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风电> 行业要闻

庞阳:实现碳中和是一个现实的、且最经济的目标

光伏们 发布时间:2022-12-06 13:57:13

11月18日,由《风能》杂志主办的首届新能源资产管理大会(NEAM 2022)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宁夏嘉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共同承办,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协办,支持单位为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大会以“探索新形势下新能源资产收益最大化模式”为主题,聚焦新能源资产投融资、评估、交易、碳资产管理和新能源运维技改等热点,旨在通过对国内外最前沿解决方案案例的总结与交流,为国内外新能源行业提供更为高效具体的发展参考路径。

金融行业专家,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会长、上海联科熙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庞阳在题为《碳中和目标下的新能源资产投融资与证券化》的演讲中,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数字经济与数字能源、打造碳中和项目的完整资金链等方面,分享了他在新能源资产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思考。

以下为庞阳演讲的主要内容:

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

碳中和的背景源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带来的全球极端气候现象,其中,新增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最大。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远远超过过去历史记录中的最高值,比工业化之前高出约50%。

碳中和指的是实现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净排放为零。全球有超过60%的碳排放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用于供电、供热和交通运输。因此,首先要解决的是这几个方面的能源转型,通过电气化以电代柴、代煤、代燃油,推动非化石能源电力比例提升,同时进行零碳发电。供热的能源转型稍微复杂一些,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工业升级匹配碳捕捉。这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些技术路径。

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还牵涉政策支持和金融环境。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曾就实现碳中和一直存有争议。问题的焦点在于谁的责任最大,谁应该承担相关费用。如今,这些问题已不太重要。在中国过去十多年的努力下,实现碳中和不再意味着昂贵的投入,甚至有可能未来还可以获得丰厚回报。现在,光伏和风电的发电成本已经低于火电。这几乎是依靠中国的努力实现的,这是中国为全球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光伏产业占了全球绝大多数的产能,全球要在短期内实现碳中和离不开中国光伏供应链的优势,这需要全人类的紧密合作。

光伏和风电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贡献出10%~15%的发电量。随着光伏和风电装机越来越多,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越大。储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将是下一个突破口。

储能在电力系统中从发电侧、电网侧到用户侧,有着十几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应用场景下,适用的储能技术各异。考虑到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与最低平准化成本,目前国内以抽水蓄能为主,加上压缩空气和飞轮储能。然而,未来很有可能是以锂电池(或钠电池)、氢能和飞轮储能为主。全球锂电池组的平均价格从2010年的近1200美元/千瓦时降至2020年的137美元/千瓦时,使其在部分应用场景下开始具有成本优势。未来,不难预料锂电池成本将进一步下降,成为最便宜的储能技术。实际上,钠离子电池的构造与锂离子电池相近,成本更低,如果钠离子电池能够实现量产,则它的成本有可能是锂离子电池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光伏、风电加上储能,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平价上网,彻底取代化石能源。假定可以平价上网,按照现在的电价,涉及的资金投入在26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若要在20年之内取代50%的化石能源,则每年的投入需要超过6万亿元人民币,这是非常庞大的投资。

对于这么大规模的资产,必须要有稳定的金融环境来支持。将新能源项目打造成标准化的大类金融资产,有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数字经济与数字能源

从数字经济与数字能源角度出发,结合现代金融科技,可以将碳中和项目打造成标准化的金融资产。

根据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对数字经济的定义,简单来说数字经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二是“新的经济形态”。

数据是数字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新生产要素的出现,意味着新产业链的形成和新商业模式的诞生。

经济转型通常会涉及多个方面,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如同过去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不仅将改变产业生态,还会涉及资本市场、能源体系,甚至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能源体系也是经历了从柴火、煤炭、石油、天然气到电力的应用。新能源的出现将改变传统的电力系统,从原来的集中式发电,转向混合电力系统,最终变成分布式微电网体系。实现相对独立的微电网体系的关键就是储能技术。

在未来分布式能源的基础上,会有一种新的模式——虚拟电厂,可以理解为云电厂,对应云计算、云制造等概念。云电厂,是用互联网的技术将微电网体系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更加庞大的、强大的、灵活的电力系统,这是新能源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自然形态。

数据是连接实体产业和金融市场之间的纽带,金融科技是承载这个纽带的产业。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非标准化数据,通过数字化服务机构,将实体产业的非标准化数据变成标准化数据,才能被金融机构更好地应用。这套逻辑与金融行业的资产证券化非常类似,资产证券化是将碎片化的、标准化程度低的资产打包并结构化,变成标准化程度高的、流通性强的大类资产。因此,资产证券化可以是金融市场通向数字经济的桥梁。

金融市场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将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数据有效地利用起来。这些数据有别于传统的财务数据,被称为另类数据,这类数据将在数字经济下成为主流的金融数据。

打造碳中和项目的完整资金链

简单来说,资本市场只有两类资产相对容易获得融资:一是主体类(如大型企业的债权、股权),二是大宗商品类,它们的特点都是标准化、规模大。因此,全球范围内的中小企业和碎片化的资产都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

以日本开发新能源为例,日本开发光伏电站主要分成四个阶段:项目获取、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电站运营。一开始,我们计划依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来完成前三个阶段,最后建成后将电站卖出,实现资金回笼。实际上,这样操作非常困难。首先,在土木工程阶段,资金和时间的投入远超预期,日本对于环保的要求非常高;其次,在电气工程阶段,获取项目贷款的难度很大,光伏电站是纯项目融资,光伏板质量担保的企业寿命无法达到银行要求;最后是电站的投资者,由于光伏电站在十年前仍是新兴市场,即使建成,也很难找到适合的买家。

日本于2012年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直到2015年才正式推出基础设施REITs,以解决光伏电站的长期融资渠道问题。有了基础设施REITs作为光伏电站的退出渠道后,在电气工程阶段,银行贷款就可以是一个短期的建设期贷款,同时私募基金也愿意在土木工程和电气工程阶段参与进来,缓解了资金压力,从而打通光伏电站的资金链。因此,做项目,资金链和产业链同样重要。

日本基础设施REITs推出后,到目前为止的投资标的都是光伏电站项目,这是因为光伏电站作为新兴产业,融资需求最为紧迫,而基础设施REITs恰好能够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融资渠道。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除了基础设施REITs作为电站的退出渠道外,资产证券化同样可以助力形成基础设施项目完整的资金链。在土木工程阶段,用供应链金融及相关证券化;在电气工程阶段,用融资租赁及相关证券化。

目前,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主体特征,如果要摆脱主体,需要更多基于项目的信息和数据,因此,需要结合数字经济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新能源产业会发生变化。现在全球的新能源上市公司主要是设备、产品的制造商,因为只有设备是相对标准化的。未来,那些能够打造标准化金融资产、或能够为大类金融资产提供标准化服务的企业,势必会加入新能源行业的头部企业中。

碳中和项目是中国未来重要的基础设施,潜在规模巨大。光伏、风电成本已经低于火电,下一个技术突破点就是储能。光伏、风电加上储能实现平价上网后,可以成为未来的主流能源。资产证券化市场可以为碳中和项目形成完整的资金链。同时,资产证券化也是通向数字经济的桥梁,通过数字化形成新的信用体系。CWEA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