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5点,和林格尔县塔克村的清晨格外寂静,内蒙草原上的星星依然闪耀,绵延的群山静谧安详。两公里外的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1号隧洞现场,洞内洞外,灯火通明,人影匆忙。
用时仅8个月,水电基础局克服了地层复杂、作业面狭窄、冬季低温等多重困难,成功打通了这段拯救岱海“生命通道”的“咽喉”,正在向着完成隧洞全面衬砌发起最后的攻坚。
引源头活水,筑绿色长城
岱海素有“塞外明珠”之称,位于内蒙古生态保护核心区,是调节、改善周边环境的宝贵水域,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岱海湖面急剧萎缩,入湖水量减少,水质恶化,湖岸盐渍化、沙化。
“引源头活水,筑绿色长城。”2018年、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包括岱海的“一湖两海”生态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切实抓好落实。岱海应急补水工程应运而生。
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黄河干流引水,穿越内蒙两市三县,长达132公里跨流域调水,到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修复整个流域水生态,将从根本上拯救岱海。
1号隧洞主洞长3.74公里,城门洞型断面,2米宽,2.2米高。位于整个工程中间节点的“咽喉”处,是连接二级压力管线和一级重力管线的重要节点,直接影响着黄河水能否如期畅流输水管线,解岱海“干渴”。
前期策划时,项目团队邀请公司技术专家,仔细研究讨论了施工方案选择、设备选型,吸取先进施工经验,避免“走弯路”。
搭设管棚加固洞口,洞内超前小导管注浆,开局良好。为加快开挖进度,项目团队“多点开花”,打通3条支洞,开辟5个工作面同时掘进,一举加快了施工进度。
前期地质勘察显示,隧洞内围岩为最差的Ⅴ类,多数为破碎带、全强风化带,夹杂很多碎块体。
实际掘进发现,围岩状况比这还要糟糕。黄土,自稳能力极差的黄土大量出现,对掌子面造成重大安全风险。
“围岩那么差,怎样避免坍塌?”“看这个洞内围岩情况,得挖到什么时候啊。”2020年11月开工后不久的技术例会上,项目团队抓住软弱围岩这个“牛鼻子”,专题讨论优化施工方案。
“既然黄土隧洞不能爆破作业,我们就改进开挖方式,铣挖机的挖机头交替使用。”项目经理陈亮总结团队发言,确定了总体方向。“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遇到岩石地段,用滚轮形挖机头;而遇到土层时,马上换成铲形挖机头,从而“对症下药”,各个击破。
为了及时跟进支护,避免掌子面坍塌,项目团队继续优化工序。主洞内设置避车洞,前一辆运输车载着支护钢拱架进洞,拉着渣土出洞。后一辆运输车在避车洞等候,继续输送钢拱架,既保证了“钢拱架支护—打入锚杆—喷锚支护”的连续作业,还解决了渣土二次倒运影响效率的问题。
隧洞地质复杂,这个最大的难题得以解决,每张脸上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此后,进尺每天都在安全高效地向前延伸,经过8个月的苦战,终于在今年7月27日全线贯通。
当好质量官,严把质量关
“大家要各司其职,主动加强督导帮扶,及时掌握现场情况,解决‘急难险重’问题。”陈亮带着项目班子成员,白天深入到施工现场蹲点,晚上立马开碰头会,认真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过程、抓细节、抓管理”,这是陈亮一贯的工作作风。
“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了项目流把汗!”项目工程部主任韩超经常以这句话为自己加油,也为同事们鼓劲儿。
设计图纸滞后,他积极主动与设计院联系沟通。图纸一拿到手,就认真研究,奔波在项目部、设计院与工地之间,及时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
每一道工序开工前,韩超都组织技术交底,让每一个一线人员明白工艺流程和控制要点。“得静下心来,埋头苦干,才能出成效。”白天,他忙碌在施工一线。晚上编制工程资料和技术方案,经常到十一二点,甚至凌晨一两点。
“我们制定了各节点详细的施工计划,倒排工期,精细到日,确保计划完成,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管理体系。”项目工程部技术员孟庆超结合工期要求,每周对施工计划运行情况全面分析安排,做足了保障措施。
凌晨4点,当大家还在甜美的梦乡里熟睡时,测量专业出身的项目总工程师王睿已经背着测量仪器进洞了。
测量数据精确无误,施工过程才会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王睿为此日复一日,风雨无阻。“最幸福的事就是睡个懒觉,但现在施工环境复杂,我一定要站好自己的岗,不能有半点差池。”
“等到工程结束,我要睡上三天三夜。”他凭借吃苦耐劳的实干,确保了施工进度有序进行。
“精准”,是项目部每一位员工所追求的。大家践行着“工匠精神”,把“精准”当成习惯、形成自觉。从大局着眼,在“具体”和“细节”上下功夫,像“绣花”一样把每项工作都做到最好、精益求精。
28,30,33,14,39,25,148,61,94……这不是什么密码,只是一组普通的数字,一组来自原材料的取样送检数据。
——水泥28组,砂30组,碎石33组,中石14组,钢筋39组,工字钢25组,砂浆试块148组,喷射混凝土试块61组,混凝土试块94组。
“我必须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确保每一组原材料现场取样检验合格,这样我心里才踏实。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项目质检员王卓然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欣慰而自豪地笑了。
“小李,有一批材料凌晨1点到现场,请负责验收。”隧洞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种类多达上百项。一不留神,就容易出现材料漏报、送货不及时,影响工期。项目物资员李金峰为此不分昼夜,忙得团团转。从材料进场、堆放到使用,管理得井井有条。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每个人都把工程质量扛在肩上,投身在工程建设的每一个角落。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守住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高度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把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头等大事。
边坡开挖前先行支护,防止边坡塌滑,水土流失。渣土运输车辆全程封闭,冲洗车体轮胎,杜绝洒落扬尘。施工现场,每天清扫洒水3次,优先利用回收水。周边裸露地表,全部密目网遮盖。废水废油沉淀处理,严防超标排放。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保证项目安全履约,即使吃再大的苦也值得。”这是项目专职安全员张安博的心声。
他每天起早贪黑,深入一线,巡视现场安全,对重点地段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监督。5个隧洞工作面,将近4公里长,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张安博深知“安全第一”是一切工作的基石,更是职责所在。经常一忙起来赶不上食堂的饭点,在他宿舍里,见到最多的就是方便面和咸菜。即便如此,每天奔波于现场,他从无怨言。
冬季低温施工,是项目安全生产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一开始,晚上盖两床被子都被冻醒,洞子里和冰窖一样!”回想起2020年的冬天,技术员邢立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内蒙的冬天本来就冷。一场暴风雪的侵袭,让气温骤降至零下28℃。项目部统计了呼和浩特近5年的气温变化,按照零下32℃的最低气温,做了充足的防护。
混凝土拌和站搭设全封闭保温棚,锅炉加热。隧洞洞内送风,洞口挂保温帘。混凝土分两次加水,确保温度达到10℃以上,满足喷锚时的技术要求。
“机械设备更换了冬季专用的机油,发动机加了防冻液,提前20分钟打火热车。”项目物资部主任井朋朋对这些设备的照顾,无微不至。
一线人员换上棉大衣,用上了暖手宝。员工宿舍加装电暖气。工人们在洞子里,喝上了热乎的开水。“有了这些保温措施,我们干活都觉得更有力气了。”现场技术人员魏恒从身上暖到心里。
内外结合,以人为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温措施,激发起了员工们的火热劲头。整个冬季施工日进尺3.2米,达到了平常进尺效率的66.7%,为隧洞按期全线贯通,抢出了宝贵的时间。
“鲁正义,进洞口,二号支洞,晚一点混凝土浇筑。”“王卓然,到拌和站就位,测砂石含水率,调整混凝土配比。”“刘昱含,联系拌和站,督促后续罐车连续送料。”……
清冽的空气中,现场人员对讲机里,不时传出陈亮的声音。年轻技术员刘昱含笑称,“每天叫醒我的是梦想,但让我清醒的,却是一大早就响起的对讲机。”
岱海,是乌兰察布市的母亲湖。昔日的湖边,“鸿鹜成群,风涛大作,浪高丈余,若林立,若云重”,风景无限美。
为了这美景早日重现,此刻,对讲机里的声音还在不断持续着……
水电基础局承建的岱海应急补水工程1号隧洞洞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