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弘扬劳模精神 建设藏区明珠

水电五局 发布时间:2021-10-15 19:53:44 作者:张擎宇

岁月如歌,时光荏苒,弹指间,六年光阴在指缝间悄悄地流逝。2015年5月,中国水电十二局、中国水电五局选派精兵强将在雅砻江畔集结,拉开了建设藏区明珠的序幕。从成立的那一天起,他们就达成共识,一定要把两河口水电站建设好。面对高原高寒高海拔的恶劣环境考验,他们齐心协力、迎接挑战,圆满高效的完成了雅砻江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下达的各项安全生产任务,取得了骄人成绩。如今,两河口水电站首台机组已成功发电,这支坚守了六年的电建队伍的筑坝梦实现了,他们是劳模先进,是榜样力量。

班组榜样,五一奖章

推平碾压洒,在大坝填筑施工过程中驾驶员是填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角色,操作过程直接影响大坝填筑质量的优劣。彭力就是这样一个“小”角色,他曾经是一名三臂台车操作手,却凭着好学、肯干和执着的信念,成长为人人称赞的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而今,他率领的机械队获得了300米级高心墙土石坝智能填筑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特等奖荣誉。

彭力于2015年5月作为联合体第一批员工进场。当他面对着先进的管理技术、众多的机械施工图纸茫然不知所措,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迅速成长,通过不懈地学习和钻研,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他干了一个又一个工作面,接手了一台又一台新型机械,带了一名又一名新人操作手,与平碾、凸块碾、推土机、摊铺机、装载机等70多台大坝填筑机械和200多人的操作团队,在两河口工地相互陪伴了六个春秋。

在施工的高峰期,最让彭力头疼的难题是设备的维修保养及班组人员管理问题。他对现场协调组织、逐级分配任务,紧盯设备施工、保养维修各个环节,根据施工强度增加空气滤芯更换频率,缩短保养次数,使设备完好率达到80%;大坝坝面施工工作环境恶劣,设备驾驶室夏是蒸笼、冬是冰柜,一个月下来,就变成了黑人,条件十分艰苦,必须忍受煎熬。彭力冒着高原的强紫外线在大坝上巡视情况,了解并解决大家各种工作难题和生活痛苦,难题痛苦解决了,活也干好了。六年下来,完成大坝填筑碾压面积约6.5万平方米,经监理检查工程总体优良率达到96.2%。

要把工作做好难免会顾此失彼,为了施工进度,彭力经常加班加点,和其他家庭不同的是,彭力算的上是半个军人世家。爷爷、叔叔是退休军人、父母务农。家里不仅没有埋怨,妻子在2019年也进入项目和他一起工作。对于他来说,填筑大坝是造福的好事,他有义务和责任管理好设备人员,修建好电站,实现人生价值。

心系一线,铸就梦想

天蒙蒙亮,赵伦就在工人之前到达现场,如今他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他从水电十二局前期导流洞Ⅱ标、401号公路、6号路Ⅱ标、10号公路到开挖Ⅰ标、两河口大坝标等多个项目的建设中一路走来,现已成长为联合体的副经理。

赵伦带领他的团队,克服施工区域河谷狭窄、场地狭小、交叉高度集中、干扰大等诸多技术和安全管控难题,坚持跟班作业,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重点难点着手,对当天未完成的生产任务及时查找原因并寻找补救措施。有付出必然会有收获,他的团队多次创造大坝心墙填筑每天达到或超过两层的国内最高水平,完成了大坝心墙开挖任务提前合同工期1个月,完成心墙填筑至EL.2680高程提前了23天,成绩斐然。

2017年的雨季比往年延长了两个月之久,赵伦回忆起当时在坝肩看着大雨的心情,他给大家说:“对于我们施工单位来说,完成节点目标是我们最基本的任务,雨季延长影响了我们,但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要设法赶上进度实现目标”。就是他的这种决心,就是他的这种思想,激发了全联合体人内心深处昂扬的斗志,于是组织大家研究雨季施工技术方案,提升科技手段、优化填筑流程,最终大坝心墙2648米高程提前37天完成。

春节前后是施工的黄金季节,但恰恰又是施工最困难的阶段,他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与作业人员一起坚守在施工一线,心墙开挖每天投入10余台反铲、50余台自卸汽车、10余台液压高风钻,人停机不停,三班倒,24小时连续作业,确保大坝施工任务的完成。他舍小家、为大家,将对家人的爱全部倾注于水电建设事业,有时妻子也会埋怨他顾不上家,他总是笑哈哈地开导,却把对家人的愧疚默默埋藏在心里。不善言辞的赵伦同志,他以不甘平庸的钻劲,心系群众的情怀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在生产管理岗位上数年如一日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了单位干部职工的交口称赞,荣获先进工作者、青年标兵、优秀建设者、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技术创新,攻坚克难

在追求技术创新的道路上,郭新海的脚步从未停歇、奋勇向前。面对艰苦繁重的施工任务,他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收获成长,他以特有的憨厚和韧劲,在施工技术创新路上收获累累硕果。

从门外汉到科技领军者,从技术员到副总工程师,郭新海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为两河口水电站奉献着青春年华。由于同事调动肩负起科技办的重任,刚接触起来的他脑子一片空白,郭新海暗暗给自己加压,白天跑现场,晚上伏案学习,困了累了,用凉水拍拍脸,冲杯咖啡提提神。几个月下来他的第一个专利《钢筋石笼定型装置》通过了,从此专利之路向他敞开,三五个、十个、慢慢步入正规。两河口水电站上百个专利中,三分之一都有他的功劳。

高原高海拔地区、骨料技术要求高,小小的砂子里发现了含油性碳物质,这一物质是国内砂板岩制备骨料难题,而且两河口的骨料含油性碳物质含量极高,料源想要合格必须解决这一难题。郭新海是这一课题的负责人,他带领团队直面困难,把国内的专家请了个遍,最终采用一种人工干预人工砂脱水的新工艺,使油性碳物质成品砂含水率从18%降至7%,全面提升了粗细骨料的质量。该骨料加工系统技术研究获学术界专家的一致好评,2020年该课题经行业专家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同时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300米级高土石坝工程建设经验较为缺乏,很多技术、科技都在施工中不断摸索。郭新海借助业主构建的大平台,利用专家多、环境好的优势,优化冬雨季心墙覆盖的问题,传统是用人工摊铺的方法俗称盖被子。土工膜摊铺时间长,浸水之后又会变得厚重无比,效率慢成为影响心墙施工效率的关键问题。郭新海参与从材料结构、机械施工方向研发,联系专家、厂家进行研讨会,最终确定选用“一布两膜”代替“三膜两布”,并使用摊铺机收放的方式,提高效率,直接节约人工摊铺费约一千余万元。

守望大坝,安全生产

五年坚守初心,只为做好安全生产一件事。虽然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没有感天动地,但却不辱使命,用忠诚奉献照亮了两河口建设者平安回家的路,成就了无悔人生!“他是一个埋头苦干, 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的好同志。”这是联合体对杨家宽这个小伙子的评价。杨家宽不仅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同时也得到了项目部两家母公司的认可,已成长为最年轻的中层干部,自从管理一二·五联合体安全部以来未发生一起较大生产安全事故,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17年7月,杨家宽毕业后就来到两河口水电站上班,至此,便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扎根在了筑梦水电站的安全生产一线。在短短几年内便成长为佼佼者,他凭借勤劳肯干和过硬的业务技能,从一名安全员晋升为部门管理者。无论身份角色如何转换,杨家宽工作的半径始终没有离开大坝的生产一线,在复杂的施工作业环境下,会不时遇到未知的安全风险,他结合现场情况,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并在2020年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中持续保持一级达标。

杨家宽始终坚定安全生产就是企业的最大效益,两河口火工品使用量大,部分区域爆破点多、时间短,火工品在运输、储存、管控压力大,他严控炸药审批,强化隐患排查整治,不断织牢安全的防护网。每当看到料场爆破后有序的安全施工,看到一拨拨工人坐着大巴平安回营地,谈笑风声的回来,杨家宽有说不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在他管理下,未发生过火工品流失事件和不良影响事件,并完成公司38项爆破业绩。

真正的安全管理者,不仅仅能够立足防范、常抓不懈,还能明察秋毫、发现隐患。在一次正常的检查,去工地的路上,杨家宽发现车辆在隧洞内行驶视野和可视度有限,车辆在进入隧道后驾驶员会伴有短暂失明状态。杨家宽意识到这一高危隐患的重要性,查阅资料、组织讨论,发现了一种反光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于是与生产厂家联系研究开发适合隧道内使用的类型型号。在安装反光环后,隧道内交通事故率明显下降。《土石坝水电站施工隧道增设反光环》这一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也荣获了公司2018年“十佳金点子”。

人间有胜境,但追求无止境。为一种追求作出一句承诺,为一句承诺忘我奋斗一生,两河口的建设者们用六年的坚守完成筑坝梦。他们如泥土般的平凡中追求卓越,在永不停歇的劳动中创造辉煌,他们是两河口水电站建设者里的一面旗帜,一种精神,一股力量。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