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机施分公司“顾红凯创新工作室”被上海市总工会命名为市级“创新工作室”以来,在顾红凯的带领下,工作室涌现出一批国家级QC成果和上海市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其中也培养出许多青年创新人才,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人才孵化基地。
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为确保创新工作室长期有效的运转,工作室建立了全面的管理制度,使工作室的学习交流、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工作室台账制度的建立,使创建工作、创新成果和成员发展做到了有据可查。为保证今后创新工作室整体水平始终能保持上升的态势,工作室建立了评估制度,每季度由工作室主要成员对自身建设情况进行定期自检。
做好青年人才的传承。创新工作室在传授创新经验和技巧的同时,实施人才培育工程,提升员工的操作技能与创新意识,为各施工项目输送技术人才,拓展工作室新内涵。工作室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活动,通过创新工作论坛、多媒体课件教学等方式,进行“传、帮、带”。工作室团队在自己的带领下编制了多个培训课件,如《起重作业现场实用数据计算》、《起重机安装常见问题》等等,学习效果直击重点。工作室还创新开展了“一周一堂课”和“一月一小考”活动,充分发挥了工作室的“造血”功能。
孵化出一批科技成果。在近年的上海电建“五小”成果发布中,创新工作室骨干倪伟君崭露头角,他完成的《攻克西门子直流调速器应用》、《减少施工照明误工率》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攻克西门子直流调速器应用》曾荣获全国施工企业一等奖。工作室对新入职大学生进行技术培养的同时,更使他们感受到了创新氛围,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如今,创新工作室已然成为青年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摇篮,而这种培训模式也成为了入职培训的风向标。截至目前,多名新入职、轮岗实习大学生参加了工作室的培训,为他们日后在岗位上建功立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创新永不止步,作为一名电建青年,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忘初心,带领这个青年团队,用新时代的创新精神更好地投身“十四五”的转型升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