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振远的十年

水电基础局 发布时间:2021-05-06 12:16:54 作者:倪新欣

“喂,校长您好,我是益西次仁的姐姐,他现在学习怎么样了呀?次仁妈妈身体还好么······”

女儿李金珂正关心藏族弟弟益西次仁的情况,电话的另一端是西藏尼屋乡小学校长,李振远就坐在女儿对面,细心地听着次仁最近的变化,当听到次仁生活越来越好时,脸上总是难掩喜悦之情。这些年来,他一直牵挂着益西次仁,牵挂着他曾经工作十年的地方——西藏。

三年前,他了解到藏族小男孩益西次仁家庭困难,加上母亲生病,给这个藏族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在和家里商量之后,决定每月为益西次仁提供五百元的生活补助,帮助他顺利完成学业。现在,益西次仁几乎成为他与西藏的感情纽带。

这通电话勾起了“老水电”李振远以前的十年建藏回忆。他的脑海中一一浮现出曾经参建过地水电工程,那亲切深刻而又难忘的情形恍如昨日。

天边之乡的来客

2003年,正是而立之年的李振远第一次来到西藏,参与直孔水电站的建设,自此开启了他长达十年的高原之旅。

直孔水电站是西藏“十五”期间开工建设的重点工程,位于西藏墨竹工卡县,这个有着“天边之乡”美誉的神秘之地,在县城以北30多公里。在去往工地的路上,漫天飞沙、山路崎岖蜿蜒、草色荒芜景象把他们从美好的憧憬和期待中拉到现实中来。

“呜呜,呜呜呜······”陷入泥地的车好像在疯狂地咆哮,然而不管油门轰得多大,车轮就是死死地被泥地咬住,纹丝不动。

“……”此时完全听不懂的藏语从远处传来,在远处修缮道路的几个藏族同胞主动走过来帮忙,几经忙活,方才脱困。一行人很是感激,由于语言不通导致的交流障碍,用手比划着表示感谢,一方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一方爽快地挥挥手就匆匆离去。

这次的雪中送炭让初进藏的李振远感受到来自藏族同胞的温暖,然而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入藏之旅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你在那边怎么样,高原反应严不严重呀”?妻子每次来电话时关切的语气让李振远选择报喜不报忧。

他是第一批到达项目的职工,没安装玻璃、没通水电的活动板房宿舍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满天的风沙、严重的高反、频繁的胃痉挛更是让他步履维艰。但是这些困难都没有将他打退,没有电就用蜡烛照明、没有网络就翻阅专业书籍查资料、晚上没有娱乐活动设施就看窗外野狗打架…项目营地建设和现场临建施工在坚守中有序推进。

2004年的春节是李振远过的最难忘的一个年,工期紧、任务重、回家路途遥远等因素导致李振远很少有时间能回家探亲。当得知爸爸连春节都没有时间回家的时候,上小学三年级刚放寒假的女儿毅然决然的背上小书包踏上了陪父亲过年的进藏之旅,由于妻子工作忙没时间,他11岁的女儿第一次尝试自己坐飞机。

“当时项目上有事脱不开身,我还是托出去办事的同事将女儿捎回项目部的。”每每回想起自己在女儿成长过程中缺失的陪伴,李振远都觉得十分愧疚。工程人的孩子早当家,刚满11岁的女儿已经多次在寒暑假期间到项目一线陪伴不能回家的父亲,也早已适应忙碌且物资匮乏的项目生活。每天晚上李振远从工地现场回到项目宿舍时,懂事的女儿已经帮他收拾好房间、洗好衣服、打好饭,边写作业边等他回来。同事们羡慕的目光、赞扬的话语让他倍感自豪,来自家庭的温暖与支持给了李振远前进的动力。

从质安部主任到项目常务副经理,特殊的施工环境让李振远积累了大量的施工经验与专业知识,迅速成长为项目中流砥柱。直孔电站项目的高效履约也为公司拓展西藏市场奠定良好基础,在办理直孔电站项目竣工结算期间,西藏水电勘测设计院向基础局抛来橄榄枝,协助设计院共同做西藏林州先平措水电站防洪堤修复工程设计并承担施工任务。

随着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这个天边之乡的来客已经习惯了高原工作环境,深深感受到西藏魅力和藏族同胞的热情,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投身到西藏建设中去。

“老虎嘴”里拔虎牙

“拔出来了!拔出来了!接头管拔出来了!”

当最后一根接头管拔出来的那一刻,现场工长激动地喊道。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瞬间让整个老虎嘴电站坝基防渗墙项目施工现场都沸腾了,身为项目经理的李振远忍不住掉下眼泪,压在心头三个月的巨石终于落地了。

老虎嘴电站坝基防渗墙项目位于西藏林芝市巴河桥镇,施工平台平均海拔在3300米左右。对当时的李振远来说最难的不是高海拔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而是当地复杂的底层条件给施工带来的阻挠。该地地层为崩积、坡积层,孤漂石密集,常常出现探头石,存在大量架空地层。而设计防渗墙最大深度达80米,孔型控制难度高,工程施工初期经常出现漏浆、塌孔、卡钻、埋钻等孔故。当听到两根接头管被卡在79米处发生铸管这一消息时,整个项目部仿佛被一片阴云笼罩住了。

“当时没人觉得能拔出来,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将这么深的铸管成功拔出来的案例,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回忆当时的情景时,李振远笑着说道。

解决这项难题在当时来说如同摸着石头过河,为了尽快把接头管处理上来,李振远每天带领几个技术骨干研究、试验各种处理措施。从亲自设计处理工具、打捞器具、编织钢丝绳套到组织各种方式的爆破等,李振远几乎将当时能想到的方法统统尝试了一遍。传统处理孔故的方法显然不适合这两根深处79米深处的顽固性接头管,李振远深知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必须突破固有思维,向更高峰勇敢挑战。当时其他项目冲击钻机正常带的重锤重量为4.5吨,为了将接头管顺利拔出,经过反复计算、实验,李振远决定大胆采用冲击钻机带十吨重锤的方式处理孔故。

“李总,冲击钻带十吨重锤这件事在咱们公司可是首次尝试,一定得有心理准备。”施工经验丰富的现场技术人员小声和李振远说到。

当时汶川地震刚过去没多久,项目上很多职工都是四川人,李振远一边解决施工难题,另一边还要安抚职工的心情,保障工程施工有序开展。身体、精神双重压力让李振远决定放手一搏。他每天白天几乎都会守在施工现场,亲自盯着孔故处理,晚上经常还要到现场三五次查看处理效果、解决遇到的难题。经过三个月不分昼夜的不懈努力,终于将最后一根接头管拉出槽孔。

“振远,你这是“老虎嘴”里拔虎牙啊!”听到成功拔出接头管的消息,公司领导给李振远通话时这样讲道。

你的十年 我的十年

“老李,旁多水利枢纽灌溉输水洞工程通水啦,十年了,这个咱们一起奋斗过的工程建设终于圆满完成啦。”

当老同事的声音从手机中传出来时,李振远的第一反应不是兴奋、激动,而是下意识的去看了一眼电脑旁的台历——2019年12月1日,回想自己2009年在工程刚开工时就去到旁多项目,可不是已经十年了么。

深孔聚能爆破装置试验成功、97米处被铸死的接头管被顺利处理上来、主体工程竣工,无数个难忘的瞬间如幻灯片一般在脑海里翻转。

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23个重点项目之一,是西藏自治区“十一五”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其工程建设是西藏自治区和平解放以来地质条件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综合效益最为显著民生水利工程。

在旁多项目期间,李振远先后担任工程部主任、总经理助理、生产经理等职务。在海拔四千多米的旁多项目施工现场,他牵头研制出深孔爆破装置,解决了深孔孔内爆破难题及深孔预爆难题,大大缩短了卡钻、卡斗处理时间;凭借在老虎嘴水电站“黑色三个月”中积累的经验,成功组织了97米深接头管铸管处理,用时仅20天,保证了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凭借自己多年高原地区施工经验,成功解决了浓浆条件下深孔气举反循环清孔困难的问题,改进了浅孔气举装置。

期间,李振远参与施工的防渗墙槽段最大深度达201.4米,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同时他参与编写的《超深与复杂地质条件混凝土防渗墙关键技术》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并荣获两项专利。

十年的建藏历程给李振远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看得到的是被强紫外线晒黑的皮肤以及公司、集团、业主等各方授予的多项荣誉证书,看不到的是十年间他与西藏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以及他身上慢慢沉淀下来的老西藏精神,这种精神引领着他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砥砺奋进。

十年时间不短不长,正好是一个时代的长度,也是一个平凡的水电人用青春热血参与西藏建设、用拼搏奋进助力西藏发展的十年。

李振远在工地研究图纸

李振远(左3)在藏族同胞家中做客


李振远一家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