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正值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国际组织成立10周年。最近,“ITER十年——回顾与展望”大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期间,发际线有些后退的王晓宇和头发发白的王敏穿行在中外核聚变专家之间,风度翩翩地与大家握手寒暄,俨然已经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中国核聚变人。而他们的成长,还要从16年前说起。
2001年,时任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传红致信国家领导人,倡议中国加入ITER计划,并制定国家核聚变能发展计划。当时24岁的王晓宇刚成为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研究生,他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充满了想大干一场的豪情。
“鉴于机遇难得,我国应参加ITER计划。”2003年1月,国务院初步同意中国加入ITER计划谈判。经过几年艰难的谈判,最终在2007年,我国正式加入该计划。
该计划吸引了包括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七方参与,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科学工程之一,也是我国第一次以全权平等伙伴身份参加的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太阳能带来光与热,是因为它内部时刻都在进行热核聚变反应,如果人类可以掌控这种反应,就意味着世世代代将拥有无限的、清洁的能源,ITER计划便致力于打造“人造太阳”。
中国有一批像王晓宇一样的年轻人先后投身于这项计划中,他们的整个青春都演变成了剧烈的“核聚变反应”:在一次次蜕变和成长中释放出源源不断的能量,推动中国和世界核聚变事业的发展。
“年轻的元老”
这项多国合作的大科技项目涉及能源、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个领域,各方博弈在所难免,谈判在2004年前后步入了“胶着期”。
刚刚研究生毕业的王敏就是在这时从武汉被派到了北京ITER谈判办公室,做前期资料收集和准备等辅助工作。不久后,已经研究生毕业的王晓宇则从四川启程,前往ITER计划的德国联合工作站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他们成为中国ITER家族“年轻的元老”。
在ITER计划正式启动前的谈判阶段,这两位“小年轻”时刻都被老一辈核聚变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激励着,鞭策着。
当时霍裕平院士已年近七旬,但还在“到处飞”。2005年,霍院士去德国参与热核聚变实验堆选址问题的谈判,王晓宇挤进去旁听。
几十平方米的半地下室房间里挤了三四十人,“光线昏暗、空气浑浊,就像老电影那种场景”。王晓宇和各国的年轻工作者搬着小凳子坐在谈判桌后面,看着前面的“大佬们”唇枪舌剑。
“选址”是各方博弈的重点之一。热核聚变实验堆所在地将获得人力和经济资源等方面的天然优势,并且不同的地址需要选择不同的技术路线,这涉及各个参与成员将分摊到何种具体任务、争取到怎样的利益,因此各方代表在谈判桌上“剑拔弩张”。
“霍院士一拍桌子,特别理直气壮地跟他们说‘我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你说的,但我们的观点是......’” 王晓宇模仿着霍裕平当时的样子。考虑到当时中国的科技弱势地位和英语谈判的不利环境,他压根儿不敢想象老院士“气势能那么足”。这给当时只身在国外工作的王晓宇带来了莫大的鼓舞。
“坐在谈判桌前,强烈的爱国情怀自然就涌上心头了。”王敏也被鼓舞过很多次。
谈判阶段另一个需要攻克的难点是“知识产权”之争。技术超前的成员坚持尽可能少分享技术秘密,而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则希望多获取。2006年12月在韩国召开的最后一次ITER计划政府间谈判会议上,时任科技部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处长林新作为知识产权专题的中方谈判主攻手进行该专题的最后一轮谈判。王敏则跟随其他谈判专题组一同前往。
“早上9点开始谈,林处长那组到晚上8点还没谈完!” 其他组的谈判早已结束,王敏和几个年轻人跑到“知识产权”会议室门口守着,焦急地等待谈判结果。晚上8点半,门终于开了。
“门开了,我就看见林处长和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的满安婷两位美女欣慰地笑着往外走。” 谈判席上的女辩手凤毛麟角,王敏像个小粉丝一样激动地说:“她们那种表情你知道吗,一看就是……成了!” 最后,知识产权谈判以所有成员共享所有ITER计划的知识产权告终。
虽然彼时,初出茅庐的王敏和王晓宇更多的是辅助和旁听,但前辈们所展示出的爱国情怀和中国智慧总是环绕着他们,以至于这些年轻人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觉得“能为ITER贡献出哪怕一丁点儿力量都是值得的”。
直到后来,他们成长成为热核聚变领域独当一面的能人,这种初心也不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