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国核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践行党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核电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核科学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研发基地,致力成为最具魅力的国际一流核能企业。
中国核电在确保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明确科技创新工作目标和方向,创新思路,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绩:通过搭建科研和合作平台,快速实现创新能力建设,助力中国核电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立足科技前沿,在智能运维、智慧电厂、老化与运行许可证延续、设备可靠性研究、大数据应用等多领域探索,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加强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不断提升电站科技创新水平,培育了核心竞争能力。
完善体系创新思路,编制大纲20余份
完善的体系是工作实施的保障,中国核电建立了完备的科研管理制度,编制各类程序、导则、制度和大纲20 余份,为科研工作提供实施依据。中国核电科研创新体系以科研平台建设、总体项目规划、集约研发、队伍能力建设和强强联合五方面为支撑,创新发展方式,加强资源集约,对科研项目进行详尽、科学的分类,围绕提升电厂运行安全性、开发新技术应用、支撑核电“走出去”和小核心大协作的工作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围绕争做最具魅力的国际一流核能企业的奋斗目标,中国核电开拓思路,从多方面开展创新工作。首先,加大科研投入,全面推动自主创新研发,积极推进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打造科技合作创新平台,通过各类科研平台的搭建,吸引优势资源,并将科研活动同成果转化和市场开发密切结合。其次,加大成果转化布局力度,扎实推动所属电站间的各类交流、项目的联合研发和孵化、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市场转移等各项业务,逐步拓展中国核电的业务空间。
联合国内外资源,构建合作创新平台
缺少核心技术和人才,就掌握不了核电领域的话语权。在中核集团的指导下,中国核电顺应国际环境和行业的发展趋势,筹划成立运行研究院,计划以此平台为载体,打造中国核电的人才高地、技术高地、创新高地,充分发挥中国核电“小核心、大协作”的作用,助力中国核电由跟跑到国内领先、国际并跑,最终实现国际领跑。
2017 年,中国核电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了核电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实现强强联合,组织开展多项共性技改和共性科研攻关项目,多项成果进入应用阶段。此后,中国核电及下属单位陆续与国内多家政府和企业机构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丰富科研平台建设。
除了利用国内资源,中国核电旗下各电厂也积极开拓国际资源,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其中,江苏核电依托和发挥企业在中俄两国核能合作领域的特殊地位,通过搭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科研和合作平台,立足科技前沿,广聚各方精英人才,培养了一批高端复合型人才,提升了电站科技创新水平,获得了核心竞争能力。合作创新平台也已成为重要的人才高地和对外合作联系纽带。
培育人才多级梯队,成立“325团”
人才是第一资源,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成就事业。中国核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仅积累了工程建设、电站调试、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等领域的丰富经验,也培养出一大批核电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守护着核电站的安全高效运行。
中国核电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集团首席技师何少华和王浩钧等建立的工作室开展多项核电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中国核电还是高层次人才云集之地,享受政府津贴22 人,中华技能大奖1 人,全国技术能手6 人,各类尖端技能人才辈出,为中国核电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中国核电继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交流了一批干部、遴选了一批领军人才、储备了一批国际人才、培养了一批技能人才、选拔了一批年轻干部。
值得一提的是,为适应核电的发展需求,中国核电还专门成立了“325 团”运行团队用以支持新机组。中国核电运行支持团队分为运行、维修、技术、安全管理四个支持领域,由56 个专业组的三百多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25团”已经为三门核电、海阳核电、福清核电华龙首堆提供了服务,并积极开拓外部市场。
中国核电致力于为未来的核电建设培养具有战略视野、核电特色、适应市场的高层次人才与创新团队,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中国核电依托各个领域的研究课题和科研项目,不仅关注具体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更着眼宏观的思维视角,直面中国核电大平台下遇到的共性挑战的解决。在中国核电生态环境下,一大批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技术骨干得到挖掘和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正在茁壮成长,创新精神薪火相传、科研人才生生不息。
科研创新出成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核电近几年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发力,承担了国家部委和集团公司等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截至2019年5月31日,中国核电及所属成员公司已累计获得知识产权授权1251件,其中发明专利248 件、实用新型专利976 件,计算机软件着作权19件,外观设计8件。发明专利授权占比19.8%。2019年中国核电及所属成员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95件:发明专利15件,实用新型80件。
中国核电自成立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行业协会等各级奖项共579项。其中,2018 年获得各类奖项62 项。这些成果里既有设备可靠性管理系统(ERDB)这种行业领先的系统成果,也有“华龙一号”全范围模拟机这样“走出去”的设备成果。
2018 年,中国核电承担国家重大专项8 项、国防科研项目5 项、能源局行业管理课题4 项,承担集团公司集中研发8项、集团英才项目6 项、技术标准研究5项。此外,中国核电组织所属电厂和相关设计院开展自主研发活动,2018 年全面开展集中研发项目70 余项、核电技术联合研发项目40 余项,为电站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核电还着力打造中国核电信息化平台,形成3A4E 信息平台,提高了电站运转效率。
中国核电将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国产化推进工作,积极开展国产化替代研究工作。2019 年中国核电启动了60多个大项、几百个子项的国产化科研工作,确保中国核电的发展不受国外的制约,不被人卡脖子。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能掌握技术主动权,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谋取更好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进而更好的肩负自己强核强国、造福人类的使命。中国核电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持续提高技术能力、影响力和话语权,在确保安全发展的基础上,拓展了发展空间,并坚定走自主化发展的道路。中国核电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科研创新领域已形成了一定的实力。未来中国核电还会继续努力,逐步形成“小核心、大协作”的科研平台,为中国核电发展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国核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践行党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核电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核科学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研发基地,致力成为最具魅力的国际一流核能企业。
中国核电在确保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明确科技创新工作目标和方向,创新思路,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绩:通过搭建科研和合作平台,快速实现创新能力建设,助力中国核电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立足科技前沿,在智能运维、智慧电厂、老化与运行许可证延续、设备可靠性研究、大数据应用等多领域探索,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加强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不断提升电站科技创新水平,培育了核心竞争能力。
完善体系创新思路,编制大纲20余份
完善的体系是工作实施的保障,中国核电建立了完备的科研管理制度,编制各类程序、导则、制度和大纲20 余份,为科研工作提供实施依据。中国核电科研创新体系以科研平台建设、总体项目规划、集约研发、队伍能力建设和强强联合五方面为支撑,创新发展方式,加强资源集约,对科研项目进行详尽、科学的分类,围绕提升电厂运行安全性、开发新技术应用、支撑核电“走出去”和小核心大协作的工作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围绕争做最具魅力的国际一流核能企业的奋斗目标,中国核电开拓思路,从多方面开展创新工作。首先,加大科研投入,全面推动自主创新研发,积极推进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打造科技合作创新平台,通过各类科研平台的搭建,吸引优势资源,并将科研活动同成果转化和市场开发密切结合。其次,加大成果转化布局力度,扎实推动所属电站间的各类交流、项目的联合研发和孵化、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市场转移等各项业务,逐步拓展中国核电的业务空间。
联合国内外资源,构建合作创新平台
缺少核心技术和人才,就掌握不了核电领域的话语权。在中核集团的指导下,中国核电顺应国际环境和行业的发展趋势,筹划成立运行研究院,计划以此平台为载体,打造中国核电的人才高地、技术高地、创新高地,充分发挥中国核电“小核心、大协作”的作用,助力中国核电由跟跑到国内领先、国际并跑,最终实现国际领跑。
2017 年,中国核电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了核电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实现强强联合,组织开展多项共性技改和共性科研攻关项目,多项成果进入应用阶段。此后,中国核电及下属单位陆续与国内多家政府和企业机构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丰富科研平台建设。
除了利用国内资源,中国核电旗下各电厂也积极开拓国际资源,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其中,江苏核电依托和发挥企业在中俄两国核能合作领域的特殊地位,通过搭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科研和合作平台,立足科技前沿,广聚各方精英人才,培养了一批高端复合型人才,提升了电站科技创新水平,获得了核心竞争能力。合作创新平台也已成为重要的人才高地和对外合作联系纽带。
培育人才多级梯队,成立“325团”
人才是第一资源,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成就事业。中国核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仅积累了工程建设、电站调试、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等领域的丰富经验,也培养出一大批核电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守护着核电站的安全高效运行。
中国核电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集团首席技师何少华和王浩钧等建立的工作室开展多项核电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中国核电还是高层次人才云集之地,享受政府津贴22 人,中华技能大奖1 人,全国技术能手6 人,各类尖端技能人才辈出,为中国核电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中国核电继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交流了一批干部、遴选了一批领军人才、储备了一批国际人才、培养了一批技能人才、选拔了一批年轻干部。
值得一提的是,为适应核电的发展需求,中国核电还专门成立了“325 团”运行团队用以支持新机组。中国核电运行支持团队分为运行、维修、技术、安全管理四个支持领域,由56 个专业组的三百多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25团”已经为三门核电、海阳核电、福清核电华龙首堆提供了服务,并积极开拓外部市场。
中国核电致力于为未来的核电建设培养具有战略视野、核电特色、适应市场的高层次人才与创新团队,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中国核电依托各个领域的研究课题和科研项目,不仅关注具体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更着眼宏观的思维视角,直面中国核电大平台下遇到的共性挑战的解决。在中国核电生态环境下,一大批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技术骨干得到挖掘和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正在茁壮成长,创新精神薪火相传、科研人才生生不息。
科研创新出成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核电近几年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发力,承担了国家部委和集团公司等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截至2019年5月31日,中国核电及所属成员公司已累计获得知识产权授权1251件,其中发明专利248 件、实用新型专利976 件,计算机软件着作权19件,外观设计8件。发明专利授权占比19.8%。2019年中国核电及所属成员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95件:发明专利15件,实用新型80件。
中国核电自成立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行业协会等各级奖项共579项。其中,2018 年获得各类奖项62 项。这些成果里既有设备可靠性管理系统(ERDB)这种行业领先的系统成果,也有“华龙一号”全范围模拟机这样“走出去”的设备成果。
2018 年,中国核电承担国家重大专项8 项、国防科研项目5 项、能源局行业管理课题4 项,承担集团公司集中研发8项、集团英才项目6 项、技术标准研究5项。此外,中国核电组织所属电厂和相关设计院开展自主研发活动,2018 年全面开展集中研发项目70 余项、核电技术联合研发项目40 余项,为电站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核电还着力打造中国核电信息化平台,形成3A4E 信息平台,提高了电站运转效率。
中国核电将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国产化推进工作,积极开展国产化替代研究工作。2019 年中国核电启动了60多个大项、几百个子项的国产化科研工作,确保中国核电的发展不受国外的制约,不被人卡脖子。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能掌握技术主动权,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谋取更好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进而更好的肩负自己强核强国、造福人类的使命。中国核电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持续提高技术能力、影响力和话语权,在确保安全发展的基础上,拓展了发展空间,并坚定走自主化发展的道路。中国核电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科研创新领域已形成了一定的实力。未来中国核电还会继续努力,逐步形成“小核心、大协作”的科研平台,为中国核电发展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