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大人物”谢幕记

电建市政公司 发布时间:2022-09-09 09:11:44 作者:胡磊

2022,戊寅年,电建市政喜迎六十华诞。

天府之国蓉城地铁19号线铺轨项目上,有一位年龄最大、党龄最大、工龄最大的“大人物”,迎来了他职业生涯的谢幕演出——即将退休。他就是将青春年华都奉献给电建市政的“老工匠”冯宝军。

休戚与共 无悔半生一路相随

1982年,冯宝军来到水电十三局天达电梯工程处,正式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挖泥船上从一名甲板工做起。经过严寒酷暑、风吹日晒的历练,凭借着一股子不服输、向前冲的拼劲,逐渐赢得大家的认可。他也从一名毛头小伙子成长为坚毅果敢的有志青年。

“苦是真的苦,累是真的累!”时隔多年,冯宝军回忆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场景,不禁感慨万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将个人的贡献融入到企业的前进步伐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感召下,1988年,冯宝军在电建市政集团安装公司的结构车间转型为一名光荣的铆工,像一颗螺丝钉,将自己深深地嵌入到公司的改革发展中。

“冬天穿单衣,夏天不穿衣!”回想起在车间的经历,冯宝军忍不住调侃道。经历过挖泥船上的艰苦岁月,对于车间里的工作显然更加得心应手,然而在那个没有空调,风扇都很少的年代,整天在狭小的车间里与板材、型材、线材、管材等金属构件“同处一室”,个中辛苦可想而知。

在提升自己专业技术和完成任务指标的同时,冯宝军也拓宽思路,加强学习。由于常年和设备打交道,他对于机修器械情有独钟,一有空余时间,就缠着机械设备师傅问东问西,同时不忘加强设备物资的理论知识学习。

2009年,冯宝军被分派到公司京沪高铁铺轨项目,这是他第一次接触铺轨,也为日后扎根轨道事业埋下了伏笔。

在京沪高铁铺轨项目,冯宝军担任设备物资部主任,从一名技术工人转变为管理人员,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那颗精益求精的初心。

设备物资部是项目生产物资设备保障的采购和管理部门,是直接参与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部门。铺轨项目有其特殊性:设备物资占合同额很大的比例。如何在节约设备物资成本的前提下保障项目的生产,这是摆在冯宝军眼前的难题。

“统筹协调、科学管理、提质增效,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向设备物资要效益。”回顾多年来的设备物资管理经验,冯宝军总结道。

从项目前期设备物资的策划、调配、采购,到标准化体系、出入库系统和使用效率监测台账的建立,项目中期设备物资的盘点再利用、优化资源配置,以及项目后期设备物资的转场退场、废旧物资处置,冯宝军都亲自把关,力争把每一个细节落实到位。

2013年,随着公司海外业务的蓬勃发展,国外项目急需懂技术、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为响应公司号召,冯宝军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乡,奔赴遥远的非洲。

在肯尼亚,冯宝军一如既往地踏实勤奋,不仅主动申请去最艰苦的地区,更是在自己的工作范畴之外,主动帮助其他同事。

国外的生活枯燥单调,很多年轻的同志经常会感到困惑和迷茫。一次,冯宝军发现一名测量队的小伙子,平时性格开朗、爱开玩笑,经常一起跑步打球,但最近总是无精打采,总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冯宝军敏锐发觉有些不对劲,主动找到小伙聊天谈话,原来小伙子是刚毕业参加工作,原本想着来国外锻炼锻炼,没想到实际的工作内容如此枯燥乏味,加之陌生的工作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之逐渐产生了想辞职的想法。了解情况后,冯宝军给他讲诉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人生感悟和职业规划,设身处地地分析问题、解决困难,闲暇时一起锻炼身体,经过开导,小伙子最终打开了心结。此后,两人以叔侄相称,时至今日,两人依然保持着联系。

党员模范 抗“疫”先锋护成都

作为一名有着23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是项目上党龄最大的同志,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党忠诚、为党分忧,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际行动彰显先锋模范的作用。

2022年9月1日,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在全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9月1日至9月4日成都市全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全市人民按照“应检必检”要求,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全体居民原则居家不外出。

为协助社区做好核酸检测、抗原取样、后勤保障等工作,项目党支部书记李刚闻令而动,号召员工踊跃报名争当自愿者。

“我是党员,我报名!”没有丝毫犹豫,冯宝军第一时间报名。

“老冯,你3号就退休回家了,这次就别去了。”党支部书记有些于心不忍,小声劝慰到。

“放心吧,不碍事,保证完成任务,就让我在离开成都之前,再为这座城市尽一份微薄之力吧!”随即坐上出发的通勤车上。

其实,作为一名老同志,冯宝军完全可以不用这么拼,但是,他对这座城市有着深深的爱。

从2016年开始,冯宝军一直在成都工作,先后参与成都地铁4号线、18号线、19号线项目,跟随电建市政一起见证了成都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电建市政的轨道业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闲暇之余,冯宝军最大的爱好就是骑上自行车顺着项目沿线骑行,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了解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说起成都的历史发展和风俗特色,这位地道的山东汉子如数家珍,俨然一副“蓉城通”。

赶赴社区后,穿戴好防护用品,分配好工作内容,立即投入到紧张的防疫工作中。从下午五点一直工作到凌晨一点,冯宝军带领着项目27名志愿者帮助1700余户小区居民完成新冠病毒抗原取样和核酸检测。

风雨同舟 四十载岁月伴市政

2022年9月3日,清晨的成都,一阵微风吹过,带着丝丝凉意,提醒着人们:秋已至,天转凉,也似乎在呼应着分别的到来。

对于离别,冯宝军再熟悉不过了,与往常一样,他没有告诉太多人,用他的话说:“离别让人伤心,送别的人难过,离开的人更难过!”

拖着行李,来到一楼大厅,没想到的是早已有许多同事等候在此,大家只想用这一小小的举动表达对他的敬意,感谢这位将自己一辈子奉献给公司的前辈。

“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这时,人群中有人放了一首《成都》,为这场简单的告别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风雨四十载,见证了电建市政从低谷奋斗到辉煌,历经坎坷、饱经风霜,不离不弃、一路相随。

风雨四十载,从国内到国外,走南闯北,从河道疏浚、污水处理到轨道铺设,吃苦耐劳、自强不息。

风雨四十载,紧跟时代变化,契合公司需要,将个人的价值始终与公司的发展相连,学以致用、锐意进取。

“我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冯宝军总结道。

正是一代又一代像冯宝军这样“甘做螺丝钉”、无私奉献的工匠们,凭借着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光荣传统,才造就了如今电建市政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感恩过往,心向远方。时代需要大国工匠,企业也需要这样的“大人物”。

冯宝军在抗“疫”休息期间简单用餐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