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一带一路故事】朱拜尔与亚兴远方的“家”

水电五局 发布时间:2021-08-16 15:29:05 作者:赵子龙

炎炎烈日在沙特阿拉伯上空肆虐,空气中的湿度伴随着阵阵水雾使得眼镜上变的浑浊不清,虽然此时已值立秋之际,但每日依然攀升的高温也让人愈发难以忍受。紧靠波斯湾海岸沿线的沙特国王港项目一处营地下,天刚蒙蒙亮,闷热的空气让人昏昏欲睡不愿醒来,隔壁的房间还不时传来呼噜声,凌晨4点左右,伴着门外一阵呼啦啦的拖车声,两个年轻的孟加拉外籍小伙推着板车匆匆走进了营地厨房,又开始了他们新一天“文化交流”般的工作。

相距虽然遥远,但美食没有距离

在一个硕大的铁皮厨台面前,23岁的孟加拉国朱拜尔(Jobayer)厨师正熟练地把一块揉搓厚实的面块拉成不同风格的形状,有宽的有细的,用手拉出的面条形状、宽度和韧性均不相同,在揪扯掉多余的面团后,亚兴(Yeasin)趁着韧度赶紧丢入已经烧开的锅中,转身去备置汤料,这一条流程可谓是一气喝成,而站在一旁的中国师傅老马已经认可了他的操作。而在铁皮的另一端,22岁的孟加拉厨师亚兴正带着戴着一次性的塑料手套,认真的地将揉好的面团切成块状。若不是亲眼所见,你可能还无法相信这两位外籍朋友能将中国拉面的厨艺学习的如此精湛。

其实早在一年以前,我们的两位外国“厨师”还只是帮厨,平时的工作也就是辅助中方师傅做好每日的三餐,很少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洗碗房里度过。不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尝到中国美食的味道后,这两位小伙一发不可收拾的迷上了它。每当饭点时间中方人员打完菜品后,他们便会拿上饭盒打上一份回到屋子里吃,吃着吃着,渐渐这两个家伙又动起了“脑筋”,“这光吃不行,我要学习中国菜,我想回到我的国家时,也能给我的朋友、亲人也做上这么一份美食!”在坚定了决心后,朱拜尔和亚兴终于鼓足勇气向中方厨师马师傅与李师傅开了口,不过碍于语言不通的障碍,马师傅还以为这两人要辞职呢,心里还直纳闷,这好端端的啥情况啊?好在经过手势以及潦草的几个单词的帮助下,一直看着他们比比划划的马师傅总算是明白了他们的意图。

“既然想学那就学吧!”马师傅心里也想的干脆,于是一场没有书面师徒签字文件的协议就这么定了下来,两个不同国家的美食文化也在此时有了首次交汇。此时让我们再回到开头的一幕,看着正在忙活朱拜尔,是不是这个故事又多了另外一种含义呢?

用梦想树立造目标,用努力追寻方向

23岁的孟加拉小伙朱拜尔来自Meherpur(梅黑尔布尔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据他的讲述,自打小以来,他的家中时常因为贫穷买不起粮食,最困难的时候一天只能吃两顿,因此珍惜粮食的思想便早已根固他的内心,加上自己有3个兄弟姐妹,自己作为一个男性就不得不得早早的出来四处打工。其实早在来到中国电建沙特国王港项目时,他就已经在海外漂泊了5年。这期间,他干过洗碗工、清洁工,也曾干过垃圾回收员,20岁出头的年纪就已在生活中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因此在厨房中学习的日子,朱拜尔显得格外的勤奋,这也使得他深受马师傅的喜爱,手把手的教会他如何去颠勺、配料、掌火,两个不同国籍的人在借助了企业的机缘巧合下成了师徒也亦是朋友。朱拜尔曾说过他的志向是做一名大厨,能够拥有一家自己的餐厅,能够做出各种不同的美食,尽管这个目标还在对他来说还似乎有些遥远,但是一旦人有了目标那么他离成功便有了距离,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相比对朱拜尔,亚兴的经历就比他好了太多,22岁的亚兴出身于一个厨师家庭,父亲一直在首都Dhaka(达卡)的一家酒店后厨里上班,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亚兴也在长久以来的生活中向父亲学习了不少当地的特色菜品,其中便有传统美食皮塔饼(Pita),这个美食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烤制过程中,面团的中部会鼓起一个大包,因此也被戏称为“口袋面包”,内部可以添加牛肉、蔬菜、果酱啊一类的馅儿类,咬上一口十分的酥脆爽口,每次说起自己拿手甜品,亚兴都十分的骄傲。

青春时的叛逆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亚兴当然也不例外,因为父亲的严厉,亚兴时常因为贪玩儿被父亲数落自己的未来都感到气愤,他觉得父亲什么也不懂,他只懂得怎么样去与食物打交道而忽略他的感受,他当时不明白有的时候一个男人为了养活一个家庭却不能同时顾及到其他方面。又一次争吵过后,一气之下的他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去养活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便离开家门自谋生路,后来的他对于当时的这个决定还感到了后悔与幸运。2019年开始,沙特国王港项目陆续向各国招收第三方劳动人员,而在还处于沙特苦苦寻找工作的亚兴正好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他便被招入了厨房帮助。一年以来的时间,乏味辛苦的工作使得亚兴逐渐明白了生活的不易,特别是当他看到中国师傅老马在厨房每天做菜被汗水湿透的衣服时,他也体会了父亲多年来的感受,“如果我再见到父亲,首先,我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说一句抱歉。”亚兴说道。

这里就像是我另外一个家

在中国食堂马师傅与李师傅一年多来的共同帮助下,现在的朱拜尔和亚兴已经能够独自做一些中国美食了,例如兰州拉面、土豆烧鸭、凉拌鸡等等。记得一次当我问道马师傅这两位小伙的情况时,马师傅骄傲的说道:“嘿,你别说,这两小子进度还真的挺大的,现在都不用我在跟前盯着也能自己掌勺了!” 没有了师傅盯梢的朱拜尔和亚兴也没有过于的放松,现在在他的手机Youtobe视频软件里还存有不少的中国菜品制作视频呢,看来学无止境对每一个爱好学习的人都是一样。

当亚兴和朱拜尔在谈及在中国企业上班时的感受时显得十分感慨,他们觉得自己特别幸运的加入了中国电建的这个国王港项目大家庭,“我十分感激中国企业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来自中国厨师马师傅与李师傅给予了他们很多的帮助,他们也在后厨中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使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在这里我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我很感谢我的师傅,并且很高兴能在这里上班,中国的朋友十分的友好!这儿就像是我的另一个家一样!”朱拜尔高兴对项目部的记录员说道。真巧对应了那句,无心插柳柳成荫,朱拜尔与亚兴的中国文化缘分还在国王港项目上继续延续。

生活有时就如同柴米油盐,酸甜苦辣都在尽在不言中,即使是小小的厨房中也能有着一个文化故事。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机缘巧合下,在沙特国王港项目这个小小的世界里,碰撞出了不仅仅是跨国的师徒情缘与交流,也实现了跨国文化般的传承,它让中外文化在交流中联结起世界,也联结起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