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记者从国家电投在6月27日在广东珠海召开的国际化发展工作会上获悉,国家电投首任董事长王炳华在谈及公司“走出去”的问题时提醒:在谈判工程项目签约阶段,底线是保收益、控风险,一时谈不下来,可以慢慢谈,但是不挣钱、挣吆喝的项目绝不能干。
电力行业的两大特点是:一是投资额大,大型的火电、核电项目动辄百亿;二是项目周期长,电力项目的周期一般需要几十年。
6月15日,中国电力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大会暨国际产能合作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程建林在出席会议的致辞中表示,去年以来,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国际产能合作重点行业,电力国际产能合作成效显著,一批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但他同时指出,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步伐仍需加快,潜力仍需释放,水平和能力仍需提升,秩序仍需规范。
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2015年,中国电力行业不断优化升级,核电、火电、风电、水电、光伏发电出口步伐不断加快,直面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火电为例,国家电投、华能集团、大唐、国电等五大发电集团在2015年继续进军海外。数据显示,2015年6月,中国火力发电出口交货值303686.00千元,同比增长150.92%;2015年1-6月中国火力发电出口交货值1771916.00千元,同比增长651.24%。以60万千瓦机组为主力的火电出口机型,遍及印度、印尼、土耳其等新兴国家迈开了中国火电设备技术“走出去”的步伐。
中国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力装备制造大国。2014年,电力装备制造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超过5万亿,主营业务收入5.33万亿元,实现利润3112亿元,进出口总额1649亿美元。
随着“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中国将通过合作投资推动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方面的合作将立足于能源项目、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领域,电力装备可能以整套设备甚至工程总承包、项目运营的形式出口,未来电力设备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国家电投在日本大阪南港的光伏项目
2015年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走访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时提到要消化国内过剩产能,实现电力设备走出去的目标。而火力发电是中国目前国内产能相对过剩的产业,并且国际煤价稳定,“走出去”将大幅度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国内火电装备出口,带来强劲增长点。
经过多年发展,电力装备制造业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加工制造能力强,价格优势明显。中国已经在大型发电机组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发电、输变电设备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差无几,部分产品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电企在“走出去”的另外一个主要是优势是资金。“不管是电力行业、采矿行业,一般来说,有能力承建大项目的都是国企。国企本身具有很多竞争优势,它能享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尤其是一些政策性的银行会给出一些比较低的政府贴息贷款,这就为国企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化的成功例子不少,但是失败的例子同样也不少。最近几年的经验证明,由于个别企业国际化战线拉得太长,急于求成,偏离了企业的战略规划,超出了企业的实际能力,脱离了企业的风险管控,最终把自身陷入了泥潭。
王炳华在会上举例,过去的教训证明,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不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基本规则,不了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基本形态,盲目进入,这是“走出去”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王炳华看来,要成功“走出去”,就要融入到目标国的社会和市场当中去,适应当地“游戏规则”,尊重当地民俗文化,企业在海外要“入乡随俗”。
此外,王炳华还认为,企业还面临着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文化融合风险等内部风险,这些风险集中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一个芬兰EPR核电项目拖期,就可以把跨国核能企业阿海珐拖垮,不得不变卖资产来自救。”
第一财经记者在国家电投上述工作会上了解到,作为中国电力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国家电投在国际化发展上的总基调是,“坚持稳中求进、持续发展,成熟一个、推进一个,不做则已、做就做好。该工作会的主题是落实集团“十三五”国际化发展规划,抓好境外项目的实施。
国家电投在土耳其的阿特拉斯项目
2015年7月15日,国家电投正式在京举行揭牌宣布成立。国家电投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组而成。国家电投资产总额7223亿元,员工总数近14万人,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资产的综合能源企业集团。
整合后的国家电投境外业务范围覆盖日本、澳大利亚、马耳他、土耳其、巴西、南非、缅甸等3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电力项目投资、技术合作、工程承包建设等。国家电投旗下拥有7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2家香港红筹股公司和5家内地A股公司。
记者在会上获悉,一年来,国家电投对外投资并购取得重要进展,太平洋水电公司和特拉格风电公司完成收购,CAP1400自主核电技术“走出去”深入推进,海外电力工程承包不断扩大,海外公司和13个驻外办事处已建立并部署到位。“总的来看,集团国际化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