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16-10-10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因三峡工程而生,因三峡工程而强。随着中国水电业在世界水电行业中实现了从“跟跑者”到“引领者”的巨大飞跃,“三峡品牌”也成为一张代表中国水电行业全球竞争力的闪亮名片。

  带着这张闪亮名片,从亚洲到非洲、欧洲、南美洲……如今三峡集团海外业务已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能源项目投资、电站管理运营、在建工程承包和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等各类项目达到80多个。“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坚定,“三峡品牌”也越来越闪亮。

  建设质量过硬的高标准工程,为“三峡品牌”增光添彩

  作为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巴基斯坦长期存在电力短缺问题。数据显示,在2015年6月,该国电力缺口超过6000兆瓦。

  为改善当地电力紧缺状况,推动经济发展,三峡集团投资了巴基斯坦第一风电(以下简称“巴风一期”项目)、二期风电、卡洛特水电等工程项目。

  “巴风一期”项目,位于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塔塔专区贾姆皮尔地区,总投资1.3亿美元,总装机容量49.5兆瓦,于2013年1月31日正式开工建设,2014年11月25日正式进入商业运行。这项年基准发电量1.387亿千瓦时的风力发电工程,因其是三峡集团在巴投资的首个风电项目而备受关注,更因其建设标准高、供电能力强而吸引了世界目光。

  机组建设完成后,必须通过试运行才能正式投运。巴基斯坦电网对于试运行有着严格的要求:168小时,其间全部机组必须保证可利用率达到85%以上,否则将重新开始计算试运行期。事实上,风机在试运行阶段,由于机组刚刚经过调试,其可利用率水平无法与正常情况相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峡集团和参建各方顶住压力,实现了33台风机一次性通过168小时试运行的严格考核。在试运行期间,全场设备平均可利用率达到99.77%,大幅超过巴基斯坦电网的考核要求。

  提前近两个月并网发电,为当地4万缺电百姓提供生产生活用电,足以满足一座中型城镇的用电需求,这创下了巴基斯坦风电开发项目中施工期最短且唯一实现提前发电的纪录。

  长期安全运行是项目建设的最终目的。作为负责任的中国央企,三峡集团不仅致力于将每个项目打造成质量过硬、技术先进的优质工程,还高度关注并切实做好电站的移交、运营和管理。这既在项目所在国树立了口碑,赢得了信任,也为中国水电企业在海外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千年大计,质量第一。从三峡工程开始,三峡集团对于工程质量的追求,已经深植于其发展理念之中。三峡集团董事长卢纯曾多次表示:“水电开发是山河的再造、社会的重建。要高质量、高标准建好每一个工程,不能有丝毫懈怠。”

  保护生态,关注民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设“友好工程”

  “我们开发水电就是为了让百姓受益,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卢纯说,三峡集团建设的每一个项目都不应是单纯意义上的工程建筑,更应该是扶贫助困、造福一方的友好工程。

  友好工程关注环境友好。

  “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是三峡集团建企以来,一直秉持的可持续开发理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内涵,在海外建设中也始终如一。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项目因其所处地理位置与注资形式相对特殊,相关环境保护工作标准高、要求严。三峡集团在将其打造成生态工程的过程中不遗余力。其中,仅“水环境保护工程”中的“生产废(污)水”一项,就采用了DH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中和沉淀法、隔油+沉淀处理、A/O地埋式成套生活污水处理等多项世界一流的环保设备和措施。

  三峡集团在苏丹建设的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利用已建成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将处理合格的污水用于农田、营地绿化区的灌溉,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避免河水受到污染。在项目现场附近还建造了一片中苏友谊树林,有效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

  友好工程注重改善民生。

  提供稳定就业。卡洛特项目作为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首个水电项目,在项目建设期预计可为当地提供2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

  投入基础建设。在老挝南立1—2水电站建设中,为确保当地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三峡集团出资约6万美元,启动了两项引水工程,大大改善了附近9个村庄的用水情况;几内亚凯乐塔项目部在项目现场附近为当地雇员和周边村民修建了饮用水箱和足球场。

  积极奉献爱心。有一年,巴基斯坦各地持续暴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巴风一期”项目公司组织全体员工为受灾群众捐款;阿尔及利亚德拉迪斯大坝、玛乌阿纳大坝所在地遭暴雪袭击,三峡集团员工积极参与救灾;乌干达伊辛巴水电站项目还向当地小学师生捐赠了写有工作人员祝福寄语的爱心笔记本和文具盒。

  保护生态、关注民生,三峡集团在海外投资建设的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项目,不少已经成为当地工程典范。

  联合国内上下游企业“抱团出海”,填补项目所在地产业空白,打造水电行业“走出去”升级版

  “不是独奏,而是合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时代丝路精神,同样也是三峡集团在“走出去”过程中一直秉持的大国央企态度。

  卢纯说,在海外,不仅要把项目建设好,还要和国内企业一道“抱团出海”,也要帮助项目所在地加快发展,填补产业空白,努力打造中国水电“走出去”升级版。

  中国的优势产业走出去,不仅要掌握核心技术,还要有施展的平台。三峡集团在海外开发建设的项目就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几内亚的凯乐塔项目,三峡集团与业主单位深入探讨、真诚沟通,使得项目合同明确界定,凯乐塔大坝、电站、变电站、线路以及进场道路等全部工程内容均遵循中国技术标准。通过工程的成功实施,业主及相关方熟悉了中国的水电规范,也认可了“三峡标准”就是高质量的象征。

  中国的建设标准“走出去”了,中国水电产业装备也走出国门。哈萨克斯坦的玛依纳水电站、老挝的南梦3水电站,使用的是哈尔滨电机厂的水轮机。巴基斯坦的卡洛特水电站,使用的是东方电机厂生产的水轮机。凯乐塔项目的永久机电设备和材料大部分从中国采购,其中额定容量78.2兆瓦的轴流转桨式机组由东芝水电设备(杭州)有限公司生产,225千伏主变及附属设备由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调速及励磁设备由长江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统计表明,参与几内亚凯乐塔项目实施的中资企业达30多家,全面覆盖水电行业链条各环节,该项目共带动我国机电设备物资出口达5亿多元人民币,带动了约6亿元人民币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出口。

  不只是凯乐塔,在苏丹上阿特巴拉、几内亚苏阿皮蒂等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三峡集团坚持与中资企业携手合作,持续带动电机制造、机组维护、电站运营、梯级调度等中国水电全产业链一道走出去。2011年三峡集团投资葡萄牙电力公司后,更是带动了国内设计、建设、装备企业等产业链“编队出海”,形成了中国企业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走出去”模式。

  “在伴随三峡集团‘走出去’的进程中,我们企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跟着三峡干,我们放心。”中国电建集团水电三局总经理张育林说。

  在海外项目开发建设中,三峡集团不仅在为改善当地电力短缺而努力,同时还信守承诺,积极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填补制造业空白。

  在巴基斯坦,三峡集团就携中国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在当地投资建设了风机塔筒生产厂,实现了风电项目塔筒设备的本地化生产,扩大了当地的经济规模,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从长江出发,三峡集团从中国走向了世界。如今,三峡集团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有项目,总投资超过160亿美元,海外可控和权益装机合计已达1300万千瓦。一座座水电站、风电场宛如一颗颗明珠,给不同地区的人们带去了光明,也成为连接不同文明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 三峡集团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70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