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反倾销诉讼终胜出美国丢了“面子”输了“里子”历时三年长跑,中国针对美国13起反倾销起诉终于胜诉!近日,世贸组织(WTO)宣布,支持中国主要诉讼请求,裁定美国13项反倾销措施违反世贸规则。
世界经济仍在复苏的道路上步履蹒跚,贸易保护主义频频抬头。美国动辄以咄咄逼人姿态的高调“反倾销”,让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蒙受不赀之损。
此次胜诉关系到中国的机电、轻工、五矿等多个产业,年出口金额约84亿美元,堪称中国对外贸易维权的一次“大捷”。分析称,这是中国对于美国滥用贸易保护措施的一次强有力回击。
WTO报告截图
美国频用“双反”伎俩中国曾经很受伤
随着数以万计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贸易摩擦早已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据统计,中国已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尤其是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习惯了颐指气使、一家独大的美国,滥用“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已是多年的伎俩。美国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
比方说,光伏产品堪称反倾销“重灾区”。2014年,美国商务部宣称,从中国大陆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为保护本国缺乏竞争力的钢铁业,美国如法炮制,今年9月,再次裁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不锈钢薄板和带材存在倾销行为,面对这些裁定结果,不少中国企业只能“哑巴吃黄莲“,交纳高昂的保证金。显而易见,此次涉及机电、轻工、五矿等多个产业的反倾销调查也不过是故伎重施罢了。
不仅如此,美国还以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为由,推定中国所有出口企业为政府控制的单一实体,并对这一实体统一使用高额税率,而拒绝主动给予各个出口企业单独税率。
这一做法人为提高了反倾销税税率,大大削弱了中国产品的出口价格优势,构成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美国对中国反倾销做法使我国损失了巨额外汇收益,部分企业也因此陷入困境。
美国霸道“归零”算法在全球不得人心
根据WTO《反倾销协定》的规定,计算倾销幅度时须将产品的出口价格与正常价值(通常指国内价格)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倾销及倾销幅度。然而,这一规定对于美国来说形同虚设,其“目标倾销”和“归零算法”对于外国企业来说与“霸王条款”几乎无异。
例如,在对中国的油井管、铜版纸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的过程中,美国商务部认定中国企业存在“目标倾销”行为。一旦认定“目标倾销”行为,美国便会使用“归零”方法作为计算倾销幅度的依据。
“归零”做法是指,只在出口价格低于国内价格时计算倾销幅度,而在出口价格高于国内价格时将负的倾销幅度归零处理,其结果会放大倾销幅度,由此推算出过高反倾销税。
其实,不单单是中国,美国霸道的“归零”算法让不少国家忍无可忍,在世贸组织内部也受到很多成员的质疑。欧盟、墨西哥、泰国等多个成员都曾向世贸组织起诉过美国的这一行为。
日内瓦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执行董事成帅华表示,美国主流经济学家和知识分子都倾向认为“归零”方法存在问题,但美国仍有政客和反全球化人士维护“归零”方法,并阻止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就此方法展开谈判。
江苏连云港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出口外贸堆场堆满了等待装船的出口货物
中国回击美国丢了“面子”输了“里子”
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的互补和竞争并存。中国人讲究“和气生财”,而美国似乎在损人利己的路上越走越远,并因为一时的得利而沾沾自喜。
商务部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李健表示,中美双方摩擦频繁发生,有的可通过双边协商能够解决,有的会通过WTO来裁定。美国对中国频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其根本原因还是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
中国曾因“反倾销”吃过亏,但“吃一堑,长一智”,中国在应对反倾销调查时已能从容应对。中国商务部的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打包”起诉美国反倾销时,中国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主动起诉案件12件,除轮胎特保案外,其余11件都取得胜诉。
此次反倾销诉讼历时3年,涉案产品既有工业产品,比如油井管、铝挤压材、金刚石、铝片等,也有太阳能电池(板)等新能源产品,还有暖水虾等农业产品。商务部条约法律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对这些诉讼的案件“有胜算的把握”,“打包”起诉主要针对美国商务部在反倾销调查中存在共性的体制性错误。
专家指出,此次世贸组织报告,对于维护中国企业利益、自由贸易以及公平竞争有积极作用。同时,相关裁决结果将一并构成“先例”,或将有助于中方今后在国际贸易争端中遇到同类问题时占据主动。
此次胜诉,中国不仅挽回了高达84亿美元的大生意,也是对美国以“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一次有力回击,让美国丢了“面子”也输了“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