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成都院强化改革创新,以质的突破,来开拓潜力市场、获取优质订单、形成新的优势,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实现改革兴企、科技强企目标。
一是保持改革力度。实现高质发展, 体制机制是最重要的保障,释放体制机制红利,是公司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短期内要对标国企改革3年行动方案,尤其是围绕战略谋产业、围绕治理强管理、围绕市场塑机制,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任务,进一步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加速,实施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快推动经营目标的市场化转变,并落实对目标责任的激励约束,生产经营活力和效率得到提升。
二是培育创新生态。“十四五”时期,抓牢抓好科技创新“牛鼻子”,成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技术标杆行业地位的企业,让科技创新支撑可持续发展,牵头的“圩堤远程控制智能打桩处置关键技术装备”上榜应急管理部防汛抢险急需技术装备攻关项目。今后一个时期,创新工作将聚焦“双碳”、生态化、智能化等突破点。坚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着力解决工程技术难题和“卡脖子”问题,形成新兴业务领域的技术积淀,真正让科技创新成为公司市场竞争的利器。
三是集聚创新资源。加大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长期培养;围绕高端核心人才的需求,打造一批重点人才工程,新增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5人、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人、电力行业杰出青年专家1人、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专家及青年拔尖人才7人。把数字化发展、智能化方向作为公司转型升级和业务、管理、服务提升的战略驱动手段,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业务、管理深度融合。新增388人通过3DE认证,“基于3DE平台的路桥隧工程三维设计软件”等项目研发成果发布运行,三维设计生产能力有效提升;工程智建团队入围第三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全国赛100强。
四是优化创新机制。加大科技研发费用实质性投入,做实做强做活创新平台,充分利用创新研发平台吸引高智人才。在原有创新平台基础上,又成功获批“西藏自治区水风光储能源技术创新中心”,新设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关键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水电、新能源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和保障性技术分实验室。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建立完善科技研发人员成长通道和考核晋升机制,对承担原创引领和核心关键攻关任务的单位,在资源配置、考核评价、引才用才、岗位与薪酬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打造政策高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