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到日本福岛核事故,每次核电事故的发生都会给人们蒙上浓厚的心理阴影。对于核电,很多人谈虎色变,随之而来的邻避效应给核电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作用,甚至阻碍了和平利用核能的进程。
其实,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核电的优势较为明显,消耗的燃料少,对环境影响小。但是如果不能在全社会建立高效、安全使用的信心,核电发展容易被谣言或偏见所阻碍。
有针对性地进行核科普宣传
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将公众的态度与核安全、经济性、燃料循环和核扩散并列为影响核电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大众对核电文化的认知与认可是影响核电发展的重要方面。
宣传作为一种推介方式和手段,如何为核电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有太多的文章可做。如细分传播受众,给不同层面的主体人群宣传,推介不同层面的核电安全文化,采用更易于受众理解与接受的传播方式等。
如何让不同的发布主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核科普宣传,使受众和信息发布主体形成良性循环,相互理解支持,为核电发展创设和谐有序的环境,是我们思考的方向。
政府、公众、企业齐发力
要想创建和谐有序的核电发展环境,就要社会公众、政府、核电行业企业齐发力。
一是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核科普宣传。社会公众对核电的一般认知很大程度来源于世界各地的核电事故,核电事故造成的恐怖场景,会在
人们心里形成很大阴影。这种认知对核电产业发展形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提高公众对核安全文化的认知度,可以组织核电企业、相关专家、政府机关对大众关心的核安全问题进行疏导,增强大众对核电站的信任。在方式方法上,可以灵活多样,如组织参观核电企业,采用报刊杂志、网络、新媒体推送等多种方式引导大众对辐射知识的正确认知、对核电安全运作模式的了解,对比核电与火电、水电、风电等能源的优势等。
二是展示政府对核电发展的信心。政府可以综合运用行政、市场等手段进行调节。一方面制定核电发展长期战略规划,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一整套核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和科普资金投入,加大宣传力度,从不同层面加强核电知识科普,让大众认可与信任核电。
三是增强核电企业的自身安全。核电企业是核电发展的实体单位,对核安全文化的传播有很强的说服力。核电企业要向社会展示其明晰的责任管理体系,如企业员工的培训、管理、奖惩制度,以及企业在核电发展中形成的核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企业荣辱观等。
对内,则通过核安全文化熏陶,强调核安全人人有责。领导做安全的表率,决策体现安全第一。建立员工内部的高度信任,从员工待遇到团队凝聚力提升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对外,通过公众体验核电企业流程,让公众意识到核电的安全性,提高公众对核安全的进一步认知。
四是提升核电行业的核心价值。核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用深层次的文化引领,加上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思维方式,以强烈的责任感来保障核安全,并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工作人员要树立“安全永远是生产的薄弱环节、安全总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安全永远没有止境”的观念。
公众认知度的提高需要核安全文化的引领。核安全文化需要核安全生产经年累月的沉淀。核文化产业发展是促进核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通过文化市场的过滤融合,大众可以在核文化消费的过程中,解除对核电产业的担忧,树立核电产业的信心。
全面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
事实证明,核安全是没有时空限制的,任何地方的核事故,都会对核电开发利用产生消极的影响。这就使得核电在安全管理中更应该严谨严密,在每个过程都要呈现全局性、全程性、动态性和可追溯性。
全社会要逐步树立合理开发核电的信心,需要一整套全方位、科学的运作流程。最根本的是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的开发利用,从不同层面引导人们树立对核电安全的信心,最终使核电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认知,核安全文化成为一种理念支撑。
随着核电机组的增加,我国承担的核安全责任也随之增加,全球核电发展荣辱与共。这就需要全面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让核安全文化建设从自觉到自信再到自强。果真如此,核电产业邻避效应将不攻自破。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到日本福岛核事故,每次核电事故的发生都会给人们蒙上浓厚的心理阴影。对于核电,很多人谈虎色变,随之而来的邻避效应给核电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作用,甚至阻碍了和平利用核能的进程。
其实,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核电的优势较为明显,消耗的燃料少,对环境影响小。但是如果不能在全社会建立高效、安全使用的信心,核电发展容易被谣言或偏见所阻碍。
有针对性地进行核科普宣传
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将公众的态度与核安全、经济性、燃料循环和核扩散并列为影响核电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大众对核电文化的认知与认可是影响核电发展的重要方面。
宣传作为一种推介方式和手段,如何为核电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有太多的文章可做。如细分传播受众,给不同层面的主体人群宣传,推介不同层面的核电安全文化,采用更易于受众理解与接受的传播方式等。
如何让不同的发布主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核科普宣传,使受众和信息发布主体形成良性循环,相互理解支持,为核电发展创设和谐有序的环境,是我们思考的方向。
政府、公众、企业齐发力
要想创建和谐有序的核电发展环境,就要社会公众、政府、核电行业企业齐发力。
一是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核科普宣传。社会公众对核电的一般认知很大程度来源于世界各地的核电事故,核电事故造成的恐怖场景,会在
人们心里形成很大阴影。这种认知对核电产业发展形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提高公众对核安全文化的认知度,可以组织核电企业、相关专家、政府机关对大众关心的核安全问题进行疏导,增强大众对核电站的信任。在方式方法上,可以灵活多样,如组织参观核电企业,采用报刊杂志、网络、新媒体推送等多种方式引导大众对辐射知识的正确认知、对核电安全运作模式的了解,对比核电与火电、水电、风电等能源的优势等。
二是展示政府对核电发展的信心。政府可以综合运用行政、市场等手段进行调节。一方面制定核电发展长期战略规划,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一整套核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和科普资金投入,加大宣传力度,从不同层面加强核电知识科普,让大众认可与信任核电。
三是增强核电企业的自身安全。核电企业是核电发展的实体单位,对核安全文化的传播有很强的说服力。核电企业要向社会展示其明晰的责任管理体系,如企业员工的培训、管理、奖惩制度,以及企业在核电发展中形成的核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企业荣辱观等。
对内,则通过核安全文化熏陶,强调核安全人人有责。领导做安全的表率,决策体现安全第一。建立员工内部的高度信任,从员工待遇到团队凝聚力提升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对外,通过公众体验核电企业流程,让公众意识到核电的安全性,提高公众对核安全的进一步认知。
四是提升核电行业的核心价值。核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用深层次的文化引领,加上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思维方式,以强烈的责任感来保障核安全,并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工作人员要树立“安全永远是生产的薄弱环节、安全总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安全永远没有止境”的观念。
公众认知度的提高需要核安全文化的引领。核安全文化需要核安全生产经年累月的沉淀。核文化产业发展是促进核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通过文化市场的过滤融合,大众可以在核文化消费的过程中,解除对核电产业的担忧,树立核电产业的信心。
全面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
事实证明,核安全是没有时空限制的,任何地方的核事故,都会对核电开发利用产生消极的影响。这就使得核电在安全管理中更应该严谨严密,在每个过程都要呈现全局性、全程性、动态性和可追溯性。
全社会要逐步树立合理开发核电的信心,需要一整套全方位、科学的运作流程。最根本的是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的开发利用,从不同层面引导人们树立对核电安全的信心,最终使核电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认知,核安全文化成为一种理念支撑。
随着核电机组的增加,我国承担的核安全责任也随之增加,全球核电发展荣辱与共。这就需要全面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让核安全文化建设从自觉到自信再到自强。果真如此,核电产业邻避效应将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