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雄安,冬季的寒风刚过,依然寒气袭人。
太阳已流转到地平线以下,由中国水电八局承建的南拒马河项目气盾坝施工现场上却是机器轰鸣,热气腾腾,一派忙碌的景象。和大伙儿一起忙碌的,还有一位戴着安全帽、浓眉大眼的年轻人。
他手里拿着纸和笔,时而凝眉沉思快速记录;时而又一路小跑,督促施工队伍,眼角眉梢,俱是急切和牵挂。
他,就是雄安南拒马河项目生产副经理张卫。
“要做就做最好”
“太忙了,请多担待。”他向笔者伸出手,突然想起刚刚才摸过带泥土的工件,赶忙又把手缩了回去,不好意思地笑了。
今年三十出头的张卫,标准的国字脸,长相粗豪,第一眼会觉得他是标准的北方汉子,事实上却是南方人。出生湖南浏阳的他,在青岛理工大学完成了四年的本科学业,自称“大学校园的熏陶,北方不一样的人文气息,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品格。”这也是他为何看起来很“北方”的重要原因。
深入交谈,发现“南人北相”的张卫又是深思而内敛的。技术员出身的他,2011年入职八局,2014年就加入了铁路公司,思维缜密行动果敢,属于“人狠话不多”的那种人。话不多是因为工作太忙,“人狠”则是形容他做事的风格。最近一个月,每天晚上他都跟着施工队伍加班,他说:“现在气盾坝是施工进度不够快,要赶上业主要求的工期考核节点,我多到现场看一下,这样心里才踏实。”
当晚的碰头会上,他和现场的工区人员反复强调:“现场要保安全、抓质量,不能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放松要求,南拒马河项目是铁路公司进入雄安的首个样板工程,马虎不得,必须认真对待,对自己要狠一点,不狠出不了成绩,也难以回见江东父老!”
心气很高的张卫,从青岛到深圳,再到现在的雄安新区,无论做技术还是搞管理,口头禅就是“要做就做最好”,行动上更是坚决不打折扣,达到目标方才罢休,对自己足够严格。初到八局时,作为刚刚毕业的职场新人,他只求在一线现场学习经验,将大学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进行检验,再苦再累的工地现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后来搞基层管理,他发现理论沉淀不足,于是在工作之余学习充电,补充理论知识,并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总结,让自己得到快速提升。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他更觉得责任重大,需要加倍付出努力,于是每天坚持学习,工作忙完回到项目部后还经常挑灯夜战。
“德行要与自己的岗位相匹配,你要管理别人,首先自己要足够优秀!”面对笔者他坦露心迹。
“干事业就要这股劲”
因为“够狠”,张卫的履历表闪闪发光:2013年度荣获工程局技术管理先进工作者,2016年入选工程局“第四届鲲鹏杯百优十杰”,2018年的《超大跨度连续梁拱桥综合施工技术研究》项目荣获铁路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但成功总是那么不容易,这就注定了张卫的付出要比常人多很多。去年9月到雄安南拒马河项目任生产副经理以来,张卫倍感现场推进不易,当地需要协调的关系复杂多样,所有的一切,对年轻的他构成新的挑战。
“怎么办?没有其他办法,自古华山一条路,只能是知难而进,战胜挑战。”初入雄安的头一个月,他每天都在思考工作中的不足,从当地政企和村民、施工队伍角度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各方需求,寻求解决问题之道。苦心人天不负,他的精诚努力得到了回报,因征地问题阻挠施工的当地村民没有了,项目前行的障碍被一一扫清。
“狠一点是好事,干事业就要这股劲!”项目部的同事们对他由衷钦佩。
从气盾坝导流渠开挖、围堰截流,到基坑回填完成和闸室底板首个垫层浇筑;从地面清表、土方开挖,到首个苗木种植完成。项目工程的建设过程,张卫对每一个环节、流程和部位都全身心参与和投入,已经完成的施工部位,安全、质量管控张卫都力求最好。项目的稳步推进凝聚了全体干部员工的辛勤汗水和劳动。而张卫想起这些并不久远的事情也激情满怀:“认真做事的日子最难忘!”
“发展还要靠自身”
在他看来,有责任心是帮助他进步的关键:“现场施工不能有半点马虎,保安全,抓质量是生产的关键,塑造良好的品德对自身的发展是很有益的。”
当笔者问及在哪些方面做的努力,才有今天好的结果时,他保持着足够的谦逊和低调:“人都有懈怠的时候,但我相信付出终会有收获,对自己要求高一点总是没错的,不管什么年龄段,都应该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把自己的手头工作做好。”
谈及未来,他的言辞简单而执著:“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修养,干好本职工作,为公司做更多贡献。”
说起湖南老家,他坦言“一年回家的机会很有限,想家了就打电话或者视频聊天。”而当事业和家庭出现了矛盾,他会先反思自己的不足,然后静下心来找个时间,再与家人沟通好。在他看来,家庭是大后方,稳固了才能更好的放手工作。
业余时间他非常喜欢体育运动,打篮球、跑步都是闲暇时光的最爱,“磨刀不误砍柴工,工作之余多锻炼身体,早起跑步会带来一天的工作好状态,所以也建议大家养成锻炼的好习惯。”谈到此处,他开心地笑了,坚定的眼神里,透射出期许和希望。
在雄安这片热土,八局好儿郎们也正在用炽热的心与热血的青春,建设着一个正在崛起的“东方特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