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全额上网分布式光伏资产是目前的分布式的主流,而从长远来看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才是真正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的特点:更加依赖于用电主体的资质;相关各方存在互相不信任;缺乏行业共同认可的标准化体系;相对集中式电站规模小,太过分散;整个生命周期长达25年,运营周期过长……导致在发电侧和用电侧的信息不对等,严重影响了规模化发展。
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电站资本方则表示,基于上述难点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的资产证券化也呈现出显著的特点:现金流来源是来自用电主体的电费支付、政府补贴及脱硫煤电价,用电主体的资质远低于电网;项目规模小、风险分散,更符合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念。然而由于还款来源来自于用电主体,导致在资产风险评估中不得不引入对该主体的评估——而这才是分布式光伏资产证券化遇到的最大难点,同时也是分布式光伏这类资产被金融机构等财务投资人广泛认可的难点之一。
而从国外经验来看,资产证券化的最终方向是实现“真实出售”。就是通过法律上风险与原始权益人互相隔离的特殊目的实体(SPV)实现资产的“出表”,这也就意味着实体资产及实体企业的融资真正实现了“去主体化”,实体资产从一种“难以变现、分割、流通的专有资产”变成了“可变现、可分割、可流通的通用资产”。这也就意味着,分布式光伏要在全国范围内迎来规模化发展,资产证券化是未来的必然方向,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资本的财务“退出”机制就成为重中之重。
作为基金首试分布式光伏的代表,招商银行产业基金负责人成佳俊宣布,招商银行产业基金通过与分布式光伏专业化平台光伏亿家进行深度合作,彻底解决分布式光伏项目从融资到财务“退出”。为了保障这个“退出”,光伏亿家专门推出“互联网+”平台模式,在新模式下,每一个进入该领域的托底方都将在一套科学而严谨的标准化体系鉴证下完成对项目的开发、承建及运营,大大降低了托底方的风险,彻底破冰分布式光伏所遭遇的信任难点,让那些质量好、收益有保障的优质电站真正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交易主体,从资本端打通分布式光伏模式创新,分布式光伏项目成为随时能够变现的硬通货,进而迎接分布式光伏的全面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