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风电> 行业要闻

西门子海上直驱再次进军中国:国际巨头本地联姻能与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吗?

光伏们 发布时间:2021-11-11 11:12:30

沸沸扬扬的西门子与国家能源联合动力联姻让中国的海上风电再起风云,在中国海上风电即将平价的节骨眼,西门子此举还敢进入中国市场,联合动力还敢大胆引进,从中国风电的市场需求而言,这一举动确实需要较大的勇气和决心,因为欧美装备技术进入中国风电,尤其是海上风电面临巨大的压力:

本土产业链何时可以国际化:西门子联合动力的首要难题

平价风电的产业链配套条件还不是很成熟:从GE,VESTAS及西门子在中国陆上风机的产业链来看,大部件基本还是海外供应链,即使国内供应链,也很少。国外制造和国内制造,这个成本差异不在一个层次,现在国内解决供应链,国际巨头他们的设计和质量体系适应周期将是非常的长,从上海电气最早的4MW平台国产化就可以看出。即使是国内制造的叶片,其成本与国产叶片还是要高出不少。

中国平价海上风电的高电价/造价比:欧美还需时日才能持平

这个参数是我从造价成本竞争力进行比较。如果按中国未来海上风电平价和造价来分析,电价和投资造价的比例大概在0.00033-0.004h((0.4元/kwh)/(10000-12000元/kw)),目前欧洲的海上风电电价在80美元/Mwh,造价在4000美元/kw,其电价投资造价比在0.00002h,远低于中国的电价造价比。也就是说中国的海上风电一旦平价,其成本需要下降50%-60%方能在中国市场进行竞争。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风电电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来自用户端降本的市场需求压力,国家发改委已经连续多次在过去几年连续降低用户侧电价,工业用电电价已经降低到最低接近0.5元/kwh,高的也就0.7-0.8元/kwh(平均电价),随着新能源电力比例越来越高,未来作为主要电源承担电源供应的大任,总体来说电价越来越低。资源是固定的,电价是下降的,因此电源的单位造价被逼往下走也是必然的。如果国际巨头解决了设备的国产化问题,其竞争力是相当大的。

继续直驱路线:半直驱和双馈的低成本竞争如何避免

从西门子的供应链看,叶片可以本地化,发电机也可以实现本地化,其他的大部件基本无法实现本地化,与联合动力联姻,可共用的产业链叶片可以,直驱路线发电机还得采用西门子的供应链,其他大部件基本也短期内实现内部供应(联合动力产业链),难题如何在做到4000元/kw价格形势下,西门子歌美飒的风机本土化后价格至少与他的国际市场价格进行腰斩才行。

第二个问题还在于技术路线问题。中国目前的风机大容量风机都开始走双馈路线,或者半直驱路线。金风已经开始半直驱的海上风机,远景,海装,运达,都是双馈风机,明阳坚持多年的半直驱路线。唯有东气和哈电目前还是直驱路线,东气走直驱路线在于其水电和火电发电机组的优势,过去都是干几十万乃至百万千瓦发电机的企业。上海电气当前发布的11MW仍然是直驱路线,未来是否继续直驱路线还需观察,因为他的陆上大容量机组已经开始半直驱,包括金风也是。

从齿轮箱的技术进步而言,半直驱的两级或三级传动齿轮箱已经非常成熟,ZF,威能极,重齿及南高齿,最大容量已经下线的达到了11MW,但明阳公开表示明年16MW的半直驱机型下线,意味着10MW级别的齿轮箱完全没问题,而且齿轮箱的高功率版本扭矩密度最大达到220NM/kg,同样重量的齿轮箱只需要之前2/3的重量。

欧美品牌本土化:压力山大,任重道远

西门子歌美飒是海上风电的国际巨头,市场份额多年第一无人能撼动,中国海上风电蛋糕巨大不可限量,也是人尽皆知,现阶段西门子进军中国,通过联姻模式不失为一种战略,但要在平价乃至低价的中国海上风电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如果不适应中国的竞争模式和造价水平,未来压力可谓不小,要知道,海上风电风机价格带塔筒的价格已经与陆上风电1年前的价格持平。

期待国际巨头参与到中国的市场竞争,同时对中国本土的海上风电主机企业也是一次挑战,如果一旦性价比持平,如果我是客户,肯定用中国的西门子,上海电气早期不就是这样吗,你们说呢?

相关阅读:

国家能源集团联合动力与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