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很多光伏电站业主和开发商发现,在电站建成后的运营过程中,存在某些设备故障率过高的问题,这使得开发商、业主有些不知所措。
作为多年从事电力工程建设和光伏发电项目运营的业内人士,唐金平在近日举办的组件新技术提高光伏系统发电量及保障电站安全研讨会上表示:“设备商在关键设备技术和质量的把控上并不能达到要求,甚至存在诚信问题,而开发商和业主对于电站整体质量控制的专业程度不足,最终导致国内光伏电站质量问题频发,发电量达不到预期。”
据了解,国内有些设备商在质量的把控上并不能完全达到要求。最常见的是组件电性能衰减,组件衰减超过了标准和技术协议要求的衰减值。按照唐金平的经验,在造成组件功率衰减的问题中,组件隐裂、热斑和减反射膜脱落最为常见。很多组件中都是采用减反射膜,减反射膜有好处也有弊端,提高它的质量是主要问题。
在后期运维中,很多光伏电站并没有专业的运维队伍。“各个电站仅仅是维持运维,只要不发生事故,就按生产管理制度做记录,写运行日志。”唐金平指出,大多数光伏电站并没有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去检查隐患,大多数电站都不重视电站的常规巡检工作。
如何解决光伏电站目前面临的问题?唐金平认为,应严格执行关键设备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完善质量保证措施与控制程序,以实现光伏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目标。
从电站开发商角度来讲,唐金平认为,开发商非常有必要制定本企业的光伏组件、逆变器技术等重要设备技术标准,并作为选型的重要依据,技术标准应覆盖关键设备的关键性能,同时也要具体到重要元器件的技术性能,如组件EVA关联度、背板耐紫外老化性能、逆变器防雷性能等。
另外,在项目实施阶段即设备制造、到货验收和设备安装阶段应进行全面严谨的过程控制。唐金平提出,为了避免产品通过出厂检测和第三方抽样检测之后,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出现故障和发生责任推诿现象,电站开发商有必要将到货验收环节的质量验收委托专业监造第三方。
唐金平还指出,要加强光伏电站运维管理能力,电站开发商应配备或委托专业队伍进行电站运维管理。同时,还要高度重视首年后关键设备的性能检测,确定电站主要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光伏组件运行后的质量测试,应该实现设备制造商、施工分包商的合同中明确的质量测试与责任界定条款,由第三方进行测试。在并网前预留的不参与发电的样品组件,一年后送交设备制造商、业主共同认可的第三方,测试首年组件电性能衰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