断提升企业提质增效能力,在开拓市场促提质增效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履。(徐广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