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近日向媒体透露,我国《“十三五”核工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核能开发科研规划》《“十三五”军工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规划》《“十三五”军工核安全规划》《“十三五”国家核应急规划》均已正式印发。王毅韧透露,我国已将海上核动力浮动平台列入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和核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前已开展相关标准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
补齐核燃料循环后端短板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强乏燃料后处理的技术攻关。
王毅韧说,目前世界各国对乏燃料的处理有三种做法,一是通过后处理进行循环利用,如法国、英国、俄罗斯和日本等;二是作为放射性废物直接深地质处置,如瑞典等;三是进行干式或水池临时贮存,根据未来核技术发展情况再做决定,如美国、西班牙、韩国等。
王毅韧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确定了核燃料“闭合循环”和“核能发展必须相应发展后处理”的技术路线,并在顶层设计、规划引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乏燃料后处理,一方面回收有用的铀和钚,再制成二氧化铀或铀钚混合氧化物燃料返回反应堆中使用,可大大提高铀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显著减少放射性废物体积和毒性,经过后处理后产生的高放废物量约0.5立方米/吨,仅为直接地质处置处理方式的四分之一,同时可使最终处置废物的放射性毒性降低一个数量级以上。
不过,目前我国尚未具备建设大型后处理厂的能力,因此国家设立乏燃料后处理科研专项,致力于攻克相关技术。
王毅韧说,在后处理产能方面,我国制定了三步走计划。一是建设每年60吨规模后处理中试厂,目前已经完成;二是要完成每年200吨规模后处理示范工厂的建设;三是实现每年800吨的工业规模后处理能力。在自主掌握大规模后处理技术之前,我国将筹划与法国合作建设一座800吨级后处理厂。他表示,通过两个五年规划,我国乏燃料后处理问题能很好地解决。
海上核电站列入“十三五”规划
海上核动力浮动平台也被称为海上核电站,对推动我国远洋油气资源开采和水面舰船核动力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毅韧透露,我国已将海上核动力浮动平台列入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和核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前已开展相关标准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
王毅韧说,我国要建设海洋强国,对海上资源的开采非常重要。但在海上作业,能源是个问题,目前的方法是带着柴油发电机,但很费事,对海洋环境也不好。同时,西沙、南沙群岛有人居住和生活,他们所需的能源也要依靠柴油发电机。此外,未来一些大型船舶,也需要海上核动力。海上核动力浮动平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国家原子能机构组织行业权威专家进行了多轮论证,确定采用成熟技术改进的方案建设海上核动力浮动平台。王毅韧介绍,该方案是用现在陆地上使用的小型反应堆,改造后用在海上。
目前,我国已安排专项科研经费,先行开展相关标准规范研究,重点支持总体设计及安全技术、关键设备设计试验、运行维修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在自主研发的同时,也在跟俄罗斯商谈合作,以求加快进程。王毅韧说,该平台建成后,预计将率先用于海上石油勘探、天然气开采等领域。
打破核工业跨越式发展瓶颈
王毅韧介绍,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中国核工业将实施以示范快堆为代表的先进核能系统工程、乏燃料后处理科研专项、空间核动力科技示范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解决长期制约我国核工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短板。
我国还将促进核技术应用,壮大核产业规模。重点加大核技术在农学、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加快辐射加工产业发展,更好的将核技术服务国民经济建设。
在推进核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将加强安全管理,提升核设施的本质安全度,健全完善核应急体系,推动核安保能力整体提升,保障核工业安全万无一失。
王毅韧说,核电作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目前我国核电在发电总量中的比重还较低,仅占3%左右,远低于全球11%的平均水平。他认为,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发展核电,支撑我国能源行业机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