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最美一线员工】张马龙:刻写在心里的丰碑

水电十五局 发布时间:2021-06-07 10:27:10 作者:宋婷

张马龙有个习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习惯独自到工作面上走一走,回顾修建工程时候的艰辛,告诉自己,只要不放弃,总会有办法。可以说,攻坚克难的水电十五局人扎根边疆干工程,成为了张马龙刻写在心里的丰碑,鼓舞、激励着他成长,走出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拼搏的丰碑—敬业

刚到新疆伊利北岸干渠施工现场,张马龙真正见识了“六月飞雪”的场景,远处的雪山上飘着白雪,融化的雪水流淌在伊犁河中。

伊犁河北岸干渠工程为渠道工程,渠线全长11千米,有排洪涵、公路涵、渡槽等混凝土交叉建筑物共32座。

通过学习专业,了解现场实际,他意识到渠道线路绵延,混凝土施工、土方开挖、征地移民等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员投入,而项目人员分散严重,便主动请缨,承担6千米渠道上10座交叉建筑物的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等施工管理。

张马龙回忆说:“在冰冷的河水中拿着铁锹进行围堰施工,虽然穿着雨靴,脚还是冻得抽筋”。

除了温差大,地处河谷的伊利河最大风力可达八级,每天醒来,活动房里、被子上、脸上都是沙子,洗把脸,拍拍土,张马龙和同事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每天一起又走向现场。他们只想北岸渠早日通水,为新疆人民献上清泉。

白天在施工现场,张马龙身先士卒,带领工人们在工作面上抢时间。晚上在办公室研究图纸,规划第二天的施工内容。张马龙主持的10座交叉建筑物的所有施工内容提前30天完工,为渠道土方填筑的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

这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不由得对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肃然起敬。

热血的丰碑—钻研

张马龙思维敏捷,脑子灵活,碰到施工困难和技术难点,千方百计攻难克艰。他用“以技术为先,立品质为根”要求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走到哪里技术管理工作就落实到哪里,“左手包,右手尺”是他的工作写照,“较真”是大家给予他的评价。

在新疆库木苏水库项目,最大的难题是库木苏水库采用土工膜防渗方式,库盘土工膜上部覆盖有50厘米粘土和50厘米盖重弃料,覆土厚度较薄,不能采用传统的大型设备膜上卸料,装载机摊铺模式,会对土工膜产生碾压破坏,由此张马龙带领技术团队专门设计螺旋覆土机进行土工膜上部的覆土施工。

作为防渗体施工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为确保覆土试验的顺利进行,张马龙负责试验并制定相关方案,2020年4月,在试验前连续奋斗20个日夜做参数分析,研究可行性方案。

试验时,严格按照原定计划方案进行,张马龙密切监测卸料强度、螺旋杆转速、设备行走速度等关键参数。2020年5月中旬,经过2天的规范试验操作,各项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螺旋覆土机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和填筑设计规范要求,该款设备设计质量良好。

独立设计的螺旋覆土机试运行顺利通过试验,至此库盘土工膜上部覆土工序施工工法正式确定,在科技创新丰硕成果的同时,完成了库木苏水库工程库盘土工膜施工前期准备。

在试验成功的一瞬间,项目部的同事们流下了激动了泪水。2020年9月水库大坝二期填筑提前5天完工,2021年6月水库项目大坝三期填筑提前6个月完工。

发展的丰碑——传承

张马龙注重个人素质提升,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工作,他不断学习汲取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业余时间学习并取得了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执行资格证书。

在自身专业知识储备不断提升的同时,他用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和“阳光思维”,积极应对工作,处理人际关系,尊重领导同事,协助配合团队,主动帮助同事。

作为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张马龙对项目上新加入的年轻技术人员真诚教导,通过识图,读规范,给新人下任务、压担子等多种形式促使年轻技术人员成长。

打好基础后又传授他们相关工作流程、如何处理工作关系等内容,把自己的学识、经验毫无保留的教给新人,使新人快速成长,并在项目挑起技术重担。实现了人才培养的“传、帮、带”,提高了项目部的技术管理水平。

他将一腔热血浇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用刻苦勤奋铸就业绩,他以尽心尽责展示风采。他说:“自律,自强,自信是我的性格,也是我坚持的信条。纵然前路漫漫,我仍初心不改。”

他用美好青春坚守在岗位,昔日的职场“小白”已蔚然成长为职场上的一颗耀眼新星,他就是那个人群中让人一眼就看到的大高个——张马龙。


工作中的张马龙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