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风电> 行业要闻

国家能源集团舟山海上风电:十年磨剑终成锋

光伏们 发布时间:2020-12-23 10:00:01

在舟山群岛海域,63台风机矗立海面迎风长舞。这是荣获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国内首个建设在强台风海域的国家能源集团国电舟山海上风电场。

乘船穿行于这片风场,感受着人与自然和谐的工业之美。一支崛起于海上风电前沿的“铁军”,在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激励下,怀揣梦想,磨剑十年,建功筑梦,打造出一座优质精品的海上风电项目,谱写出一首奋斗新时代的嘹亮劲歌。

绘蓝图,带着梦想创业开拓

12月1日,舟山海上风电公司普陀6号海上风电项目通过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办公会表决,正式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成为国家能源集团首个获得国优金奖的新能源项目,这是国内工程建设项目的最高荣誉。

回首来时路,2009年初,一群踌躇满志的开拓者带着梦想,聚集到舟山六横岛,开启逐梦蓝海、投身普陀6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的创业征程。

当时国内的海上风电建设经验缺乏,且施工装备也不是很专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这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都被这群开拓者化作前行的动力,自己买书、买图纸研究。

那段日子,他们马不停蹄地跑政府部门,了解海洋规划;勘察海域选址风场,与政府部门洽谈框架协议;建测风塔,测量风资源数据,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这一跑就是4年。

2012年12月,该项目取得国家能源局“路条”,成功撬开浙江海上风电市场的大门;2013年底,获得省发改委的核准,舟山海上风电成为浙江海上风电开发的领跑者。

2014年至2016年,是舟山海上风电的练兵时期,风机试桩、开展优化设计、请权威专家现场指导等,一系列的“磨刀擦枪”,直线提升了“战斗力”。

2016年底,该项目顺利通过集团公司投资决策和开工决策,肩负着时代使命和重托,开拓者们干事创业的信心更加坚定:“要干就要瞄准世界一流目标,干出一个国优金奖工程!”

闯新路,战天斗海波澜壮阔

2017年3月29日,当开拓者化身建设者在喇叭中喊出嘹亮的开工口令,当巨大铁锤把第一根桩打入海底,普陀6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正式拉开大幕,一场战天斗海波澜壮阔的建设大战全面打响。

舟山群岛海域,海底地质属于糊状淤泥和类淤泥地质,仅淤泥层的厚度,就有10多层楼高,要在这里打桩,好比在豆腐上插筷子,而且当海浪席卷而来,除了冲击桩基,还会对承台底部产生近2000吨的浮托力,很有可能将风机连根拔起。

没有成功经验遵循借鉴不怕,建设者们自我加压,综合这片海域2年的监测数据,创造性地提出了“高桩高承台改进基础”方案,在原来多桩高承台基础上,充分考虑历史最大波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将承台基础平面从原来10.5米抬高到12.5米。这一举措造就了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史上最高的承台,填补了国内深厚淤泥海域开发海上风电的空白,降低工程造价近2亿元。

不仅如此,建设者们还在开工建设前优化了设计院提出的传统“矩阵”风机布置方案,通过南北两排布置,缩小风机间距,拉开行距,将尾流影响系数降至6.3%,较国内平均尾流影响系数低3%,刷新了当时国内海上风电风机尾流影响最小的纪录,这意味着该风电场每年可多发2250万度电。

“梦想是奋斗出来的。”这话不仅是舟山海上风电建设者们的口头禅,更是他们干事创业的座右铭。

2017年8月31日,首根220千伏海缆敷设启动;10月27日,220千伏海上升压站一次吊装成功;11月1日,首台风机吊装完成;11月30日,陆上计量站“倒送电”一次成功;12月14日,首串6台风机并网投运,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并网”目标。

随着一项项优化的施工工法应用于实践,一个个海上风电建设难题被攻克。据统计,项目有70余项工程方案得到优化,取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专利16项、省部级QC成果奖8项、工法1项。

其中,“长波静对静施工辅助平台”工法,通过在风机承台边搭设辅助平台,将海上施工转变为“陆上”施工,大幅增加海上可作业天数;“负重拖航式海上风机整体吊装”工法,极大降低海上风机安装难度;“海上升压站百分百抗台型大孤岛”技术,有效保障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风电场的安全性;“三级施工进度”计划表,实现9个工作面同步开工,400多艘船和700多号人同台施工。

2018年11月4日,普陀6号海上风电项目最后一根桩沉桩完成,508根“定海神针”悉数打入海底。2019年4月12日,全部风机顺利并网投运,4月19日,首次全部满负荷发电,各项参数远优于设计要求。至此,经过25个月的艰苦努力,建设大战奏响胜利凯歌。

从台风“安比”到超强台风“利奇马”,再到“米娜”。无论是风场海域最高瞬时风速达到了44.6米/秒,浪高一度达到了10余米,还是最强台风中心穿越风电场,普陀6号海上风电不但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实现了抢发电量。截至2020年11月30日,普陀6号风电场已安全运行1082天,累计发电14.1亿度,安全形势和经营管理持续向好发展。

铸团队,筚路蓝缕再出发

今年是普陀6号项目全容量生产运行的开局之年。年初突发疫情是对这支年轻团队的一次重要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舟山海上风电党委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从统一全员思想,到精心安排防控,再到全力保障生产,最后精准落实复工,实现“零感染,全复工”目标,1月该公司创下2019年全容量投产以来单月发电量和风机可利用率“双新高”。

创新“大孤岛”式检修节省停机时间50%;优化风机内变流器运行方式,实现风机在功率模块故障时仍能继续发电,有效降低非计划停机的电量损耗……今年以来,该项目组一次次优化着普陀6号海上风电场的基因,一次次创造着风机可利用率的新高。

六横岛四面环海,渡轮是唯一进出岛的交通工具。每年3-5月份,岛上多雾,遇到封航是常有的事情。海岛气候潮湿、交通不便,成为困扰年轻员工的一大难题,有些刚分配来的大学生,不久就辞职走了。

“留住人才是关键!”在这里,工作满3年的员工都可以竞聘主管或值长,通过考试,结合前三年考评成绩,总分满足要求就能聘任。如果没有足够岗位也不用担心,他们不但享受与新岗位几乎相同的待遇,还具备应聘上一级岗位的资格。

此外,工程建设开展以来,该项目组先后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党员攻关小组、青年突击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劳动竞赛,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参建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1台风机拼装时间由7天缩短到5天、一台风机的海上安装时间从20小时缩短到6小时、沉桩效率比开工初期提高100%……一个个工程突破在东海绚烂绽放。

制度上的保障,让年轻人看到了希望,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这片海。如今,创造了一个个突破的团队,有一半以上是90后。

“筚路蓝缕再出发,驾海驭风立新功。”未来,这群舟山海上风电人将带着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豪迈情怀,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不负使命,向着在辽阔东海上建设起一座百万千瓦级世界一流海上风电基地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